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464|评论: 11

[转帖] “ 万恶的垄断资本 ”是要吃人的 —— 当百度赶走 Google 滴滴兼并 Uber 后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7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滴滴似乎已经变成了第二个百度了!身居垄断,却遭万民唾骂 ……


          作为中国人,我们小时候上学的时候都会在历史书上学到一句这样的话:万恶的资本主义。


          但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资本之恶到底在哪里?   没想到我们长大后才深切体会到。


          当 Google(不遵守中国法律)离开中国,留下百度一家独大在国内兴风作浪的时候,魏则西们的悲剧就已经在半路上了。


          当 滴滴 吞并(遵守中国法律)的 Uber 时候,被顺风车强奸并杀害的无辜女孩们,就注定要惨遭毒手。


          一家独大,行业垄断,就让他们有资本肆无忌惮 —— 这就是万恶的资本主义 !




        “ 反正你们骂完百度,还是得用百度搜东西 ”


        “ 反正你们骂完滴滴,还是得打开滴滴叫车出行 ”


         你别无选择。垄断资本者也就可以肆无忌惮。


        没有什么,会比垄断更可怕。让全国人民都有性命之忧。


        说滴滴无罪,罪在犯罪分子身上,滴滴顺风车只是提供了便利而已,是彻头彻尾的无耻言论。


        因为滴滴似乎从一开始,就试图把顺风车的功能做成“ 拉皮条 ”,甚至强化进行色情诱导。


        不信你们看滴滴顺风车的一系列宣传广告就明白了:

WeChat-Screenshot-20180827102356.png WeChat-Screenshot-20180827102451.png WeChat-Screenshot-20180827102506.png

      “ 能赚个油钱,还能勾搭个妹子。”这是滴滴给相当一部分顺风车主的心理动机。当经济激励不足以刺激供给时,可以靠异性社交来弥补。


        想搞出个大事情的滴滴,生怕大家忘了可以通过搭顺风车来搞艳遇:滴滴官方有系统性地进行引导,除了七夕节推出的明显暗示艳遇的“ 我们约会吧 ”活动,也在鼓励车主对乘客的长相、气质进行评价。


        姑娘的本意也许只是想花钱搭一个顺风车,但驾驶座的老司机不一定会这么想。或者说,也许最开始,顺风车车主们的确也只是想顺路赚点油钱,但滴滴却希望他们有些 ' 别的想法 '。


        毕竟,滴滴顺风车的一大口号是:“ 不怕贴标签,就怕你不 ”,对吧?


        既然平台鼓励给异性贴标签,那大家也就不遮掩了:


        在滴滴顺风车的接单页面,可以看到用户年龄、职业、头像等信息。也就是说,上车前司机就知道你“ 美不美 ”。一位男性顺风车主曾有发帖:自己只接女性乘客,在决定是否接单时,会看以往车主对乘客的评价,“ 丑的不接 ”。


        滴滴甚至还亲自搞了相亲活动,这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和广告,就是在诱导乘客和司机进行“ 艳遇 ”。


        试问,滴滴到底是怎么定位顺风车这款产品的?


        为何要强加这么多“ 社交 ”功能,还包装成“ 一场艳遇邂逅 ”的感觉?


        难道这不算唆使犯罪吗?


        直到今天,网上还很容易搜到:“ 滴滴顺风车男车主为什么只接女生的单?”


      “ 老司机手把手教你用滴滴打车来约妹 ”……


        可能还会有人在为滴滴辩解,那么请看看滴滴顺风车主管自己的言论吧,打脸不?


        滴滴顺风车负责人 黄洁莉 再一次分享上侃侃而谈滴滴顺风车的业务

WeChat-Screenshot-20180827103317.png didizhuanfang.webp.jpg

         也不知道这位主管说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这种模式和价值观背后的风险。


         Sexy 的顺风车,也招来了精虫上脑以 Sexy 年轻女性为猎物的强奸杀人犯!


         这是从一开始滴滴设计功能和模式的时候,就埋下的祸根啊!


