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49|评论: 6

[转帖] 滴滴还在推卸责任,是可忍孰不可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6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乐清公安官博:8月24日17时35分,乐清警方接群众报警称其女儿赵某,20岁,乐清人于当日13时,在虹桥镇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永嘉。14时许,赵某向朋友发送“救命”讯息后失联。

    接报后,乐清警方高度重视,立即启动重大案事件处置预案,全警种作战,并在上级公安机关的全力支持下,于25日凌晨4 时许,在柳市镇抓获犯罪嫌疑人钟某。

    经初步侦查,该滴滴司机钟某交代了对赵某实施强奸,并将其杀害的犯罪事实,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破中。

    滴滴顺风车司机害死空姐的事情好像还没过去多久,这次又出事了。不同的是,上一次是半夜,这一次是白天,上一次是没报警,这次是一直报警,警察不出警,滴滴说不能随意透露司机个人信息,导致大好的求生机会失去。

    滴滴回应得很及时:滴滴第一时间提供行驶轨迹,协助警方破案,探望受害者家属;

    嫌疑人注册信息真实,无犯罪记录,但案发车牌系先下临时伪造;

    关于前一天涉事司机被投诉,滴滴承认,客服承诺两小时回复但并未做到;

    关于未将车主信息提供给女孩家属,滴滴称是因为无法核实来电人身份,只能提供给警方,接到电话后有建议报警;

    另外,滴滴承诺,以后平台上发生的所有刑事案件,无论法律上平台是否有责任,都将参照标准予以3倍赔偿。

    滴滴说得很理性,赔偿也相当慷慨,似乎已经尽力,无可挑剔,但真是如此吗?

   1 、注册制形同虚设

    这就不得不说到滴滴的注册制,上次出事之后,舆情汹涌,滴滴不得已宣布整改,声称会严格司机准入信息,同时尽快处理乘客投诉,保证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但新闻后海量评论证明,滴滴并未履行承诺。为了多赚钱,赚快钱,而且自认为顺风车又不完全是平台的责任,平台只是为驾乘双方提供一个接洽的渠道,所以,司机的审核仍然不严格,有前科甚至拿着别人身份证都能过关的人也能通过资格验证开顺风车。不知它所谓的人脸识别,加强管控体现在哪儿?

   2、投诉敷衍塞责

    司机不投诉,看现在的情况,只要没死人,那就没关系,往往事情就不了了之,没了下文,从而使危险,有问题的司机无法得到及时处理,让受害人变得更多。

    本次事件出事的司机就是类似情况。前面已经有女乘客投诉此人有问题,而且情况相当严重,但是滴滴依然未作优先处理,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既然如此要紧的状况都不能及时回复,投诉林女士也一直未得到任何反馈,那么较之更轻得呢?会管吗?

    3、开放社交平台引麻烦


    上次出事就是因为对司机开放了乘客的信息,比如乘客的年纪,性别,职业,样貌,甚至还有其他司机对乘客的打分,评价等等,使得乘客在司机面前成为透明人,有一些司机对女乘客的评价相当露骨,滴滴也不过问。

    但滴滴对司机的情况保护得很好,乘客对司机一无所知,平台也不开放。这本就构成了不平等,更兼之司机鱼龙混杂,使女乘客受侵害成为大概率事件。

    滴滴似乎一直想把顺风车往社交的方向延伸,一旦成功,应该又能切入一个份额巨大,切充满想象的市场。

    但是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它不同社交网站,人的信息可以虚拟,而实际接触也有大量可以逃生的空间。顺风车不同,它是密闭空间,直接接触,一旦发生问题将避无可避,逃无可逃。如此行为对乘客极不负责任,但滴滴却不肯收手,在它的眼里,利益高于一切。

    4、危机响应机制阙如

    还有就是滴滴的工作程序是否存在问题?当乘客的朋友求救时,按照规定不能泄露司机秘密,而警方又说没有车号无法追踪,那么滴滴是否可与警方沟通,为警方提供司机信息,从而帮助尽早截获犯罪嫌疑人,也许能够挽救女孩一条生命?

    难道只能以规定为由,让对方限于危险之中而不理会?哪怕对方称警方说无车号不能出警,滴滴也坚持司机信息不能随意透露,让报警,如此蓄意推脱,真的不会良心不安吗?

   5、必备的监控工具不具备

    再就是,当司机行驶路线和时间偏离目标时,为何提前不安装追踪,定位,出现状况时自动蜂鸣报警,在获得司机和乘客本人的确认时,才能确定无事?或者调取动态路线图,以期在最近距离,用最快速度救援?这应该是企业做起码做到的安全措施,为何全然失灵?

    为何一条一条生命仍然换不来滴滴的梦醒?就算鞠躬道歉又能如何?难道女孩子年轻的生命就能活过来吗?难道一切就可以当作没有发生一般吗?

   6、缺乏反思,监管应出手

    滴滴之所以如此,我想,大概率原因就是未从心理上重视,总觉得是小概率事件,所以,哪怕当时表现得多么严阵以待,事实上事情平息了,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并未从内控上进行改进,以至于数次让坏人有可乘之机。

    我想,声讨,谈话,整改已经无济于事,要让滴滴真正能够梦醒,就该制定更加严厉的措施,一旦触犯,产品直接下架,永不能再上架,同时取消在相应地区的运营权。

    不切到痛处,就不能从根本上倒逼出滴滴的危机感和责任心,使其在运营和管理方面全面强化,乘客也才能真正安全,放心的乘坐顺风车。

    否则,滴滴现在处于行业垄断阶段,民众有急事要打车,肯定会首先考虑用滴滴,但是滴滴对自身产品运营如此儿戏和不负责任,等于将所有人都置于危险之中。这次是姓赵的女孩,下一次又会是谁?

    如果仅仅靠市场的力量难以解决,或者说一时还无法有能够与之相匹的竞争对手,那么相关部门的管制就一定要跟上,从人员的材料的审核,比对到禁止社交功能,再到报警系统的搭建等等,全方位负责。

    如果公共产品连基本的安全都无法保障,那么它就没有存在必要。原本的出租车虽然毛病甚多,然而,它至少能保证乘坐者不出人命。


作者:芷岸兰汀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8-26 11:5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冤假错案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放过了坏人,冤枉了好人。
坏人做了坏事,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
其他的,指望不上哦……

发表于 2018-8-26 14:1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各单位部门公司都是小朝庭。一个社长可以与省纪委抗衡,一个酒店保安可以让市长助理规矩点,没听说过吧。

发表于 2018-8-26 16:2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滴滴的钱白烧了,遇到一些人:
1、目无法纪的,敢于以身试法的,滴滴给工作机会,从来没珍惜,直接把平台干垮
2、个人犯事,滴滴兜底。这样一个思维逻辑

滴滴团队,真的是,该关门,回家抱孩子……

发表于 2018-8-26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发表于 2018-8-26 19:2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该解散啦,滴滴高管应该重新评估,这里面有几个硬伤:
1、人的素质相当的一般,滴滴提供一个就业的平台吧,结果这帮人像跳楼一样的干违法乱纪的事儿,一点儿都不珍惜。更不用提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了。

2、遇到问题就找机构是中国人的思维定势。传说中的斗地主。

3、社会治安可能也就那么回事儿,滴滴公司能负责社会治安吗?负得了这个责吗?

解散得了,没必要再做这种事了,费力不讨好,赚不了几个钱。

发表于 2018-8-27 14:0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