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247|评论: 10

[转帖] 山村记忆 缴公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7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个下午,三姑跟我说,过几天要去镇里缴公粮。

  家里种的地,高峰期有十二亩多,可以累死几头水牛。一年有近上万斤的收成,似乎粮食满仓富裕就在眼前。要缴两种粮,一种叫公粮,实则农业税,和两千多年的皇粮一样。皇帝虽然假装没了,皇粮一直在。还有种叫购粮,由粮站统一价格收购,不许农民自由卖。每年种的粮食,无偿上交加上低价统购,一半以上被拿走。

  提起晒谷就让人生气。大夏天,一早从水田里把稻谷收上来,冒着烈日,中午前把稻谷倒在晒谷场。摊薄匀开,靠火辣辣的太阳晒干。谷子没晒干,人常常被晒干。大人们把稻谷摊开后回家做饭,小孩就要守着稻谷,躲在某个阴凉角落打瞌睡,不时醒来翻动。中午的水泥地板烫得人下不了脚,光脚的人恨不得跑得比被抓的贼还快。

  夏天的脸,说变就变。一旦不妙,就得大喊午休的家人。整个晒谷场瞬间人头涌涌,乱成一锅粥。人人拼命把摊开的稻谷收起来,否则淋湿容易发芽变坏,一季收成就真的打水漂。各种呼叫声,吵架声,工具敲击声,回荡在晒谷场上空。跟老天抢粮食,老天从来不留情面,和收税的人一样。整个夏天,这样的事时不时重复着,折磨的疲惫不堪又无可奈何。

  有天大早,几个姑姑领着我和姐姐,把前几天用各种大小麻袋,蛇皮袋装好的谷子,装上村里唯一的拖拉机。趁着晨雾未散,赶往镇里粮站。具往年经验,这个时候,正是大家都在缴公粮的时候,要排好久的队。如果当天交不上,还得回来。改天再交,运费要多出两回。我还干不了主力活。但可以做帮手,又多嘴,唧唧喳喳是个排解寂寞的段子手。

  满满的一车谷子,堆得老高,和姑姑她们一起。驾驶员两边各站一个,其他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滑滑的蛇皮袋,坐不稳,要抓住捆绑的绳子,才不会掉下去。电影里的那些在飞奔的车顶上,老甩不下来的特技,在这里稀松平常。拖拉机吃力喘息着,喷出粗大的黑气,一路颠簸着往粮站赶。

  家里离粮站5里路,途经好多孪生兄弟一样的村庄。虽然一大早,不知多少人,都在夏收的忙碌中。等我们赶到的粮站时,没够八点。但过秤的前面,已经排起长队。虽然心疼白交这么多粮食,但依然争先恐后赶大早,生怕交不上。以前痛恨讨租的地主,现在没了地主,一样逃不了交租。一交两千年,也是不大不小的奇迹。

  听爷爷说,他们年青的时候,租地主的地,交地主家租就可以,不用再给县衙交。碰到饥荒时期,地主还会主动免租。现在不管多歉收,政府收走的公粮从来没有听说有退有减的,似乎今不如昔。

  粮站的人,还没有上班,里头的大空地上,早排起了长队。离了粮站威风凛凛的衙门口,队伍直往外面的路边蔓延。野草也没有队伍长得快。有人买了早餐在吃,有人伸长脖子东张西望,打探工作人员来了没有。彼此互不认识,粗布草帽模样装束,黑红肤色,瘦削脸盆,一眼看过去,分不清谁是谁。听说外国人看中国人都一样,到这里来估计要崩溃。

  还算准点,粮站的工作人员开始验粮。轮到的,只见几个工作人员手里拿着长长的,中间空心的大铁针,选择麻袋插进去,袋子中间的谷子顺在铁针的空心抽出来。用眼看谷壳是不是过多,有没有沙子杂物,还放嘴里尝尝水分干透没有。

  一旦发现有不合格袋子,整车粮食都会拒收。至于怎么合格,完全看查验人员。是否随心情,谁也说不准。要想得到网开一面的恩典,还得看你能否找到有足够脸面的关系。交粮的农民,没有几个认识那些头头脑脑的机会,只能焦急等着查验人员的认定。也许比送宫女进皇宫还紧张,大气也不敢喘一下。生怕自己的不小心,惹人不高兴,就得回去一趟再来。靠天吃饭的行业,农忙季节,耽搁一天会耽误好多事,等于是双重惩罚。

  前面真有几户人家,一家谷壳过多当场重新过风车,一家谷子水分太多被拒收。粮主苦苦解释,无比焦虑还得小声哀求,无果。查验人员脸无表情,应该不是他们认识的亲戚朋友。也提供不了攀得上的关系。转身到了下一家。

  现场气氛开始紧张起来。过关的,开心的似乎中了大奖,挺过人生的大考。赶紧搬动过秤。过秤完还要自己扛到指定的谷仓,倒在高高隆起的谷堆上。不知收了多少粮食,堆成一座又一座巨大的谷山。后面排队的农民,脸色始终处于紧绷状态。对于自己也是是国家主人,早忘得一干二净。也不再心疼自己辛苦种的粮食了。只求能被放过关,似乎感恩都来不及。