        其实,滴滴顺风车司机奸杀女乘客这种悲剧,早在2016年滴滴收购 Uber中国 的时候,就已经命中注定要发生了。


        当时 Uber 是滴滴在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不论是客服体系还是员工培训都很国际化标准化的 Uber,对滴滴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然而,2016年8月,当滴滴的 CEO 程维 兴高采烈地宣布要收购 Uber中国 的时候,很多人发来了祝贺。


        不知道当年发来祝贺的人,现在又是怎样一番心情?


        上一次发生“ 空姐遇难案 ”发生时,有人说“ 错的是司机,滴滴只是个平台。”那么这一次呢?


        前滴滴员工在虎扑爆出滴滴重大投诉组内幕,令人震惊。


        昨天,一位曾经在 Uber 和 滴都 做过客服工作的虎扑用户让大家明白了为什么悲剧会发生:“ 其实我是之前做 Uber 的,后来被滴滴并购换股,成了滴滴的人,去年4.5月份的时候被滴滴恶心的辞职不干了。(职位)Uber 叫 IRT,滴滴叫重大投诉组,都是处理人伤人亡,强 xxx 之类的事情,所以关于这事还是比较了解的。 Uber 是信任,信任乘客信任司机,信任员工;滴滴是压榨,压榨员工压榨司机,甚至乘客。举个简单例子,Uber 支付默认的是免密支付,因为它觉得如果你不是免密支付,那你就不信任我,那你也就没用我的必要了。如果乘客来反应没坐车却扣了钱,那客服第一操作就是查看乘客的资料,如果没有 fraud,也就是欺诈记录,那就默认乘客说的是事实,会把司机的钱扣回来,退给乘客。如果发现有人欺诈,确切证据情况下司机封禁七天起步,乘客第一次正常退钱,第二次警告,第三次永久封禁。任何一个客服都有这些权限,都可以这样处理。Uber 给员工的权限非常大,就算你不按建议流程来,只要能给出合理的理由也行。Uber 出现类似的事情也不少,但一旦出了事不会像滴滴一样,第一反应是压下去,Uber 是你该报警报警,该找媒体找媒体,因为这是你的权利,而且我自己做的没问题,根本不怕。像这件事( 温州女孩被杀之前,另一位乘客投诉凶手司机 )放到 Uber 这里,司机第一次被投诉后就会被处理,起码账号会被封七天。乘客的家人来要司机的信息,根本不需要警察来,你只需要证明你是乘客的家人就行了,例如报出乘客的经常乘车信息,身份证号之类的,别说司机的车牌号码,Uber 客服可以直接将乘客的账号密码改成 123456,让你自己登陆账号查看,而且乘客的客户端是可以看到司机的车牌、真实照片等一系列信息的,想要什么自己看。换到滴滴这边,这也是我为什么辞职的原因,客服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权利的,顶多也就是五块钱优惠券的权利,屁大一点事都要上报处理,但工作量在我辞职的时候直接 x 3,碰到刁钻一点的乘客/司机,你根本联系不到他,不接你电话你毫无办法。搁 Uber 直接把你账号封了,通过系统发个短信让你联系谁谁谁,自己乖乖来找客服。关于这件事滴滴有多少责任,大家可以自己评判。由于离职有点久,可能有有些出入的地方,但绝对没有瞎编乱造。”


        以上文字来自虎扑


        现在看来,Uber 中国当时的一些列严谨做法,随着滴滴收购 Uber中国,烟消云散了


        在滴滴总裁柳青的个人简介上,在个人成就里,是这样写的:接连吞并掉快的和 Uber 中国后,滴滴完成了行业垄断。从此开始独步江湖的征程。


        当时 Uber中国 和滴滴合并的时候,很多人感叹打车界的烧钱大战终于要结束了。


        没想到,烧钱大战结束后,开始“烧” 人命了。






         2010年,谷歌撤出了中国。留给了百度一家独大的空间。


         过去这8年里,百度犯了多少次全民众怒,大家似乎都数不清了。


         魏则西事件,虚假医疗广告,莆田系坑人医院营销,还有饱受诟病的百度全家桶 等等等等 …… 数不胜数。


         2016年,从魏则西事件爆发引全民谴责之后,百度蒸发了几百亿的市值。而在此之后,百度除了一封“ 不小心流出 ”的李彦宏致全体员工的内部邮件外,再没有对此事进行过表态。


