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514|评论: 1

蜀中有个“花木兰”“韩娥文化”两地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6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木兰,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传说中的巾帼英雄。为了抵抗异族侵略,在父亲年迈、弟弟年幼的情况下,她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花木兰的事迹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妇孺皆知,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北方民歌,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的传奇故事。事实上,有关花木兰的姓名、籍贯、生平事迹等,史书中并没有确切记载。不过,明代倒有一位真实的“花木兰”——韩娥。

  7月23日,阆中市木兰镇传出消息:反映韩娥传奇人生的《蜀中花木兰》书稿,经该镇和成都市新都区木兰镇认同后定稿。“双方各出50%的出版费,该书预计年内出版。”阆中市木兰镇文化站站长宋刚说。

  媒体报道 韩娥故事浮出水面

  1962年8月15日,《四川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四川花木兰——韩娥》的史料性文章。 这篇可能是对韩娥的最早报道,让淹没于史海中的韩娥“浮出水面”。

  韩娥,元至正五年(1345年)出生于阆中木兰。她3岁丧父,7岁亡母,由叔父韩立收养。12岁那年,正值农民起义,叔父让她女扮男装参加明玉珍的农民起义军。韩娥从军10多年,滴酒不沾,军中均无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直到解甲归田那天,她才现出女儿身。此事在军中传开,大家十分惊讶,称她为“花木兰”。

  《明史·列女传》记载:贞女韩氏,保宁人。元末明玉珍据蜀,虑见掠,伪为男子服,混迹民间,既而被驱入伍,转战七年,人莫知为处女也。后玉珍破云南还,遇其叔赎归成都,始改装而行。明洪武四年(1371年)嫁为尹氏妇,成都人以“韩贞女”称。

  阆中有关韩娥的最早记载,当见清咸丰年间出版的《阆中县志》。该志以一个页码的篇幅, 用文言文记载了韩娥的事迹。据载,韩娥加入农民起义军,后来认明玉珍的部将罗甲为义父。在四川、云南两地与元军作战,其英勇令元军闻风丧胆。

  此史实,在明朝刘惟德所著的《韩娥传》中也有记载。刘惟德曾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使蜀,在成都结识了韩娥从弟韩太和,听了韩娥从军始末,便作《韩娥传》。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女子,能像男儿那样拼杀于疆场,实为不易。”听着韩娥故事长大的阆中市木兰镇青龙近水村村民严炳贵感言。

  学者研究 韩娥终老新都木兰

  在新都区木兰镇、泰兴镇、三河街道交界处, 有一座不高的山——木兰山。因韩娥解甲归田后和丈夫居住在这里,其后代又在山上修建木兰寺以示纪念,赤岸山因此改名为木兰山。阆中市木兰镇和新都区木兰镇,分别是韩娥的出生地和出嫁居住地,几百年过去了,韩娥女扮男装征战沙场的故事仍在这两地流传。

  据清咸丰年间出版的《阆中县志》载,韩娥在军中寒不叫苦、暑不裸浴,迟睡早起不卸衣甲。 韩娥脱去戎装后,经叔父做主,嫁给新都戊士马复宗,生有一男二女。“刘惟德《韩娥传》中所述,韩娥嫁给马复宗,较《明史·列女传》中的韩娥嫁给尹氏,应该更可信一些。”对韩娥有着20多年研究的阆中中学语文教师毛明文这样认为。

  奇怪的是, 韩娥虽然是阆中木兰人,但当地并没有韩姓村民,更没有发现其家族踪迹。 据宋刚介绍,2014年建镇的阆中木兰有7000多人,没有一人姓韩。当地人不解:韩娥走后,她的家族好像从当地消失了。

  阆中学者李家驹对此解释,韩娥生活在元末明初动乱之际,四川人口急剧锐减。据当时官方统计公布,“四川民户仅十二万户”, 保宁府所在的广元路仅有“16442户、94406人”。“韩娥家族极有可能在战乱中或流浪或迁离木兰,后来木兰百姓多是‘湖广填四川\’而来。”

  有学者研究认为, 韩娥嫁到新都后,终老于新都。而她老家阆中木兰的孝女坟,埋的是什么呢?1960年,木兰公社组织人员挖苕时,在孝女坟处挖出一对雌雄剑。据此,学者认为孝女坟可能是韩娥的衣冠冢。

  阆中木兰 多种形式纪念韩娥

  “在巴蜀高乾山上,有位木兰姑娘……”2013年3月,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乡村旅游歌曲大赛中,一曲《木兰姑娘》让韩娥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如今的阆中市木兰镇,至今保留有木兰庙、木兰祠、孝女坟。

  1992年, 毛明文到木兰出差时,对孝女坟(又称木兰墓)进行了考察。孝女坟位于木兰场南头山包下的一块桑林里。据当地人介绍,孝女坟呈长方形,高约2米、长5米。坟前原有石栏、拜台和3米多高的镂空楼阁形的碑楼,墓碑上刻有“阆中花木兰”。据此碑的“复补重修首领” 蒲照川生前口述, 坟前原有一座石碑,详尽记载了韩娥的生平始末。令人遗憾的是,而今这些已不复存在。

  2007年前,《南充晚报》 记者赴阆中木兰采访,时年七旬的胡国兴老人直言: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 当地人对木兰庙的历史并无考究,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历史的注重, 木兰庙才开始引起当地部分学者的关注。“可惜的是, 此时木兰庙已毁。”胡国兴是土生土长的木兰人,退休前他一直在木兰工作。

  2013年6月,四川省一支历史文化考察队赴阆中木兰实地考察后, 再通过研究史籍确认:“蜀中花木兰”韩娥确有其人,出生于阆中,但在成都长大,后从军、出嫁并生子。家乡人为纪念她,为其建庙纪念。

  阆中木兰场, 位于剑门山系的高乾山腰。顺着山梁向山顶走,接近山顶的半山腰上, 耸立着一座木兰庙。 此庙原在木兰场上,上世纪70年代初被毁。2004年,当地人筹资重建于现在的位置。木兰庙大殿里,立有一块黑色的碑,上书“韩娥”二字。碑文是关于韩娥生平的记载。

  与复建后的木兰庙相对而立的高乾山脚下,有一座木兰祠,是当地人2004年复建木兰庙时新修的。时至今日,守祠人是一名叫胡雪珍的六旬农家妇女。胡雪珍说,14年前,她与两名当地人牵头,筹资20余万元,修建了木兰祠。

  2000年4月,《木兰从军》邮票首发式在阆中举行;2011年,长篇传记小说《韩娥传》出版;2015年11月,新都区木兰镇与阆中市木兰镇缔结友好乡镇签约仪式在阆中市举行。“受成都新都木兰庙会启发, 我们镇近年来也在挖掘韩娥文化, 发展乡村旅游已经起步。”宋刚说。

  据了解,两镇以弘扬“蜀中花木兰”韩娥文化为目标,互相加强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和往来,在信息互通、项目对接、 科技信息共享等方面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为两地之间韩娥文化研讨和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联合协作提供了优惠和方便。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8-24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阆中文化源远流长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