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281|评论: 4

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夹关古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夹关古镇

                          作者:晓岚   来源:薄荷茶社   日期:2018-08-21

“天台一脉吊此山,地伏二龙景连天。前有金龟锁水口,后面凤凰把翅扇。”此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四川临邛(今邛崃市)夹关二龙山游览时的即兴题诗。

2018年7月,应邛崃夹关商会之邀,循着诗人的足迹,前往邛崃市夹关古镇采风,踏寻古诗中描绘的美景。

宗教圣地二龙山,似幻如梦的清凉世界吸引着不远千里的膜拜者

在夹门关集镇西北面约二、三里,海拔高度800米左右,腾空凹凸起一座至西向东逶迤天际数十里的山梁,将太和、天台、凤凰、银杏等地隔在夹门关集镇的西北面。山梁腰间有一圆形如珠的山包,山包东西两端蜿蜒起伏的山梁,宛若腾飞的游龙在争夺宝珠。上山的那天,正好是雨后刚晴的日子,山上、山腰还零零星星地漂浮着淡淡薄薄云雾的时候,那二龙抢宝的景色,更显得惟妙惟肖,似幻如梦,美妙极致。据此人们把这“圆形如珠的山包”和“山包东西两端蜿蜒起伏的山梁”,叫着“二龙戏珠(抢宝)山”,简称“二龙山”。

二龙山“宝珠”南侧地势呈梯形台地,台地下的山谷中有泉水从山缝中渗出,汇集成溪流。溪流或面天高歌,或入石轰鸣,或形成叠溪,或形成海子,或影若没,轰鸣不息。二龙山前的村庄由此得名“响水沟”,二龙山西面是一条山沟,叫凤凰沟。南宋诗人陆游游览二龙山时题诗两首:“峻岭重山耸翠峰,仙人游戏在手中。今同知友来睹胜,不愧此山号二龙。”“天台一脉吊此山,地伏二龙景连天。前有金龟锁水口,后面凤凰把翅扇。”

237101_500x500 (1).jpg

如今的二龙山上的庙宇,据载,为夹关人李恒树募捐修建。李恒树,生于清高宗乾隆三年,即公元1738年,自幼家贫。乾隆十一年,即公元1746年,他刚满八岁,就来到二龙山砍柴、劳作,后来在山顶搭一茅棚居住,看山、修行、守庄稼。与他陪伴有一只猫,三年后的炎夏,猫死,猫尸经久不腐烂,李恒树将其埋葬,并塑像于山顶。后人称其为“虎神”,该殿称为“老虎殿”。李恒树从八岁上山,到九十七岁辞世,一直在二龙山上潜心修行,起造庙宇,为二龙山留下了四大院落、八十多间房舍。他关心民间疾苦,乐于行善助人,以卜卦、求签、祈雨、治病等方式,解除群众痛苦,化解百姓困难。如今的二龙山,引来远近的顶礼膜拜者,尤其是在酷暑里,更有远客来尽享“天然氧吧”、“清凉的世界”。

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小镇蕴藏着富庶与繁华

夹关镇地处四川省邛崃市西南部,拥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夹关和平乐、固驿同为邛崃三大古镇,自古以来就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夹关得名于古蜀国时代,因镇之西部观音岩处的啄子山、胡大岩两峰对峙如门,中横一水而得名,关号夹门,故称夹门关,简称夹关,一直沿用至今。

平生第一次来到夹关古镇,深深地被眼前的画面赞叹:清澈的白沫江穿镇而过,江边的吊脚楼、江上的石板桥、江岸的参天大树。走进夹关,随处可见刻满岁月痕迹的古老遗存。流淌千年的白沫江水一路向西,风格迥异的三座清代古桥(万福桥、永寿桥、庆元桥)由东向西坐落在白沫江上,略显沧桑的川西古民居—吊脚楼伫立江畔,穿镇而过的南丝路茶马古道隐没于深山从林中……

237102_500x500 (1).jpg

古时南丝路,西出成都第一站,夹关驿站一直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据《临邛县志》载:“夹关雄镇也,明朝成化以后移火井县巡检于夹门关……”今夹关古镇北岸街李巷子衙门口就是当年巡检司的遗址,是汉代打通南丝路,开发西南夷,出入川西南的要隘。古时游商,都会选择在此落脚,品一杯古树黑茶,听一段川剧蜀曲,路途疲劳一扫而光。马帮驼铃上路之时,回望夹关,颇有恍如隔世之感。