         而百度依旧在医疗广告上我行我素,肆无忌惮。


         当然百度也一直在改进,但是问题却层出不穷: 百度这种垄断型公司是有一点好,凡是被大家注意了、媒体跟进了,他们就会说“ 我们已经着手调查,如发现问题属实一定改正 ”。


         比如血友病贴吧这件事闹大了,最新的消息说百度改正了,血友病吧不卖了。但是高血压吧呢?  还有更多早就被卖掉的疾病贴吧,又怎么办?这样的“ 改正 ”,百度做了很多次,比如:


         百度改正过文库侵权事件


         百度改正过竞价排名的假快递公司


         百度改正过竞价排名的假电器维修服务


         百度改正过竞价排名的假搬家公司


         百度改正过百度百科里面错误的医学、科学名词


         百度改正过强制设置浏览器首页


         百度改正过不能卸载的插件


         百度改正过在图片搜索搜“ 护士 ”搜出来一堆色情图片的问题


         百度即将改正了血友病贴吧被卖事件


          ……


         垄断型企业的“ 容错空间 ”大,反正民众也没得选择不是吗?


         李彦宏甚至曾公开表示:中国网民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这种错误言论出来说明近十年的垄断地位,让百度几乎可以熬过所有危机。


         这是一种“ 你们随便骂,明天照样用百度 ”的傲慢情绪。


         面对谷歌可能会重返中国的消息,李彦宏也是信心满满,觉得百度能再赢一次,因为有“ 中国法律 ”!

WeChat-Screenshot-20180827104924.png

         就在今天,有细心网友发现,滴滴方面竟然删除了今年五月郑州空姐遇害的致歉声明,2016年深圳女教师遇害的致歉声明也在昨晚被滴滴删除。


         滴滴客服官方微博也清空了全部内容,空空如也。


         这是一种多么肆无忌惮的态度啊!






         从百度到滴滴,这些在自己行业完成了垄断的企业,如今已经变成可以肆意鱼肉民众的魔鬼。


         早在 Uber 和 滴滴 并购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来质疑滴滴垄断之后的风险。


         不怕你一家独大,就怕你垄断之后害得大家别无选择,只能妥协与你。


         居于垄断地位的滴滴,就连事后的声明都写得带着傲慢情绪。


         滴滴命案再三发生,占据市场垄断地位的滴滴能否真正整改到位?


         滴滴还能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吗?


         在企业快速扩张,资本不断膨胀的同时,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何在?


         滴滴,请回答!










.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等单位约谈滴滴公司-交通要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_看图王_看图王.png 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等单位约谈滴滴公司-交通要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_看图王_.png



国家工商局约谈“ 阿里巴巴 ”有用吗 ?


美国交易局黑名单 “ 阿里巴巴 ”才行 !








.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滴滴台湾顺风车业务因违规被罚 1.8亿 新台币被迫下架  网友拍手称好!

        近日浙江温州女孩坐滴滴顺风车遇害,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约谈滴滴公司。有网友扒出滴滴曾在台湾试水顺风车业务,结果被开了 9张 罚单,滴滴罚款金额高达 1.8亿 新台币,约 4000万 人民币,于是滴滴不得不在4月份下架了台湾的顺风车业务。

       据悉滴滴台湾顺风车于 2018年1月19日 正式在台湾地区上线试运营,由台湾乐迪科技独家代理滴滴出行 APP 叫车平台。滴滴在台湾的业务以北台湾作为第一站,从供需密度最高的大台北地区逐步扩展,并视市场需求开启更多服务功能。但因违规被开了 9张 罚单,罚款金额高达 1.8亿 新台币,约 4000万 人民币。于是滴滴不得不在4月份下架了台湾的顺风车业务。

       对此网友表示台湾对于打车业务的门槛杜绝了一些像滴滴这样投机取巧的企业存在,反观大陆,违法违规成本太低了,需要重罚!