  还没到我们,姑姑们有点紧张。二姑胆小,忐忑不安对大姑嘀咕:“有几袋好像只晒了两三天,会不会水分过不了,抽中怎么办”,声音小得只让大姑听得见。

  “肯定够干,不怕,再说散开堆放,不一定抽得中”,大姑心大,粗声粗气回应。

  提心吊胆候了一个上午,没轮上。白白揪心那么久。好消息是队伍不断缩短,下午应该可以交得上。

  有个年纪较轻的工作人员,对后面还在排队的农户一路喊:“不合格的,自己回去搞好再来,不要在这占位。”

  不知道下午检查会不会变得更严,惴惴不安。

  中午怎么办?去镇里吃饭不划算。不吃又饿,每个人的饭量,一顿没有两三碗米饭,肚子都会闹情绪,何况还是最辛苦的收粮时间。大姑说熬一下,反正下午可能会很快。回去家里煮饭吃,比外面干净还吃得饱。说外面饭馆不干净,也许是对,也许不一定是事实,但是让人心里更好受。回去吃得更饱,倒是真的。家里多的就是谷子。大家其实都想去吃一顿,但大姑说了这么堂皇的理由,谁也不愿挑头,显得自己不够持家,没有顾家的道德。同时免得为以后吵架,落个不好的口实。

  工作人员都到内部饭堂吃饭,休息去了。他们吃的,应该就是白交的粮食。手续一办完交接,就他们的了。粮站怎么处置,粮食都被用到哪去,无人知晓。国家这么大,这么多的政府人员,应该吃不少。吃完白食,还态度这么差,让人纳闷。至于会不会被拿去送人白吃,或被变卖后换钱,变成另外的享受,更是无从考究。农民负责种地,负责交粮,只有义务没有知情,都已成习惯,没人会想些额外的事情。

  顶着饿在等,确实不大好受。我第一个没忍住,喊起了饿,反正我最小,没有太多顾虑。二姑三姑在笑,她们本来就合计怎么让我喊。我连喊几声“饿,饿,饿”,有点要高举义旗的意思。

  “等交完粮后,去喝冰水,吃冰棍”,大姑念我小,跟着饿,开空头支票哄我。

  这个承诺十分管用,还很诱人。每次到镇里,能喝上一杯冰室里的冰汽水,十几天后舔嘴唇,都能感觉到那股冒着冷气的余味。如果还有根冰棍可以边走边舔,不光透心美,还能让人多看上几眼,不亚于过年穿新衣的享受。旁边有家人也在等,不合时宜地啃起自带的干粮,经验老到早有准备。让冰棍的美好期待大打折扣,十分可恶。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两点,一脸没睡够的工作人员们陆续到位,打着哈欠,机械地履行起程序来。排着前头这几家,享尽最好时光。袋子里全是沙,估计也能过关。这么香甜的午睡时光,谁还会在乎验粮呢。果然,前几家很快就过了。队伍越来越短,我们快要轮上。后面的长队,也跟着既开心又紧张起来。开心的是很快要轮到,紧张的是万一被拒收。在这两种心情转换中,煎熬着让时间碾过自己的心脏,滴滴答答地流淌。

  终于到了我们家,工作人员是个胖子。宽阔的肥白脸庞,油水快要滴出来。似乎快要从中午的睡意中完全醒过来。凶险程度在增加。希望他的胖,是人品宽厚,不是官样。我们几双眼睛,紧紧盯着他手上的大铁针,感觉每一袋他都捅过去。时间比等待的大半天感觉还要漫长,甚至停顿了下来。

  检到中间的一袋,他嘴里嘟囔:“这袋似乎不够干”,带着疲倦,声音不大,瞬间让我们几个脑袋几乎空白。大姑在家里凶,其实口笨不大会说话,这时更是忘词。二姑胆小,遇事躲得要多远有多远。估计是紧张过度,忘了拔腿跑。

  三姑人小最精灵,适时讨好着说:“晒了好多天,很干了,你再抽一下看看”,还不忘挤出胆怯而僵硬的笑意。

  胖子看了三姑一眼,也许被三姑的笑触动,真的又插进袋子抽了一管,放了两棵谷子进嘴咀嚼着起来。姑姑们可怜巴巴地等着胖子表态。不知道是咀嚼第二次口干,还是心里作用,或者想着在姑娘们面前,显示自己的权力。胖子没再说水分的事,随着再抽了几袋。一秒天堂,一秒地狱,全在胖子一念间。

