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59|评论: 11

[转帖] 风青杨:中国的年轻人为什么喜欢讲关系?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8-27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4日人民日报一篇标题为《用无私奉献回馈信任与期待》的评论称:有的学生未踏足社会却热衷关系学,世故圆滑;有的青年年纪轻轻却“打官腔”,以“官”自居,以级别为荣,以头衔为耀,精于谋官,长于算计。一些青年人里也流行这样的观念:学历贬值了但学生干部依然是“香饽饽”,无论如何也要在班里谋个“一官半职”;没当过学生干部就不是好学生,没当过学生干部就找不到好工作;做官能光宗耀祖,做官能受人尊敬。

  这篇文章在几个新闻网站上得到广泛的热议和好评。中国社会虽历来讲究人情关系,但当下社会讲关系的风气已登峰造极。不少网友对此观点表示赞同。是啊,在中国谁都知道“关系”的重要。没有“关系”简直寸步难行。小孩入学要不要关系?审批项目、找工作、做生意、看病等哪一样大家不是在找关系?有人甚至还总结出一句话:“在中国,关系就是生产力。”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喜欢讲关系呢?

  前几年有网站对大学生就业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将近50%的大学生回答说是“要靠关系”——就是如果谁有关系,谁有门道,谁就最有可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选择“有能力”、“有创新精神”、“敢开拓”等因素的最多也不超过18%。而细观网友的留言则发现,即使是“能力派”们也都认为“应当双管齐下”,甚至悲观地认为“靠能力只是一种理想”。可见大多数人都难以否认关系的重要性。

  其实,青年只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有网友曾感叹,在中国其实连扫街女工都要讲关系。街道环卫管辖内的那么多地段,有的垃圾多,有的垃圾少;有的车辆多,有的车辆少;有的容易扫到人造成矛盾,有的比较清净。拥有分配哪个地段给你的权力的环卫站长,你要不要和他搞好关系,分到一块好点的地段,比较容易清扫,没那么危险。如果不懂,如果不去搞好关系,那么最差的地段就是你的了。付出更多的体力精神,吸入更多滚滚灰尘,却还要给差评,扣工资扣奖金。

  中国人把人的关系分成了三种。一种叫家人关系,这是最核心的一层,家人关系里对利益保护没有条件,而且不讲回报。家人关系不好的时候,当然会有愤怒和敌意,但更多的是忍耐,因为家丑不可外扬。第二层关系是熟人关系,比如同学、邻居、同事和同村乡亲。熟人关系对人情的回报有一些期待,会通融但也有条件。第三层关系则是中国文化中最少涉及的生人关系。公事公办是生人关系的特点。生人之间往往不给任何照顾,只讲利害,对回报要求最高。

  这些关系牢牢地构筑了一张庞大的、坚不可破的社会关系网。一张看似温情脉脉,实际上充满了冷漠与不信任的网。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张能令他人羡慕的关系网,每个人都在苦心、细心经营着自己的关系网,每个人都期望能从自己的关系网中获得利益,而关系网的最大本质,就在于相互利用、相互依靠。

  于是,人人都拼命拉关系、走后门。然而,关系”资源分配永远不会平等,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结识并有财力买通“后门”的“把门人”,所以,那些拼命拉关系的人,或许因偶尔获益而沾沾自喜,更多的情况下是看到别人走后门,自己没有关系而倍感沮丧,但不少人沮丧之后又激发了寻找后门的更顽强的“斗志”,就这样,人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形成了一个更加不公正的社会环境——一个具有特色的“后门困境”。

  讲关系的可怕,正是在于他已经占据了人的大脑,影响了人的思维和判断。让每一个中国人在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想,我有什么关系可以在这件事情上用的,还要再拉哪些关系?而那些手上掌握着公权力的人,也习惯性的把许多明明是职责上应该做的事,就是故意的不做,等着人上来拉关系,收好处。一个人这样做,危害还不是很大,全国的人都这样做呢?