       政府应该提高监管门槛。




.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27日消息 国外科技博客 The Low Down 撰文讲述百度在海外市场失落的十年。

        最近传出消息称谷歌将会重返中国大陆市场,百度恐将再临大敌。

        事实上,百度在国际市场就曾多次与谷歌对战,不过统治中国市场的百度多年来在海外市场却一败涂地。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取得指数级增长,阿里巴巴和腾讯已经占领了大部分的使用场景和消费者流量入口,各自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态系统。而 BAT 的另一名成员百度则远远落后。

        尽管如此,百度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 中文搜索引擎 。多年来,百度通过搜索业务轻松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流,积累起雄厚的财力。他老板在微信朋友圈上自信回应称,如果谷歌决定回到中国,百度非常有信心再 PK 一次,再赢一次。

        先抛开双方在中国的潜在战斗不谈,百度实际上曾试图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与谷歌作战。事实上,它是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中最早大范围开发国际市场的公司之一。然而,结果并不理想。

       2006年:谷歌进入中国;百度进军日本

       2000年,百度正式推出中文搜索引擎,之后逐步向各大中文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服务;一年后,百度推出竞价搜索服务;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

       2006年,百度面临一个巨大的威胁:谷歌进入中国。谷歌在3年内占据了中国网络搜索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

        面对真正的竞争对手的冲击,百度启动了国际业务,试图在其他战场上与谷歌抗衡。

        他们的策略是:第一个市场必须是具有强大变现能力的大市场。他们选择了日本 —— 地理位置上与中国邻近,而且经济实力雄厚。

        百度的日本子公司成立于2007年。该公司不仅在设备和技术上进行了巨额投资,而且还组建了一个明星团队:索尼前董事长 出井伸之 ( Nobuyuki Idei ) 担任独立董事,雅虎日本搜索业务负责人 井上俊一 ( Toshikazu Inoue ) 担任百度日本总裁。

         然而,日本业务的表现与预期相差甚远。谷歌和雅虎合计占据了日本搜索市场 90% 以上的份额;百度经过一番努力仅仅获得了 1% 的市场份额,该数字可谓微乎其微,而且一直停滞不前。

        2015年,百度悄无声息地关闭了其有 7年 历史的日语搜索引擎,此举几个月后才被媒体注意到。这也充分表明该项服务无关紧要。

        Momentum Works 认为百度在日本市场犯了以下的这些错误:

        战略:百度借鉴了其在中国的成功经验,通过浏览器、输入法、上网导航 hao123 来获取和留住用户。然而,日本的生态系统却与中国截然不同。百度旗下的其他产品,如百度地图,与谷歌提供的产品非常相似,只是当时质量相对较差。百度强制安装日文输入法 Simeji 的做法遭到了日本政府的警告,该公司在日本市场的声誉因此大受影响。

        日本市场的独特性:百度没能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创新来吸引日本消费者,当然这本身就是一项难度不小的任务。日本国内的企业也没能轻易做到这一点。

         2012年- 2014年:新兴市场

         2012年,华为前高管胡勇加入百度,带领公司开展国际业务。胡勇在国际市场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日本的失败促使百度反思其战略,并从两个层面调整其发展方向:

         在目标地区,百度放弃了发达国家,转而专注于新兴市场,先后在越南、泰国、印尼、巴西和埃及等国家设立了办事处。

         在产品提供方面,它侧重于实用工具,而不是搜索引擎。

         百度因而开发了一个产品矩阵,从导航网站到网络浏览器,从运行提速工具和电池保护程序到应用程序商店,无所不包。这样的产品帮助百度建立起了庞大的用户基础,进而帮助它通过广告创收。2010年,国际业务占百度总收入的 0.2%;国际业务营收增长了16倍,虽然还不到总收入的 1%。

