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456|评论: 2

[川剧知识] 《说川剧》 作者:朱家荣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8-9-12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贵州、云南部份地区。音乐由五大声腔主成:昆(昆腔)、高(高腔)、胡(皮黄腔)、弹(梆子腔)、灯(灯戏)结合四川地方语言融会而成。

  川剧是于剧本、表演、歌唱、舞蹈、念白、器乐、舞台美术等艺术手段相结合、集中地表现戏剧内容,是一种独特的综合艺术。川剧的剧目丰富、曲调繁多、语言风趣、生活气息浓厚、文学价值高、表演细腻著称。川剧的形成有其悠久的历史形成过程,远自汉代的民歌、百红、唐代的歌舞、大曲、变文、宋代的鼓子词、宋、金、元的“北曲”杂剧,“南曲”和南戏。直致发展成为明、清的各种不同的声腔和剧种。明代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到清代的“东柳(柳子腔)西梆(梆子腔)南昆(昆山腔)北弋(高腔)”,到清代末年发展成为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和四川本土的灯戏五大声腔。

  川剧从唐代的《川杂剧》到演唱各种声腔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一是通过商贾经济交往;二是朝廷命官的调迁。特别是在清代乾隆年间《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后期,省外各种声腔戏班遍及川内各州县分班演出,各种声控的交汇,丰富了川剧的各种声腔。也是四川戏曲大繁荣时期。川剧这一剧种的形成是在1912年由“长乐班”、“宴乐班”、“翠华班”艺人唐广体(丑角)康子林(生角)肖楷成(小生)刘子美(旦角)杨素兰(旦角)和谭云仙(旦角)在成都老郎庙(悦来茶园)合并组建“三庆会”班社。先后有“燕如班”的蒋涧堂(丑角)唐德逸(鼓师)“进化社”(专唱胡琴戏)的浣花仙(旦角)贾培之(生角)以及“太洪班”(专唱弹戏)的李琴生、李甲生(小生)还有“苏颐班”(专唱昆腔)的周甫成(净角)等人的加入,从此《三庆会》班社集五种声腔(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于一体的大剧种——川戏。

  川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区语言的差异,唱腔又形成了不同的“河道”,如资阳河(自贡、资阳、资中等地),川北河(南充、遂宁等地)泸州河(泸州、宜宾等地)。下川东(重庆、万县等地)、川西坝子(成都附近各县)。

  解放以后,川剧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革新,对剧本、剧目进行了收集整理、去弃糟粕、留取精华。在“场面”上对过去的男鼓师帮腔改为女声帮腔。对高腔音乐弃其徒歌式的演唱(干唱只打板)配置了乐队,对曲牌音乐旋律进行了创新,使音乐、唱腔更优美动听。从此川剧焕然一新,使川剧这一古老剧种焕发出青春,更加绚丽多彩。

  昆腔

  昆腔,最初是昆山(江苏)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清唱腔调。元代至正(公元1341—1368)年间的顾坚唱此调得名。明初已有昆山腔之称。明嘉靖、隆庆(1522—1572)年间太仓戏曲音乐家魏良辅、以昆山腔为基础、吸收弋阳、海盐诸腔的音乐和北曲唱法,与过云适、张梅谷、谢林泉、张野塘等人共同研究改创了新的昆腔。加入了乐器伴奏,改革后的昆腔宛转细腻,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称。成为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时曲”。后由士大夫带入北京成为玉熙宫大戏。昆腔在舞台艺术上继承发展了宋、元以来的古典戏曲遗产,创造了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方剧种有广泛深厚的影响。昆腔传入四川后称为川昆。其剧目、情节、曲牌、格律、唱词、腔调等与南昆几乎全同,但唱法、道白用四川话的“四声”来演唱,增添了地方色彩和形式的多样。川昆有全用昆曲演唱的,如《苏秦封相》《醉打山门》《双下山》等弹戏《做文章》中的《柳青娘》《小开门》以及高腔、胡琴、弹戏的唱腔首句《昆头子》等,昆腔进入四川后丰富了川剧音乐语汇,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川剧昆腔。