夹关古镇在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著作《史记》中就有记载。曾几何时,南来北往的富商大贾云集此地,成就了“买不完的夹关”。每逢赶场,来自雅安、蒲江、芦山的人们挤满了夹关的大街小巷。镇上,每隔500米就是一座亭、台、楼、阁、寺、庙、庵、堂、塔,这是何等的富庶与繁华。

邛窑自古就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彩绘瓷的故乡”,驰名中外。据陆游《老学庵笔记》:“临邛夹门镇山险处,得瓦棺……”“瓦”即陶瓷,这也是至今发现的对于邛窑在历史上最早的记载。从这个记载不难看出邛窑的最早发现是在夹关,更折射出夹关历史的久远。

成都茶文化第一镇,茶马古道中的重要部分,韵味悠远流长

从成都市区出发,沿着邛名高速驾驶一小时余,在夹关匝道驶出高速,下车驻足放眼四围,葱郁茶山连片,清新温润。进入夹关古镇,文友引领我住进“金川茶文化酒店”,“茶文化”瞬间在脑海里留下深深烙印。

酒店书桌上,放着十余本关于《邛崃黑茶》、《茶乡—夹关》等关于邛崃、夹关的茶文化书籍。随即翻阅,也领略到邛崃、夹关的深厚茶文化。据载,邛崃黑茶发展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黑茶之源”。1872年,第一次明确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先生来到邛崃,他在著作中提到邛崃主产茶叶,生产砖茶大量供应拉萨,并记叙了马帮背着每一条18斤的砖茶行走于茶马古道的场景。

公元903年(前蜀天复元年),中国第一个黑茶产品—火蕃饼在邛崃诞生。《茶谱》载:“临邛数邑茶,有火前、火后、嫩绿、黄芽号。又有火蕃饼,每饼重四十两,入西蕃、党项,重之。”“火蕃饼”,就是邛崃黑茶,也是中国最早的黑茶。《古代的巴蜀》一书介绍茶叶时,称:“汉有杨雄,司马相如……之徒皆饮焉”。说明2100年前成都、邛州一带民间饮用邛崃黑茶已蔚然成风。唐朝陆羽《茶经》说,“邛州盛产茶”。宋代元年《九域志》记载:“临邛有火井茶场,生产邛州贡茶,造茶成饼,二两重,印龙凤形于上,饰以金箔,每八饼为一斤入贡,俗称为砖茶。”宋代的粗梗茶—“西蕃茶”(马茶)是专门用于交换川西高原及西北羌蕃部落马的茶叶品种,也始于邛崃。而夹关,就是邛崃黑茶的主要产区。

历史上的茶马互市,始于唐而迄于清,是封建王朝实施以茶马交易为主的商贸系统。早期的茶马互市始于唐朝西北地区同回鹘、吐谷浑的贸易,到了后期的茶马互市,形成了专门的场所,以及制度完善、执行力强的大规模贸易。到唐末五代,四川地区开始设置固定的贸易场所,以进行茶马的广泛交易,并确立了榷茶制度。到宋代,由于国力孱弱,边患不断,西北受阻,因而促成四川成为了主要的茶马贸易区。

237105_500x500.jpg

而邛崃这一带也正是自王建建蜀至宋代以来一直为官方茶马互市的主要区域,沿邛崃山南麓由成都经临邛西至雅州的驿道和穿越邛崃山、岷山的灵关道、和川道、西山道、岷江道、始阳道等古道成为早期茶马贸易的主要通道。夹关籍书法家杨化友介绍道:“当年的茶马古道路线经过夹关古镇,驿道从夹关镇龚店村长生桥开始往上一直延伸到小鼓儿山顶,时断时续,目前,其中有两段约0.5公里长基本完好。驿道宽约4米,呈鱼脊背形,中央用石板铺成一条笔直的中心线,两旁鳞次栉比地用鹅卵石铺成路面。”

