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42|评论: 4

[转帖] “ 贵族名校 ”与 “ 民工子女校 ”并入同一校园建“ 隔离墙 ” —— 公平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8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0825210909238.jpeg



        从今年9月1日开始,江苏 苏州一所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民办 立新小学(也就是俗称的菜场小学、“ 菜小 ”、“ 草小 ”)因校舍被腾退,800多名农民工子女学生将被整体安排到附近一所公办重点小学 —— 苏州勤惜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勤惜小学)念书。


       勤惜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知名学校,也是当地一所重点公立小学。8月20日晚,勤惜小学的家长群开始流传这一消息并引发争议。家长们称,这不仅打破了该重点小学之前严格“ 按学区招生 ”的传统,让非学区的学生抢占了公立学校的资源。


       据苏州市姑苏区文教委人士证实,立新小学的学生系整体安置到勤惜小学内,涉及16个班级,三到六年级,共计800多人。这些学生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


       8月23日,勤惜小学校长蒋利军及苏州市姑苏区文化教育委员会(下简称姑苏区文教委)相关人士表示,虽然两所学校共用一个校园,但为了便于管理,会用一道铁栅栏加以“ 隔离 ”,对安置过来的800名学生进行“ 单独管理 ”,并给予独立的教学和活动空间。

20180825210936833.jpeg


       蒋利军说,上述安置只是过渡性措施,对于勤惜小学家长的担忧,校方将与老师、家长保持沟通,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 8月20日晚上,有家长在微信群里说,民办的立新小学学生家长已经收到姑苏区文教委的短信通知,说将把他们的孩子安置到勤惜小学读书。”勤惜小学学生家长刘女士说,消息传出后,他们家长微信群“ 炸了锅 ”。


        苏州勤惜实验小学创办于1906年,是苏州古城区(姑苏区)具有百年历史的公办小学。中途因生源问题曾停办过,2015年,当地易地重建,并作为一所优质小学加以打造,2016年该校启动招生。


     “ 勤惜小学一开始就严格划分了学区,只有房产证、户口本地址均在学区内,才能入读。” 刘女士称,因此,家长们不惜以单价3万元左右的价格,在附近买房。没想到,两年之后,该校即“ 破例 ”接收住在5公里之外的民办小学学生,而且数量之大,达到数百人。“ 这对我们(买学区房的家长)来说不公平。”刘女士说。


       刘女士的孩子将上一年级,已在勤惜小学报名,几天后,她将送到勤惜上学。然而,在8月20日之前,包括她在内的众多家长对勤惜小学安置立新小学的事均一无所知,就连前一天(8月19日)召开的新生家长会时,校长和其他校领导也并未作通报。


        校方 “ 隔离办学 ”的这一举动,又引发了勤惜家长们的新一重担忧:这一做法将学生“ 区别对待 ”,会让立新小学的孩子有“ 寄人篱下 ”之感,有可能导致并激化两校学生互相歧视的心理,这对所有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不利。


     “ 我们了解到,勤惜小学给立新小学的800名学生安排了一栋教学楼,用一道铁栅栏隔离开,学生在里面吃饭、上厕所、课间活动等。两个学校还错开使用操场的时间,似乎这样可以做到互不影响。”一名勤惜小学的家长说。


       这名家长担忧,一边是立新小学800名高年级的学生,一边是勤惜小学400名低年级学生。同一个学校分割出两个区域,人为制作了两块“ 空间 ”,容易引发家长之间相互戒备,学生之间相互歧视、恐惧,最终可能让学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给校园安全埋下隐患。


       因此,多名勤惜小学家长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另外选择一个地方对立新小学的学生进行安置,或将勤惜小学的学生分流到其他学校。


        对于勤惜小学家长担心两校学生在同一校园内办学,可能引发矛盾问题,蒋利军表示,他会加强安全管理,并强化学生的安全教育。目前已经增加的隔离门等措施,也不存在制造学生之间歧视的问题,这样做只是为了保持两所学校的相对独立性。


      《论语》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但在资源分配仍不那么公平的时期,任何相关问题都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 ”。


       百年名校掀起的“ 一朵大浪 ”。  起因就是“ 一校两制 ”。 苏州百年名校勤惜宣布,从9月1日开始,以苏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立新因校舍被腾退,800多名学生将被整体安排至勤惜上学。但基于种种顾虑,勤惜小学会用铁栅栏等加以“ 隔离 ”,对安置学生进行“ 单独管理 ”,并给予其独立的教学和活动空间。


        但这种将学生“ 区别对待 ”的做法,一时间引发了人们对“ 公平 ”的讨论。


        从社会反响看,勤惜的做法似乎陷入了某种“ 公平悖论 ”:


        第一种不公,是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整体安置到重点小学,可“ 墙这边 ”的名校家长们认为付出了巨大成本,循着“ 按学区招生 ”规则入读,却让民工子弟“ 搭了便车 ” 。


       另一种不公,是将外来务工子女安置到特定区域,同样的学生却因家长身份不同而造成不同对待,令民众觉得不公。


        其实,“ 隔离墙 ”出现的本身,就是对教育公平理念的一种嘲讽。当然,把责任都推给家长或学校都不公平,因为这只是由来已久的中国城乡二元矛盾的一个小小缩影。过去是靠户籍制度强行将城市和农村区隔成两个世界。到了今天,身份依然是一堵无形的墙,数以千万计的打工子女,仍被隔绝在城市的公立学校之外。


       虽然中国为了解决上述教育问题,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但是,实现教育公平绝不仅仅是把农村、城市学生拢在一个校园就可了事,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体制的藩篱才是最大的障碍。


       客观地说,目前 “ 户籍 + 学籍 ”的考试制度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论借读什么样的学校,其在学籍上仍属于城市学校“ 黑户 ”,到头来还得回户籍所在地高考和中考。并且,这种隔离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不少,外来务工子女在被区别对待,“ 寄人篱下 ”感知之下,心理问题成为隐忧。


       但在升学率仍然是教育指挥棒的大背景下,面对这些在城里升学无望的学生,学校出此下策,除了本身的指导思想存在较大偏差外,也反映了其面对自身无力改变的制度困境时表现出的无奈和悲哀。


       据《艺术报》( The Art Newspaper )8月27日消息,在柏林统一30周年前夕,柏林艺术节( Berliner Festspiele )主办方与市政府商谈重建模型柏林墙事宜。

1022881876.jpg

       据主办方介绍, 模型柏林墙将于10月3日在柏林菩提树下大街重建,并在10月9日柏林统一日前将建成,活动结束后将被拆除。


       柏林艺术节代表表示:" 目前我们还无法确认项目是否会实施,晚些时候将提供更多的信息。"


       她还补充说,计划在靠近柏林墙被围住的区域内恢复能够呈现集权国家生活特点的东柏林的轮廓。


       活动将在俄罗斯导演 伊利亚 · 赫尔让诺夫斯基 讲述苏联物理学家 列夫 · 兰道 生活的电影和行为艺术项目 " Dau " 框架内举行。









.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8-28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种族隔离!  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8-8-31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8-8-31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民办立新小学(也就是俗称的菜场小学、“ 菜小 ”、“ 草小 ”)因校舍被腾退,  被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知名学校,也是当地一所重点公立小学勤惜小学安排继续学习,这个作法很好,应该发扬光大。

发表于 2018-9-1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拆除隔离墙!狗屁贵族!中国没有贵族资格!!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