  高腔

  高腔源自元代末年于江西弋阳一带,后传到安徽与青阳腔结合形成。高腔流传甚广,如:湘剧高腔、祁阳高腔、辰河高腔、常德高腔等。歌唱曲调同属于南北九宫曲牌的剧种。然而川剧高腔在声腔的组织与变化上的唱、帮、打都与其它高腔有着显著的差别,而是有着浓郁、专有的四川地方特色。高腔在川剧五大声腔中居于首位。剧目占川剧的百分之七十左右,有五袍、四柱、金印、琵琶、红梅、斑超四大本。还有江湖十八本、聊斋、三国、列国等。高腔曲牌多达380多支,近年来,为便于学习传承,专家学者进行了不尽相同的分类和简化,即分为《端正好》或(一支花)(新水令)(香罗带)(江头桂)(红衲袄)(梭梭岗),再加上(课课子)共七大曲牌。高腔的唱腔有“放帽子”“昆头子”“平起”三种,在曲牌当中部分有“立柱”“飞句”“犯腔”,结束部分有“合同”“尾煞”“尾腔”等。板式有:“一字”“二流”“摇板”和“走板”四种。“一字”属于一板三眼,但在唱腔部分,则较为自由,按唱词的句、逗打板。“二流”是一板一眼的节奏,有两种:一是碰板二流;二是让板二流。“摇板”属于自由节奏,唱时不受板拍限制,为半讲半唱。“走板”节奏较自由的散板,多用于帮腔。

  胡琴

  胡琴,是西皮与二黄合称为皮黄腔,流传较广,如:京剧、汉剧、川剧、粤剧、桂剧、滇剧等均属于皮黄声腔系统。西皮腔一般认为源出于梆子腔,由山、陕传至湖北襄阳一带,演变为襄阳腔,后称湖广腔又称西皮。二黄有人认为即宜黄腔,又有一说是系安徽石牌腔(吹吹腔)四平腔,舍弃徒歌改用胡琴伴奏而成。胡琴戏约于清道光(1821—1850)年传入,逐渐与四川地方语言及川剧锣鼓结合,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唱腔和伴奏音乐。西皮、二黄各有其板。由板式的变化来表达各种感情。西皮刚劲有力,具有高亢跳跃,轻快活泼的特点。二黄流畅平和,稳定,有低回婉转、端庄凝重的特点。二黄分为四种,正板二黄,表情范围较宽。老调二黄高亢激昂,生净戏多用。平板二黄婉转柔美,长于抒情。反调二黄又称阴调,用于低沉悲哀的戏。二黄和西皮的板式,除老调二黄只有一字板外,其它的腔调均有倒板(放帽子),一字板(一板三眼)二流板(一板一眼)三板(半讲半唱)滚板(自由、无板无眼)皮黄腔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有广泛的影响,流传全国及多个剧种。

  弹戏

  弹戏,即四川的梆子腔,又称盖板子。属于明代四大声腔的梆子腔系。源出于陕西、山西一带的民间曲调。因使用打击乐器梆子击节而得名。最早见于明万历(1573—1620)年抄本《钵中蓬》传奇中采用《西秦腔二犯》曲调。清康熙(1662—1722)年以来,秦腔广泛流传,同各地语言和民间艺术结合,逐步形成各地的梆子腔的剧种。弹戏又分甜皮与苦皮两类腔调。甜皮开朗、活泼、欢快。音乐上重(简谱6和3二音,老艺人称为“避凡重工”)苦皮高亢激越、悲痛、激愤。音乐上重(74二音称为避工重凡)弹戏的板式,甜皮、苦皮均有一字、二流、三板、垛板、导板、惟苦皮有滚板。此外还有一些附属腔调,如苦皮的哀词、甜皮的坝儿腔等。起腔、转板、收腔均有一定的程式。弹戏的音乐较为丰富,如《拾玉镯》孙玉姣做针线活的戏段,配入“架桥”(过门)《双花月》曲牌音乐,节奏轻快,跳跃、情绪欢悦,塑造了一个青春活泼美丽的少女形象。在《做文章》中引入昆曲的《柳青娘》曲牌,衬突出了一个不学无术、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的形象。弹戏音乐伴奏以盖板子为主奏乐器。