  如今,很多人在坚守,被人称为情商不高,被人称为不适应社会,被人称为愤青,被人称为固执己见……可是,正如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所说:“这些人才是中国的希望所在。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8-27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小就看见父母家人在各种关系网中摸爬滚打,对此早就捻熟于心,知道不靠关系一事无成。

呵呵!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发表于 2018-8-27 17:1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微芒 发表于 2018-8-27 17:14
从小就看见父母家人在各种关系网中摸爬滚打,对此早就捻熟于心,知道不靠关系一事无成。

呵呵!这有什么 ...

情况很复杂,社会如此,都说这样不好,但这样做都可以搞到好处,想吗……
20180827_7469370_1535361389812.png
20180827_7469370_1535361390155.png

发表于 2018-8-27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夕情人节 ! 有人说,为什么老一辈的感情那么稳定,因为以前东西坏了都想着“ 修 ”,而现在的年轻人爱情出问题都想着“ 换 ”。  其实不然 ……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失恋的女孩想挽回前男友,花3万元参加了某机构的“ 挽回班 ”,结果反而加速了和前男友关系的恶化。

        除“ 报班 ”外,还有人向自认“ 不太光彩 ”的“ 小三劝退师 ”求助。江苏一位“ 小三劝退师 ”透露,他所开设的婚姻事务所8年间先后挽救了351个濒临破裂的家庭,劝退“ 小三 ”200多个,一单收费不低于10万元。

        金钱到底能不能修补和保卫爱情?   上述两则报道似乎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但细究起来,其实并不矛盾。

        据悉,“ 挽回班 ”里的情感导师给出的恋爱技巧大多是些不具体的套话,而“ 小三劝退师 ”不仅暗暗接近“ 小三 ”,从情感层面纠正其三观促其主动放弃,还帮助当事人从外到内全方位提升,从而消除“ 内忧外患 ”成功挽救婚姻。都是拿钱办事,一个敷衍了事,一个对症下药,自然产生不同的效果。

        事实上,要想“ 修补 ”爱情,别人的“ 辅导 ”只是外因,外因需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最终还是要靠当事人调整相处方式、提升自身魅力,才能挽救危机,并无其它秘诀。相比老一辈人靠自身经验,现在的年轻人反而有了更多借助外力的机会。

        近年来,不少高校开设恋爱课,帮助学生提高“ 爱商 ”;2008年,婚姻家庭咨询师作为官方认证的新职业,成为婚姻家庭调解的“ 正规军 ”,但行业缺口巨大。此前曾有公司开出10万月薪,最终“ 一师难求 ”。这也是上述“ 挽回班 ”与“ 小三劝退师 ”仍有市场的原因。

        中国民政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中国的离婚率已由2002年的 0.9% 逐渐攀升至2017年的 3.2%,离婚率已连续 15年 上涨。

        对于如今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中国来说,虽然离婚对部分感情确已破裂的夫妻来说并非坏事,但从仍有少数人愿花3万或10万去“ 修补 ”一份爱情的现状不难看出,“ 遇一人白首 ”仍是很多人最朴素的愿望。

    所以,别低估了年轻人对爱情的那份执着,虽然有时只是执念。


.

发表于 2018-8-27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坚守?

  也许有,没见过哪怕一个

  通常说坚守的,只是处于矛盾之中:

  不该找关系归不该,要找的时候还是会找的

  人之常情

  另外,中国不是年轻人找关系,是一向如此

  洋大人也不是不找关系,中国人尤显热闹就是了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8-28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微芒 发表于 2018-8-27 17:14
从小就看见父母家人在各种关系网中摸爬滚打,对此早就捻熟于心,知道不靠关系一事无成。

呵呵!这有什么 ...

发表于 2018-8-28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爸是李刚,这就是现实

发表于 2018-8-28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是父母的缩影,青年的成长结果离不开年少时的父母言传身教,根源在于上几代的思想意识灌输和环境的双重影响。

发表于 2018-8-28 16:4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千年的社会病,恐怕也只有民主这种西药才能治哦。

发表于 2018-8-28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拉关系就是拉圈子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