          然而当猎豹移动、Apus 和 ShareIT 都在通过一系列的实用产品大举向中国以外的地区扩张。百度的优势因而变小。

          像百度这种体量的公司来说,它真的是微不足道的。你可以想象,与其他赚钱的业务相比,国际业务会得到百度多少的关注和优先级呢。

         巴西市场这里,我们必须要强调下巴西市场,这是胡勇在华为时曾领导开辟的一个重要市场。它也成为了百度重点投资布局的市场之一。

         2013年,百度开始在巴西提供桌面和移动应用程序。一年后,该公司推出了葡萄牙语搜索引擎。

         后来,为了推进公司通过子公司糯米网优先发展 O2O 的总体战略,百度收购了团购公司 Peixe Urbano。Peixe Urbano 的核心管理层与糯米团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百度预计,借助拥有250万用户的 Peixe Urbano,它将会在巴西站稳脚跟,并将扩张至许多其它的服务领域。为了推进这一进程,百度在巴西成立了 O2O 联盟,承诺对该领域进行重大投资。

          然而,Peixe Urbano 规模较小且持续亏损,因而陷入了经营困境。糯米不想接手,后来 Peixe Urbano 被出售给了Mountain Nazca。后者还收购了 Groupon 在拉丁美洲的业务。

          O2O 联盟的创业者们后来也没有盼到百度承诺的投资。

          2018年,百度关闭了其在巴西的业务。

          其他地区百度的业务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东南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该公司的高管没有得到总部的确认,不确定该投资哪一个项目;

          由于没有得到总部高层的授权和支持,百度在中东的高管们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了交易的机会。

          2017年10月,百度的埃及办事处宣告关闭;

          尽管表达过一番决心,但它的印度发展计划似乎已经不了了之。

          今年5月,百度宣布将重组其国际业务,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及其核心的人工智能产品,包括 DuerOS 和“ 阿波罗 ”(  Apollo )自动驾驶平台。

          这等同于承认之前的努力完全失败。

          为什么会无所作为呢 —— 因为没有中国法律保障 !






.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堵住“滴血”的漏洞-交通要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_看图王_看图王.png


       政府绝不会袖手旁观。换句话说,如果不能为乘客生命安全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滴滴决定下线顺风车这一业务。但这并没有改变滴滴在网约车领域一家独大的情形。

        滴滴一路走到今天,可谓身经百战。它曾在4年的时间里消灭了30多家对手。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它是中国首家由 BAT(百度、阿里和腾讯)共同投资的企业。当滴滴将 Uber 中国纳入囊中后,网约车的江湖近乎一统。

        数据显示,2017年专车市场份额,滴滴独占 92.5%。借助资本的力量,滴滴不断兼并、扩张,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帝国。不过可惜的是,滴滴虽然发展成为一只庞大的巨鳄,却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如果滴滴能够真正吸取教训,狠抓司机管理的话,悲剧还会重演吗?在这次遇害事件中,滴滴公司客服人员的推诿、制度的僵化,成为了凶手的帮凶。

        其实,在互相竞争的时期,滴滴为了应对外部的竞争压力,不管是在客户服务,司机补贴还是乘坐感受,其都赢得了相当的口碑。但随着滴滴一家独大,缺少外部竞争的压力让其越做越差,口碑大幅降低。殴打投资人,约车性骚扰,空姐之死等等恶性事件中,滴滴的责任真的无法推卸。可以说,处于垄断地位的滴滴是可以为所欲为的,而它的不向善就是在作恶。

         因此,要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加强企业责任,提高其公司治理水平和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管外,加大竞争,开放市场,让更多的竞争对手参与其中,才是更好地举措。

         权力没有制约会导致腐败丛生,缺乏竞争的垄断更会导致恶事连连。要促使网约车业态良性发展,提升其服务水平,就必须终结滴滴一家独大的状况,这样才能标本兼治。


         拆分滴滴   利国利民 !!