  灯戏

  灯戏,(梁山调)称灯调、花灯。曲调来源于四川民歌,小曲、说唱音乐,及外地民歌、戏曲形式。什邡县志称“正月十五闹花灯、儿童伴采茶灯歌沿街演唱”的记载,演唱小调为“灯”有故事情节为“戏”。以后演变为梁平一带的灯戏“胖筒筒调”。流传于四川西部、陕西南部、湖南、湖北、江西、福建、贵州、广东等地区。道光六年(1826年)即有在川西荣县演出的记载。川东、贵州、湖南称“梁山调”、“杨花柳”、“正宫调”、“西湖调”、“川调”、“北词”。清代咸丰二年(1852年)湖北的《五峰县志》即有“杨花柳戏、其音节出于四川梁山县,又曰梁山调”的记载。灯戏的板式有慢板、一板三眼、板起板落、有一字性质的单句慢板、二流的双句慢板、还有横板、有板无眼等。灯戏的唱腔结构,包括有基本曲调反复和曲牌连缀两种不同的结构类型。最常用的曲牌“灯句子”即胖筒筒调、曲牌还有望山猴、补缸调、眉户调、骂鸡调、梅花调、圣谕调等。主奏乐器为大筒筒胡琴。灯戏形式短小、曲调活泼明朗,诙谐风趣、幽默调侃、音乐流畅、语言通俗易懂,最具四川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唱川戏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之说。这说明气是唱腔,道白的基础也是戏曲艺人的必须具备的。“调其气”是指呼吸的深浅、气息的长短。戏曲艺人称之为“吊嗓子”(早在河边用衬字咿、啊、呀等字练声)。要求气沉“丹田”(位于人体脐下三指处)发声时,靠收缩腹肌、两肋保持支撑状态调整气流发出声音。以求达到最好的歌唱状态。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古有“气动则声发”之说。在现代声乐教学中列为歌唱的三大要素及呼吸、开喉、共鸣。意大利声乐专家吉诺,贝基把呼吸提到头等重要的位置,他说:“不会呼吸的人就不会唱歌。气是歌唱的基础,好比人没有手指不能弹琴一样的道理,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关于呼吸方法如: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联合呼吸、呼吸支点、气口、换气等。这些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戏曲演唱者必须掌握的。

  戏曲以唱为主,唱腔是词、曲、声、情、发声、咬字、行腔、色彩的变化、词曲处理、板式转换等一系列的技巧值得我们去学习探讨。明代戏曲音乐家魏良辅著《曲律》的论述中对唱曲的方法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板正为二绝、腔纯为三绝”的理论。

  “字清”,川剧称之为依字行腔,现代声乐教学称其为“吐字”要做到吐词清楚,首先要弄清四川话的“五音、四声、四呼”和四川的十三个半韵(即十三辙)。才能合辙押韵,如:黑白、骡驼、八达、糊涂、灰堆、天仙、喉头、开排、青城、螳螂、嚎啕、提携、空峒、及半个儿化韵。唱腔要求字字清晰动听,富于韵味。要做到字清就要了解汉语的规律,吐字一般分字头、字腹、字尾。字头为出字部分、分别出自“喉、舌、齿、牙、唇”各部称为“五音”。字头一出即逝,但部位要准。字腹为韵母部分,时值最长,字音清朗全在字腹。分别用“开、齐、撮、合”等口形,称之为“四呼”。字尾根据所归的韵辙,分别收归鼻音(如庚、青)半鼻音(江、阳)舐齿音(安、恩)满口音(萧、豪)齐齿音(衣、鸡)等,称之为归韵。其间过度要交代清晰圆转而不露痕迹。忌吐字不真和将字咬死。总结起来就是咬清字头,延长字腹,收清字尾。要做到字清必须掌握好吐、转、收三个环节,就能达到吐字圆净,唱腔清晰流畅。总结起来就是腔随字走,字随腔流,就能达到字正腔圆。