  我小声地问三姑:“能不能少交一点公粮,这样家里可以喂多好几头猪。”妈妈老说学费靠养猪,要我喂猪勤快点,跟我太相关。

  “有什么办法,都是要硬收的,没人敢不交,不交要坐牢”。

  “坐牢”,不知道具体如何,跟地狱一样吧。恐吓的作用,除了森林管制有效,好像在每个角落都存在。

  家里每年养二、三头猪。妈妈常说,学费就靠它它。一头猪,能卖两三百块钱,三头就有一千多。猪的胃口特别大,需要很多粮食,光是剩饭菜长不快。多出粮拿来喂,猪长得快,肉香。而且肥肉特别厚,可以炸取很多猪油。这样看,多交的公粮,算下来,其实可以养好多好多猪,太可惜了。

  在我胡思乱想时,胖子抽到后面几袋说:“你们家的谷壳太多,不干净,要重新过风车”

  一片死寂,怕什么来什么。没有敢再争取,三姑姑也没有坚持说下去。而且担心如果发生争执,他们有无数种办法不让我们好过。二姑姑嘀嘀咕咕说:“我在家说了再过多一次风车的。”没人理睬她的抱怨,无济于事。而且往年也是这样交,都没事。

  过风车在现场,电动的,不用运回家。无奈的我们,把一整车稻谷,拉到指定的风车地方,前面有几户人家正在过风车。有个男人愤愤不平:“他说不行就不行,我的已经够干净了,家里吃的粮,也就是这些。”没有人搭理他。姑姑们手忙脚乱搬过去,把一袋袋谷子拆开,往风车里倒,一阵阵大风把谷壳和轻一点不大饱满的谷子吹飞到后面去。足足忙碌了近两个小时,装出来5、6袋的“不合格”稻谷,这些稻谷只能磨碎,用来喂猪。剩下的合格稻谷,请粮站的人过来再验,这次没有再说什么。

  赶紧把过关落地变成既成事实,免得胖子后悔。一阵伴着饥饿的忙碌,终于把所有手续办完。不知道姑姑们哪来的力气,把几千斤粮食,像男人一样,扛到谷山里堆上去。不够的那差的几百斤粮食,等下次跟别人家的,顺带着再来交粮站,欠是不允许的。男女平等,在干苦活累活的农村,似乎大有市场。不由对花木兰代父出征,穆桂英挂帅的典故,多了几分相信。

  夏天的太阳,还高高挂在天上,火辣辣炙烤着大地,也炙烤着躲无可躲的我们。

  其实我脑子里,一直盘算着冰水和冰棍。一杯冰水,一根冰棍,都是五分钱,卖粮食的钱足够。看在饿的分上,大姑没有食言,领着大家去了街角的冰室。冰室在菜市场的斜对面,门面不大。进入内堂,几个简陋的桌椅,已经坐满了人。看样子,更多是各村赶集来的村民,都拿着一杯冒着冷气的冰水,眯着眼在慢慢喝,有人手里还拿着草帽。

  每人要了一杯冰水,趁着冷气未散,小口小口抿下去,感觉这样杯子里的分量会多一些。比一顿饭还管用。逗留了一会,最后还特意给我单独要了根冰棍。小的优势,在最关键时候派上了用场,好想一直这么小下去。冰棍让我彻底忘记,家里因为交公粮少养了很多肥猪。

  旁边发廊的落地玻璃门窗上,各种色彩艳丽的明星招贴画,散发出魅力的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9-27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垃圾桶说这些人是极少数。它们才能代表人民。只要说毛时代苦的都是三种坏人。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9-27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非常好,质朴详实,感觉像重读“多交了三五斗”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隐侠a 发表于 2018-9-27 12:36
垃圾桶说这些人是极少数。它们才能代表人民。只要说毛时代苦的都是三种坏人。

发表于 2018-9-27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体钞 发表于 2018-9-27 14:58
写得非常好,质朴详实,感觉像重读“多交了三五斗”

又细读了一遍,真的有点象,写得太精彩了。

发表于 2018-9-27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冰棍让我彻底忘记,家里因为交公粮少养了很多肥猪。
dxp

发表于 2018-9-27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七十年的事实一再验证。只要是集体制,农民就吃不饱并且没有人身自由。只要是放松管制,给农民以基本的自由。农民就会富裕并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dxp

发表于 2018-9-27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农村经常搞宴会,大鱼大肉,这在茅时代做梦都梦不到

发表于 2018-9-27 22:1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写的是现实的生活,写的是真实的感受,生活就是这样,平淡朴实。
北方在交公粮的时候不过风,管理员拿一个铁的杆杆,中间是空的,往粮食口袋上面捅一下,粮食就会走进中空的部分,抽出来,看看杂质,直接扣除重量。这种做法肯定比不过南方的做法好。
看了吴思的潜规则,想起来,小的时候交公粮也要排队,按期不交,催粮的也就来了。
感觉到86年、87年,在北方才可以天天吃白面。
而到了94年前后,有些村庄就开始抗捐,拒不缴纳公粮。起因是一些村干部在村里面的财务处理有瑕疵,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这些人干部都是原来根儿正苗红的,有个小小的职务,可以一直在占公家的便宜,应该也属于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很多村的村干部都是世袭的,不单单是成分不好的不满意,成分好的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当村干部,对于一些过分的做法,成分好的也是看不过去。

发表于 2018-9-28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有共同的记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