在夹关黑茶广场旁边郁郁葱葱的茶园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茶山悠悠,和风迨荡,茶香袅袅。遥望远山,漫边的绿色让人心醉,满园茶香沁人心脾,美不胜收。据邛崃市夹关商会会长肖红军介绍,夹关镇的主导产业便是茶叶,现有茶园16000亩,全镇现有大小茶叶加工企业25家,主要生产黑茶、绿茶、花茶等品种,全年干茶产量2000余吨,全镇目前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邛崃黑茶”,以及“花秋”、“金川”等知名品牌,百恒茶业正努力向有机茶方向发展。近年来,黑茶夹关主题活动相继举行,夹关成为成都茶文化名副其实的第一镇。目前,邛崃正在打造平落—临济—夹关的“邛茶走廊”生态旅游带,到夹关观茶、品茶,品味“茶文化”,正悄然成为吸引周边游客前往观光旅游的一张名片。

夹关古镇也是邛崃市革命老区之一,夹关战斗遗址镌刻着不朽的红色印记

据载,1933年6月26日,一支以农民为主的武装抗捐队伍——上川南抗捐军,在邛南王店擎旗起义。在肖河坝击溃邛崃县长兼六县清乡司令陈少夔以后,邛大县委会同抗捐军领导,在夹关欧冲顺家召集各路司令部以下的大队长会议,研究攻打夹关驻军和区团队的作战行动计划。随即,抗捐军总司令孟光远率第一路所属,从郑沟出发,佯攻大埝沟,主攻王营,直捣夹关南岸的小鼓儿山;王斌武(第二路司令)率领的第二路(所属部分大队),由二龙山出发,从西面过观音岩,直攻双土地,取北岸街上场口;李桐轩率领的第三路,从二龙山出发,经东面的五龙台,直取北岸街下场口;魏尧光(第二路副司令)掌握的第四路与第五路,分兵两路:一路从干溪沟出发,取南岸街的上场口;另一路从对水溪出发,直攻小鼓儿山。7月2日,抗捐军占领夹关。当天下午,抗捐军总司令孟光远在群众大会上宣讲抗捐军宗旨:“废除苛捐杂税,惩办土豪劣绅”,并当即公审枪决团总吴华廷、恶霸吴连廷(吴年廷)、土豪杨五弟和从临济捉回的一名县府提款委员。受到鼓舞的群众纷纷要求参加抗捐军,部队一下就壮大到600余人。但终因革命阵营里不坚定分子的动摇,叛徒的出卖,使游击队的领导人,以及党员和游击队的骨干相继被捕,而被迫转入队自为战、人自为战等隐蔽的地下斗争。在历时一年多的武装斗争中,这支党领导的农民武装,机动灵活地转战在邛崃、蒲江、名山、丹棱、洪雅、芦山、大邑等县的山丘地带,开辟了广阔的游击区域,有力打击了军阀政府的封建统治,有效地配合了川北红军作战。夹关战斗,是抗捐军在上川南地区展开的一次轰动全川的战斗。

237106_500x500 (1).png

杨氏及“父子天官”将成为夹关文化产业的重要源头

本想趁夏日早晨,步行前去瞻仰夹关历史文化名人杨世安墓地,殊不知,刚出酒店不远,便遇到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无奈,只好冒雨驱车前往。

明朝伟人杨世安的古墓位于夹关镇鱼坝村,墓碑由8块一人高有余的巨大石碑镶合而成,各页分别镌刻杨世安后裔分布各州各县情况。虽然历经时代久远,但墓碑上的文字依然隐约可见。

杨氏始祖世安公,据碑序记载,原籍三楚人氏(今湖北省境内),自幼忠孝传家,耕读继世,明宣德十年特授西蜀保宁府(今巴中市)知府,及兵部尚书。公辅佐明政几十年,清正廉明,深得朝野民心。后公告老还乡,归于邛州郡(今邛崃市夹关镇鱼坝村),公生活勤俭,耕读传家。在当地倡导义务教育,并捐赠田租百余石直至民国年间。

据了解,自杨世安宣布告老还乡之后,便一直在夹关镇鱼坝村这块土地上,开始农耕生活,他的后代也随之扎根于此。目前,共有超过百余户杨氏人家,俨然已成当地的一大家族,而自明朝以来的大家之气依旧在这个家族之间得以延续,更为他们添加了许多神秘之感。