  “板正”就是板式的结构,即各种不同“板眼”形式。曲牌体音乐和板腔体音乐各种不同板式结构。以板和眼的不同排列表示不同的节拍称为“板眼”。一板或一眼均作为一拍。强拍处击板,弱拍或次强拍处以鼓签敲击板鼓称之为“眼”。如“散板”(自由节奏),“一板三眼”(4/4拍子)第一拍(强拍)为板,第二拍(弱拍)为头眼,第三拍(次强拍)为中眼,第四拍(弱拍)为末眼。唱腔中高腔、胡琴、弹戏称为(一字板或三眼板)。“一板一眼”(2/4拍子)一强一弱,唱腔称“二流板”,“有板无眼”(1/4拍子)如快二流、夺子等。“无板无眼”(自由节奏),如倒板、滚板、昆头子、散板等。还有“三板”,如:胡琴的西皮、二黄、弹戏都有,唱腔半说半唱,一句词唱完后间奏只用锣鼓。唱腔还有碰板和让板之分,碰板在板上起腔,让板在眼上起腔。高腔的“一字”在唱腔部分,则较为自由、不受四拍子限制,打板是以唱词的句逗为转移,如顺七字句前三字开头打一板,后四字开头再打一板。倒七字则相反。三三四的十字句也按这一原则来打板。这就是“所谓死腔活板”声腔中的各种不同板式,有人称之为板路,也是有规律,如西皮、放帽子、转一字、慢二流、快二流、慢二流、结束句等。

  “腔纯”指唱的音准、节奏,在行腔中与鼓师、琴师的配合,主要包括发声、吐字、行腔三个方面。发声要求运用呼吸,托住底气,使声音结实爽朗,字音不飘、不浮,圆润悦耳、远送持久,高低音运用自如、转动灵活。“吐字”务使字面清晰,过度自然、贴切、交代清楚、四声准确,川剧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行腔时要正确处理字与腔的关系,做到字重腔轻,处理好字与字的关系,突出重点字,其它字轻轻带过,不能喧宾夺主。并能掌握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演唱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刚柔相济而富于韵味。处理好不同人物的唱腔有着不同风格,要掌握人物情绪变化的内在情感。运腔需:板头要隐、慢板曲宜紧,快板字要清,散板曲要准。切忌平铺直叙、呆板。把握好“四声”的运用。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力强,去声分明直远送,入声短促急收藏。这是老艺人辨别“四声”的方法和口诀,就能达到唱腔清晰、弦律流畅。念白是戏曲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千斤白、四两唱”的说法。以证明念白的重要。川剧有韵白、口白之分。韵白、音乐性较强,有明显的旋律和节奏,有时一句中前半为白,后半变为唱(如引子)。韵白多用于剧中有地位较庄重人物之口,口白接近于日常生活语言,用平民百姓、地位低下人物之口,念白有高低、抑扬、缓急、断续等节奏。有一定的程式和规律。

  帮腔

  帮腔是戏曲弋阳腔(高腔)系统各剧唱腔中采用帮和的一种演唱形式。闽剧中称为驮岭,绍兴高腔中称为接后场,其它高腔剧种称帮腔。帮腔源于古代劳动号子“一唱众和”的形式。帮腔具有诱导演员依律寻声、随声入曲,自然进入音高、板式快慢,进入剧情的作用。宋、元南戏《张协状元》中已有帮腔的实例。帮腔由主唱演员之外的其他演员或场面上伴奏人员帮唱,与场上演员的唱腔互相应和、衬托,以求达到更深刻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人物性格、描写景物、渲染环境气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目的,还可以对干唱(无伴奏)起着伴奏的作用。川剧高腔曲牌多达几百支,形式多种多样,声腔运用方式机动灵活,有独唱(领腔)合唱(合帮)既有单声部的帮腔,又有朴素的支声体的帮腔。近年很多新创剧目中还运用了二声部的轮唱、合唱,在音乐中吸收了有四川特色的民歌和“川江号子”,极大的丰富了川剧音乐唱腔。帮腔多数有唱词,但也有很多是无词的,是用四川话音韵用啊、咿、呀等来帮唱,这也是川剧高腔主要唱腔的特色,和音乐表现形式。

