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没下文——五年级下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7学年五年级下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14页:
风火山隧道要穿过多年冻土区,各种复杂的冻土层挡在面前,施工难度极大。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风火山隧道施工,关键是控制温度。科技人员指挥突击队员,往刚刚凿开的隧道洞壁喷射混凝土。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但是,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质疑 叙事似应有头有尾却有头无尾。 浅析 引文共三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是风火山隧道施工的开端——冻土难以爆破。 第二自然段是风火山隧道施工另一事件的开端——向隧道洞壁喷射混凝土的温度难以控制。 第三自然段是第二自然段这一事件的发展、高潮、结局——经反复实验,掌握最佳温度,制服了冻土。 可见,第一自然段所述之事件没了下文,其“冻土难以爆破”之铺陈,变成虚晃一枪,其进程戛然而止。而第二自然段则是另起炉灶,王顾左右而言他。
或曰,“冻土难以爆破”的难度不及“向隧道洞壁喷射混凝土温度难以控制”,于是,忽略也罢。 答曰,既然把它作为开头,就得有个结尾,有个交待,不然耗费篇幅干吗?此其一。 “冻土难以爆破”为西方媒体认为根本不可能在这样的地质上打隧道的根据,人家都这么看重,怎一个“忽略”了得?此其二。
“差错率超过1/10000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5学年五年级下册字数125,000个,差错个数下限为12.5。 本课文差错1处,计差错2个(“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至此,本册教材疑似差错达57.1个(至上一篇网文《是非关乎真伪——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 》差错已55.1个),若所指差错为真,则差错率为4.57/10000,本册属不合格教材——是差错率下限1/10000的4.57倍。 笔者于2013学年起提出上述质疑。 本册教材2005学年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