公之第五代孙守敬,守敬公之子伸公,同被封为“天官”,即“父子天官”。

杨伸(1590—1650),字引能,号蠖庵,邛州夹门镇泗坪人。生父杨守鲁和生母马氏病故后,过继与叔父杨守敬。杨守敬,进士出身,授吏部考工司主事,赠封承德郎。杨伸心性聪慧,学识渊博,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中乙丑科进士,先后任户部主事、吏部文选司主事等职。杨伸父子同时供职吏部,且卓有政绩,崇祯皇帝敕封为“父子天官”。

明朝崇祯第二年(1629年)冬天,后金军队围攻北京。杨伸向负责京城防卫的大臣徐光启建议,用石炮防御,并推荐善用石炮的族人教习守城军士操持石炮。徐光启采纳,便在京城的城墙上安置石炮八百余架,增强了防御力量,得到朝廷的嘉奖。崇祯十四年(1641年),清兵攻锦州,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攻陷南阳。杨伸不顾年老体弱,带着夫人和儿子从邛州奔赴南京,参与救亡图存,组织抗清志士仁人固守南京。杨伸为民多有善行,他曾捐资扩建夹门镇的马祖寺,赈济家乡的孤贫,修建州城东外的御虹桥和天官桥。

杨伸风流潇洒,好雅游,善诗文,著有《剑阁芳华集》。其书法遒劲多姿,擅长擘窠大字,在邛州及宦游之地多有留迹。在邛州境内的碧光台(亦名睹佛台)读书时,他与学友游药师崖(今大邑县斜源镇飞凤山)留下题记说:“载酒踏花沙,江折入古岩,横览万山,惊叫欲绝,藉禅床听一夜瀑布而去。”应州人所请,他在白鹤山点易洞侧书擘窠大字“滴露研硃”;为新建的镇江塔撰写《碑记》;为西禅寺题联:“上天下地惟有佛,白水青林总让僧”;在磐陀寺大石上题刻“趺石”,在山门崖壁书擘窠大字“咏壑”;在寨沟石壁上书擘窠大字“须弥伯仲”、“铁关”;在芦沟书题“寒绿仙关”;在州西20里石壁大书“活雪”;在州东20里延福寺石坊题联:“潭声梵语,七宝化成”;在名山蒙顶山智矩寺前崖石书写“旷览”等。这些墨宝题刻与风景名胜相互辉映,已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37108_500x500.png

“父子天官”的事迹很多,在夹关几乎人人皆知。明代崇祯年间,杨氏族人请准圣旨,在杨伸家乡邛州南街文脉巷口左上侧,建立石坊,由红砂石嵌砌而成,坊上横书“父子天官”四个楷书大字。石坊横跨于南街,与文脉巷的天官府相互辉映,一直保存到解放初期,成为邛州城一道耀眼的风景线。“杨世安墓为邛崃市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将以杨世安墓为中心,建纪念馆、保护修复遗址,挖掘民间文化资源,打造名人文化旅游产业。”夹关镇党委负责人表示。

夹关,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2006年9月,“夹关高跷”被纳入成都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夹关也先后被命名为“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省先进文化乡镇”、“成都市特色文化之乡”、“成都市灯舞之乡”。而今,夹关镇常年拥有高跷灯队,马马灯队、狮灯队、龙灯队、牛儿灯队、铜管乐队、腰鼓队等表演成员400余人。每年,顺着白沫江夹关段沿江两岸开展民俗大巡游,喧天的锣鼓,华丽的服饰,喜庆的妆容和精湛的技艺,让沿途游客目不暇接、大呼精彩。游客可品尝夹关“美食四绝”;可煮一壶茶,抿一口浓浓的茶香;还可倾听那清亮的山歌在旷野中回荡。

237107_500x500.png

夹关古镇,正“待字闺中”,等你一睹芳颜,等你挥舞健笔勾勒茶马古道的深远,等你用心记录下那悠长的古道驼铃声。

有感于古镇浓郁风情,再次翻阅曾经为夹关古镇撰写的一副长联:

东临平乐,南接百丈,西靠天台,北倚竹海;看中横一水,双峰对峙似夹门,望二龙仙境,月映三桥;古蜀雄关,千载韵悠远;

歌醉康庄,舞动万家,山披银杏,江润茶乡;引客品四绝,群策筹谋真给力,扬七教淳德,名播九域;盛时重镇,八方风畅和。




237106_500x500.png
237106_500x500.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11-26 20:2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11-26 20:2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7-19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