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在美国建工厂,总投资达670亿,将给美国创造13000个就业岗位。
郭台铭携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0亿)赴美国建厂,这是特朗普任上最大一笔制造业对美国本土的投资。
在富士康位于威斯康辛州的建厂仪式上,促成投资的日本软银的孙正义也见证了这一时刻。
郭台铭用“三高”来解释美国工厂的不同:高科技、高薪水、高潜能。
第一,高薪水。美国富士康人工费用很高,工人年薪可达35万。
美国富士康平均年薪5.3万美元(约合35万人民币),这意味着平均月薪高达2.9万人民币。
和国内相比,以薪水最高的富士康深圳总部为例,平均工资是5000-6000,也就是美国富士康平均工资是国内的6倍。
第二,高科技。将使用更多机器人,提高自动化程度。
近些年,富士康在国内的生产基地,安装了上万台机器人。按照郭台铭的设想,将部署100万台机器人。以一个iPhone7生产车间为例,4年间,员工从1000减少到300,机器人从1台增加到180台。
郭台铭去美国建厂,会更多地使用自动化装配机器人,减少工人数量。
第三,高潜能。富士康的很多重要客户都是美国企业。
像苹果、亚马逊、思科、戴尔、惠普都是富士康的重要客户。也就是说,富士康的很多客户都在美国,在本土生产的好处是:可以减少运输和关税成本,缩短交货周期。
而且富士康在美国建的是LCD工厂,液晶显示器是电视、电脑、汽车仪表的关键部件,美国的戴尔、苹果、福特、特斯拉等都是潜在的客户。
问题来了,这么高的薪水,美国富士康还有钱赚吗?
其实在企业运营成本里,人工费占比例并不大,何况富士康还拿到了40亿美元补贴。
一般来说,人工成本只是一小部分,制造业的人工成本不会超过25%。虽然美国人工成本高,但把水、电、燃气等能源成本,运输成本、还有其他成本考虑进去的话,总体上还是可以的。
郭台铭去美国建厂,一共拿到了40亿美元的税收减免和补贴,这对富士康来说也是很大的诱惑。
富士康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不管郭台铭在哪里建厂,都希望富士康越做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