  场面

  场面(文武场)即戏曲的乐队。《扬州画舫录》“后场一曰场面,以鼓为首”旧时戏曲乐队是在戏台的后正方正中,底幕之前,分坐于桌的两旁,文武场共六人称为“六场”与演员同样面朝观众,进行伴奏,以后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和舞台的改革,乐队的位置移到了侧幕,但场面的名称仍沿留了下来。

  川剧称硬场面(即武场)软场面(即文场)硬场面打击乐器、板、小鼓、堂鼓、大锣、大钵、小锣、铰子、马锣等,软场面、小胡琴、二胡、大筒(胖筒筒)盖板子、弹拨乐器、低音乐器、竹笛、唢呐等。川剧的打击在诸多剧种中,音响独特,音色变化多、旋律性强、和唱、帮、打有机结合,配合演员身段表演外,还具有表现人物的思想情绪、烘托舞台气氛的作用。用不同的手法打击轻重、快慢、收放等变化,能泛出多种不同的音色来状写风物。有打出风雨雷电之说。如在“秋江”一戏中用锣鼓打击来表现风声、雨声、行船的水声,以及急浪奔腾的滩声等,运用得相当巧妙,突出剧中的人物环境。又如“柳荫记”送行一场,当梁祝二人一先一后过独木小桥时,用打击乐把二人过桥时胆战心惊、惟恐落水的紧张情态状绘得如历其境。打击乐和演员的配合表演得唯妙唯俏。而对战争武打场景又打得铿锵有力等。

  “文场”指戏曲乐队作为唱腔伴奏时所起的烘托、带领作用,以及与演唱者之间紧密合作的关系。川戏的各种声腔、伴奏的乐器也不一样。昆腔用曲笛、高腔除谱腔外,只用板打节奏,演员清唱,女声帮腔,胡琴(包括西皮、二黄)用小胡琴伴奏。弹戏主奏乐器用盖板子(或板胡)加梆子,灯戏用胖筒筒琴伴奏。文场面在川剧的各种唱腔中起重要的作用,根据人物唱腔的不同情感,要配以强弱、快慢、疾徐适宜。技巧上做到“托、裹、衬、垫”,是托腔保调所常用的四种方法。“托”指伴奏与唱腔紧密结合,并起到带领作用,烘托出唱腔所表达的人物思想感情。“裹”指伴奏严谨,与唱腔达到完美的融合;包括伴奏利用加花变奏手法,使唱腔流畅华丽。“衬”指伴奏在托腔中,要衬出唱腔的韵味,既能丰富唱腔色彩,而又不喧宾夺主。“垫”指伴奏时注意衬垫,填补唱腔中的空隙和演唱中的气口停顿之处,起到承上启下,连贯唱腔和唱词意境的作用。有些剧种将托腔保调的伴奏方法总结为“迎”(迎而不碰),“让”(不喧宾夺主)“包”(与唱腔融合)“送”(弥补唱腔不足)的四个字。这四种方法在托腔保调中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文武场的紧密配合,使“唱、帮、打”更加完美。

  参考资料

  中国音乐词典“戏曲篇”、“人物篇”

  张德成者“川剧高腔乐府”

  刘泉编述“川剧昆曲汇编”

  彭潮溢“川剧经典唱段100首”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9-12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文献价值,谢谢朱老师。

发表于 2018-9-12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妙文章,渔樵受益!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