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之谜 杨炳文 邛崃山区,一偏僻山村,张大爷突发脑溢血过世了,全村男女老少都来悼念。 让人们惊奇的是,张大爷的灵堂前竟然跪着三个“儿子”! 更让乡亲们惊愕的是,中间跪着的那个“儿子”还抱着骨灰盒。近前细看,那精制骨灰盒正面竟然贴着张家独儿张鹏的遗像! 三个“儿子”长跪不起,呼天抢地,泪流满面。 人们懵了,相互询问:“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故事说来话长。 张鹏是张家三代单传独子,从小乖巧听话。父亲常年有病,母亲有残疾。他家是全村有名的特困户。5岁时,城里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耍乖卖巧,而他已渐渐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挖地培土,生火做饭,父母做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他的主要责任还是放羊。城里有个单位对口扶贫给了他家6只羊。张鹏把它们当成了宝贝。每天早饭后,他便只身一人赶着羊到两里外的山坡上放牧,随身带块玉麦馍馍便是中午的午餐,直到下午6点才赶着羊回家。有一天下午,他突然发现少了两只羊,张鹏大惊失色。他拴好四只羊,便到处寻找。攀悬岩,钻荒草,衣服挂破了,手脚鲜血长流,他也不放弃。找了一个多小时,才在荒草中发现他们的踪迹。回到家,被心急如焚的父母狠狠训斥一顿,他也不觉得委屈。没有丢失一只羊,他感到很开心。那晚,他多吃了一块馍馍算是庆祝。 张鹏7岁时才在本地企业家路强援建的希望小学读书。读三年级时,有一天回家,晚饭后,张鹏端着洗脚盆要给父母洗脚。父母高矮不同意。张鹏动情地说,今天路总给我们上了一堂孝义课。路总很了不起,是大老板,是全国敬老孝亲模范。他坚持一回老家就给爷爷奶奶洗脚,他还把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带到北京旅游,费用全由他开支。另外还捐资600万元建起了全国首家仁孝博物馆。张鹏告诉父母,他一定要努力,要向路总学习,将来让父母到全国甚至全世界旅游。 张鹏很争气,读小学初中高中常评为“三好学生”。高中毕业通过再三考虑,他放弃了参加高考,只身到广东打工,每月4000多元,留下800元生活费,余下按时寄回家里。 天有不测风云,两年后的一天傍晚,张鹏在河边散步,见一女子落水,不习水性的他毅然跳入河中,女子获救,张鹏体力不支却沉到了水底……张鹏舍已救人的事迹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同事李勇、王忠、余虎和张鹏是同乡,三人商议,一定要为张家父母保密! 于是三人每月凑钱为张家汇款。一晃两年过去了,“张鹏”已22岁,期间张家父母多次催“张鹏”回家相亲,“张鹏”总以种种借口推托。此次张父突然辞世,三人觉得这戏再也演不下去了,决定结伴回邛,为张父送终,认张母为母,并让张鹏安眠在故土。 三个“儿子”祭拜完毕,便起身来到张母面前,齐刷刷跪下,齐声喊:“妈,从今以后我们三个就是您的儿子!” 张母由于劳累和激动,当即头昏眼花,差点晕倒。众人急忙扶住。 张母热泪盈眶:“儿子们,起来吧,谢谢你们!” 紧接着,大儿子李勇将60多万元的存款单和张鹏的“见义勇为”证书、奖章双手递到张母手里。这60多万元是奖金、抚恤金和热心人士的捐款及利息。 三个儿子商议,完全采用母亲的意愿:或选择一个儿子在家常住,或轮流到三个儿子家享天伦之乐,或到广东让三个儿子随时孝敬……总之,一定要让张妈妈和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安度晚年! 这故事引起了刚成立的镇孝义促进会的高度关注,征得路总同意后,该会决定将张鹏、李勇、王志、余虎的名字刻在仁孝博物馆的“孝义堂”的石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