.

发表于 2018-8-27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监管哪里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 啊 ?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 万恶的垄断权利 ”更是要吃人的 —— 看看药监局 !

 楼主| 发表于 2018-8-28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乐清女孩滴滴顺风车遇害后,顺风车业务自8月27日零时起,将于全中国范围内下线。而滴滴出事并非第一回,整改也并非第一回。


       有人在惋惜,有人在痛诉,有人在质疑。大洋彼岸的我们看着听着也沉思着审视着,毕竟街上贴着 Uber 标志的汽车比比皆是,在美国乘坐 Uber 的自身安全,又该如何保障。


       Uber 曾经安全事件频发 令人心惊  经过一系列整治后


       Uber APP 内的报警警报:功能强大


       在经历一系列安全事件后,Uber 在美国地区上线一个新的安全功能。在部分城市,当乘客点击 UberAPP 内安全工具箱中的“ 呼叫911 ”按钮后,该应用将立即显示他当前所处位置、他所乘坐的车辆的型号和车牌号。


       而在部分城市,该功能就更为强大。Uber 表示,该应用将在用户点击“ 呼叫911 ”按钮后自动将该用户的姓名、确切地址、乘坐的车型、车身颜色、和车牌号码等信息发送给警方,全程无需说话。


       司机载客流程:确认订单时不知道乘客是男是女:


       Uber 的载客流程也设计了许多防止出现安全隐患的手段。笔者一位零碎时间开 Uber 网约车赚零花钱的朋友李先生,向笔者描述了 Uber 司机载客的流程。


       Uber 司机确认订单时,Uber 司机只能看到乘客在 APP 上的用户名字,并不能知道其是男是女。但是,司机很多时候通过用户名字能判断对方性别,但是很难明确判断。


       确认订单时,司机也并不能知晓该乘客的目的地。Uber APP 自带的 GPS 导航或自我设定的谷歌地图会指出,乘客的地点。接到乘客后,GPS 才会显示乘客所要去往的目的地。


       李先生还说道:“ Uber 司机有一部分收入来源于 Uber 系统分配的额外奖金。Uber 公司为了防止司机挑单,不仅让司机接单时看不到目的地,而且还会统计接单率。如果接单率达不到一定比例会扣奖金。所以一般 Uber 司机在接单的时候,短短几秒钟内就要做出反应,一般能留意到的是这一单到底是私人行程还是拼车行程,但是不太来得及考虑乘客信息。”


       投诉平台:可以投诉“ 我的司机让我觉得不安全 ”:


       在 Uber 官网,不管是合作司机页面,还是乘客页面,都有“ 我的乘客让我觉得不安全 ”和“ 我的司机让我觉得不安全 ”的投诉选项。

1535415435383.jpg

“ 我的司机不专业 ”(图源:Uber官网截图)


   
        Uber 强制执行严格的安全指南,确保您的乘坐安全舒适。


        Uber 不会容忍不专业的司机行为,如不恰当的身体接触或口头攻击。


        司机也应始终安全地操作车辆。 如果您在旅途中遇到任何让您觉得不安全的事情,请告知我们。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Uber 没有为乘客提供电话和电子邮件。如果你要进行投诉,必须通过 Uber APP 或者help.uber.com 来联系 Uber。如果你在某个特定的某趟出行中遇到了问题,需到 Uber APP 里的“ 你的旅行 ”( Your Trips )去寻求帮助。


        李先生说,Uber 司机的星级评分至关重要,四星是一个分水岭,一般客人很少会考虑四星评级以下的 Uber 司机。至今维持五星评级的他,特别注重与客人的交流语气、方式和内容。


        Uber 司机审核程序:背景调查可能包括整个成年时期的犯罪记录:


        Uber 官网显示了 Uber 公司对 Uber 司机的应征要求。

1535415435923.jpg

Uber司机申请的最低要求(图源:Uber官网截图)


   
        最低要求:


