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巴中
热得妹纸们脸上的妆都溶掉了...
想必不少小伙伴都已开启游泳避暑模式
那么问题来了
你玩耍的泳池卫生吗?
▲夏日炎炎,游泳池成了不少市民消暑好去处
所有游泳池都要“体检”初检
6家游泳场所合格率不高
今年夏天,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支队采取随机突击检查,主要对游泳池水浑浊度、游离性余氯、PH值、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尿素以及浸脚池水余氯项目等进行了检测。据悉,目前已经完成了巴城游泳场所抽检工作。
从市级抽检的6家游泳场所来看,初检合格率不高,主要是余氯或大肠菌群不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对于卫生指标不符合标准或规范的,将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者,处1万元以下罚款。针对本次抽检不合格的游泳场所,都将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并督促整改。目前,正在对抽检不合格的游泳场馆进行复检。
记者了解到,各县区也在同步开展抽检工作,确保对全市所有游泳场所进行监督检查,检测结果将面向社会公示。
▲执法人员对游泳池进行卫生检测
消毒剂投放比例不对
游泳池水未及时更换
从本次抽检的6家游泳场所来看,有5家都存在余氯不达标的问题,另外就是大肠菌群不达标的情况较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工作人员宁恒
上述检测结果中余氯不达标主要是消毒剂的投放比例不对造成的,投放比例要根据天气、游泳人数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水中余氯含量太低,微生物就会增多,含量太高则会对人体皮肤造成刺激。
而大肠菌群不达标可能是由于游泳场所没有及时更换新水,也可能是人身上带有细菌,细菌繁殖造成的,也可能是原水中的大肠菌群就不达标,或者是排污系统存在问题,导致污染物渗入。
记者了解到,游泳场所由于使用的药物不同,加上一些新的游泳场所经营时间不长,对于药物效用的把握和经验不充足,一些游泳场所对于消毒剂使用剂量、时间等还处在摸索阶段等。例如,个别游泳池由于经营时间较短,没有成熟的经验,经检测人员在现场测量了多次,才确定好药物的投放比例。
市卫计执法监督支队二大队大队长李丰解释,初次抽检合格率不高,也存在近期天气炎热和前段时间下雨等因素。
QQ图片20180726111036.png
▲一游泳场所经营者使用“比色盒”进行水质测试
不进浸脚池不淋浴
不文明行为也会影响水质
记者走访中发现,一些游泳者的不文明行为也会对游泳场所的卫生造成影响,比如不进浸脚池、不淋浴等。
在巴城白云台一家游泳场所,进门处设有淋浴室和浸脚池。24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在现场看到,半个小时内有15人左右前来游泳,几乎所有人进入淋浴室仅仅更换了泳衣却没有淋浴,大多数人也没有进入浸脚池消毒。该游泳池负责人杨志城介绍,因为没有在入口处设置专门的监管人员,只能发现后当即劝阻。(
办公室装修www.shlinshui.com)
在巴城体育馆附近一家游泳场所,记者发现该场所内的浸脚池内并没有水。该游泳场所负责人称,游泳池开业不久,将尽快完善相关设备。
另外,根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要求,严禁患有肝炎、皮肤癣疹、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人工游泳池游泳,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游泳场馆内虽然设有游泳须知的提示,但大部分并未对前去游泳的市民进行把关,而是买票就能进入。
▲一些市民进入泳池前不进浸脚池消毒
水质不干净会引发多种疾病
教你几招找到干净泳池
游泳池安全没保障将会给游泳者带来直接的安全隐患,那么水质不达标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影响呢?
市中医院门诊部主任李明国介绍,游泳池水质不干净很容易引发结膜炎、尿路感染、皮肤病、中耳炎等疾病,建议市民在游泳玩水时,要注意保护好耳朵、眼睛、鼻子等,防止池水进入。
那么市民如何辨别游泳池是否干净呢?
1
看资质
游泳场所是否有卫生许可证等证件
2
看设施
是否按要求设置了更衣室、强制淋浴设施、浸脚池等
看水质
看颜色
如果氯含量正常,水质优良,用白瓷砖铺设的游泳池池水会呈现明亮的浅蓝色,用浅蓝色瓷砖铺设的游泳池池水会呈现深蓝色。如果水发白,略带浑浊,则可能是细菌超标。
看清浊
达标的池水清澈见底,能在池内轻松看到20米之外,若池底没有沉淀物,池水泡沫消散时间在15秒内,这表明池里的水经常更换,比较干净。在游泳者不多的情况下,在水里看不到15米远,一般池水是不合格的。
闻味道
如果贴近水面能闻到淡淡的氯气味道则是合格的,有过浓的药味甚至呛人的味道,则可能是余氯超标,或是场馆通风不好,有臭味、下水道味的水质是不合格的。
凭感觉
经常游泳的人能感受到水的“软”和“硬”,感觉“软”表明水质优良,感觉“硬”“涩”,甚至皮肤有瘙痒、疼痛的感觉,水质可能较差。
如何选泳池
小伙伴们都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