        1. 至少21岁


        2. 在美至少有1年持美国驾照开车经验( 若23岁以下,则需要3年 )


        3. 有效的美国驾照


        4. 使用四门车


        要求文件:


        1. 有效的美国驾照


        2. 车辆注册凭证


        3. 车辆保险凭证


        司机筛查制度( Driver Screening ):


        审查驾驶记录和犯罪记录


        而在 Uber 官网的问答区域,有人提出“ 背景调查( background check )包括什么 ”这个问题。Uber 是的回答有以下几个重点。


     1. 重大违章驾驶或近期轻微违章驾驶记录可能会被取消驾驶资格;


     2. 重罪、暴力犯罪、性犯罪和已登记的性罪犯身份以及其他类型的犯罪记录会被取消驾驶资格;


     3. 对这类犯罪的未决指控也被取消资格,除非此类指控在司机合作伙伴或潜在司机合作伙伴的帮助下得到解决;


     4. 背景调查的评估因当地法律法规各异,申请者可能因除上所述外的刑事犯罪和驾驶历史而被拒绝;


     5. 根据州和地方法律,背景调查可能包括一个人整个成年时期的犯罪记录。根据州和地方法律,某些类型的刑事定罪,如谋杀、性侵犯、与恐怖主义有关的罪行和其他严重的刑事定罪,如果在人的一生中任何时候发生,将导致丧失资格。


     6. Uber公司将定期对在任司机进行重新的背景调查。


        另外,Uber 司机申请者的背景调查是由 Checkr, Inc. 公司进行的。


        这是一家第三方背景检查提供商,拥有美国专业背景筛选人员协会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Screeners ) 认证。


        乘坐Uber网约车的安全贴士


    1. 意识不清时不要打车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打车是千万要保持清醒意识。醉酒后尽量不要落单,要和自己信任的朋友在一起。


    2. 上车前核对司机身份


   在你上车之前,一定要亲自确认司机的照片,车的信息和车牌号。不要上与软件显示的车主信息不符的车。


    3. 最好不要坐副驾驶


   坐在后排不仅可以在发生车祸时最大程度上保证自身安全,对于女性来说,坐在后排可以看清楚司机的小动作。


    4. 时刻做好报警准备


   在感觉到司机图谋不轨并拒绝放你下车时,你就要准备好报警,并保留证据,像视频或者录音,以便日后向警方提供


    5. 不要定位到精确地址


   在 Uber 定位时,不要填写自己家庭或工作地点的准确地址,最好在安全距离内填上附近的地址,防止 Uber 司机日后骚扰








.

发表于 2018-8-3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滴滴出行
2012年,滴滴打车在北京中关村诞生,9月9日正式在北京上线。
2015年2月14日  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进行战略合并。
2016年8月,滴滴并购Uber中国。
   合并后的滴滴公司与分拆前的AT&T是不是非常相似,一个是通讯服务业的垄断企业,一个是互联网打车服务的垄断企业。
   垄断是对消费者的伤害。滴滴处于行业绝对垄断地位,如果不是多次死人事件,滴滴是懒得和你啰嗦的。在这样垄断的市场格局下面,资本是愉快的,消费者是苦逼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ERIC1010 发表于 2018-8-31 10:46
滴滴出行
2012年,滴滴打车在北京中关村诞生,9月9日正式在北京上线。
2015年2月14日  滴滴打车与快的打 ...

新兴行业确实不能因为个案挫折而扼杀,网络叫车是互联网与共享经济的新兴产业,必然会出现发展壮大。

没有滴滴也会有哒哒 —— 但是垄断资本是全世界公敌,是确认了的 !

1984年,美国司法部依据《 反托拉斯法 》拆分 AT&T,分拆出一个继承了母公司名称的新AT&T公司 ( 专营长途电话业务 )

和七个本地电话公司 ( 即“ 贝尔七兄弟 ”),美国电信业从此进入了竞争时代。

前车可鉴,不需要摸石头过河,直接拆分滴滴 ,网络顺风车进入竞争时代 !


.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