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97|评论: 9

[漂泊·他乡] 【转载】生下来就欠费是什么体验???观看拍摄了7年的纪录片《出路》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下来就欠费是什么体验?                                         2018-06-30 23:57                                                                          父亲                                                                  /导演                                                                  /大学                                                  

                  
叔最近看了个纪录片,叫做《出路》,这个片子从2009年开拍,到2015年结束拍摄,整个时间跨度差不多有七年。
它记录了三个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的孩子的三种人生轨迹。
马百娟是甘肃一个山沟沟里的小姑娘。
她所在的会宁县头寨子镇野雀沟小学全校只有五个学生,两个有些年迈的老师。
马百娟是五个孩子里最大的,今年已经十二岁了,上小学二年级,而这个年纪,按正常上学的岁数算,该是要上六年级了。
马百娟的家在山上的窑洞里,全家一年的开销不超过50块钱。
早上起来,早饭就是开水壶里倒出一碗水,泡上冷馍馍,就那么就着吃了。
放学回到家后,她要喂家里的猪,做饭,干很多农活。
还要跟父母去收糜谷,下一个很大的陡坡,再爬上来。看图里这个陡坡真的很震撼,一行人在这个画面里就像一串蚂蚁一样,太渺小了。
虽然生活条件不太好,但马百娟也对以后的生活有向往。
她很喜欢上学,她想上北京的大学。
村里的孩子都相信读书改变命运,这几乎也是他们唯一能改变命运的途径了。
这个纪录片里另一个主角徐佳,今年19岁,是个复读生,纪录片开拍的时候,他已经复读第三次了。
他是农民工的后代,父亲觉得自己这一辈因为没有文化,在城里打工受了很多屈辱。
因此在父亲眼里,没有什么比让孩子上学更重要,自己怎么样无所谓,但就算是爬在地上,也要让孩子上学。
后来,父亲去世了。
徐佳的全部生活内容除了学习就是学习。
复读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有羞耻感、压力和有恐惧感的事情,更何况徐佳已经复读第三年了,他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纪录片里,他提到自己有段时间整个人冒汗、手发抖,完全没办法思考和学习。
但幸好,这次高考他终于上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学校。
对于千千万万个像徐佳一样的普通人来说,高考可能是唯一一个能体现公平竞争的方式了。但这场考试归根结底也只是普通人与普通人之间的竞争,有的人为此拼尽全力,有的人则压根就不在乎,考与不考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太大影响。
袁晗寒就是其中一员。
袁晗寒17岁,北京人,高中时主动放弃学业。她的父母也都是北京人,从小她就享受着最好的教育资源,上北京最好的幼儿园,初中也是最好的初中,高中是美院附中这样的名校。
如果是前两个孩子,这样的教育资源,估计想都不敢想。
但袁晗寒不仅有,还主动放弃了。
退学之后的生活很无聊,突然有了大把的空闲时间,如何处理这些时间是她最大的烦恼。
袁晗寒想过要做一些装置,还想过要排一出话剧,后来她开了一家酒吧。
甚至还去成人用品商店卖过东西。
跟其他两个孩子不同,袁晗寒完全没有人生规划,她很少想以后的事情,要做个什么样的人之类的,只要不饿死就ok,而在她的认知里,没有人会被饿死。
以上就是三个孩子一开始的生活状态。
三年后,也就是2013年,再找到马百娟的时候,导演很讶异,因为她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不管是精神状态还是体型。
不再是之前那个想着要去北京上大学的孩子了,她在15岁那年退了学。
旁人问她年龄还这么小为什么就不上学了,她尴尬的笑了笑,支支吾吾的什么都没说。
坐在桥上的时候,马百娟也许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她想着想着就摇了摇头。她其实有很多憧憬,也有很多想要尝试的事情。
人们总说年轻就是资本,年轻有无限可能,但马百娟没有,她的人生只有无限的限制。
马百娟的父亲所代表的的是他们当地人根深蒂固的思想。
女娃最终是要嫁人的,是别人家的人。
念书念一点,识字就行,以后也就是嫁人生娃,工作她做不成的。
反正往后也是要靠丈夫,再读多少书也没有用,这是身边的人一直在给马百娟灌输的,在他们村,这就是马百娟唯一的出路。
第二次拍徐佳的时候,他快要大四了,因为学校不是211,找工作很辛苦。为了父亲的遗愿,他坚持上了大学,现在他也在为了让妈妈过得好一点在努力找工作,这也是他认为的唯一出路。
纵观他这几年的人生轨迹,一开始是为了父亲活着,后来又是为了母亲。
像徐佳这样的,或者说,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又有多少人不是在为别人活着呢?他所处的这个阶层,大环境决定了很少有人能为自己而活。
主动退学的袁晗寒在打发了一部分无聊的时间之后,去了德国。
但“无聊”这个敌人还是如影随形,她有尝试接过一些小活,也回国内实习过。
看看国内一些艺术相关的内容是怎么发展的。
按她自己的意思,出来实习只是因为回北京后天天待着很无聊,没事儿干,没意思。
实习一下打发打发时间也挺好的。
后来,到了2015年,三个人的人生轨迹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马百娟如父亲所愿结婚了,嫁给了自己的表哥。
她身边的好友也都是一些挺着大肚子的孕妇,也许不久的将来,她也会跟她们一样。
再后来纪录片的导演打电话给她,她也不接了。
马百娟的人生看上去已经成了定局,就像这个村子里所有的女人们一样,学过一些浅薄的知识,认识一些字就匆匆嫁了人,以后就是生孩子照顾丈夫,再也不会提起之前写在作文里那个要去北京上学的梦想了吧。
徐佳在找到工作之后,就和女朋友结了婚,因为他想对她有个交代。
而袁晗寒则结束了实习打发时间的生活,开了一家艺术投资公司。
在纪录片开拍之前,也就是08年,导演曾经把袁晗寒的作品剪辑出来拿给了徐佳看,告诉他这是袁晗寒的生活。
面对这些,徐佳的反应是,他知道这不公平,他也接受这种不公平,但是他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的下一代达到袁晗寒这种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
然而现实其实很残酷,徐佳还是过于单纯,他的孩子十有八九也过不上袁晗寒那种随心所欲的生活。
就比如说,如果孩子在高中选择退学,我猜拼了命复读三年才上了大学的徐佳大概也会拼了命去阻止。
很多时候,出生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等级,像袁晗寒那样辍学还能“玩儿”着成功的人少之又少,这是爸妈给的,可能爸妈能给本身也算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吧。
但无论怎么样,他们两个都比马百娟幸运太多,至少他们有得选,只不过是选择多不多的区别。
马百娟在一开始想要踏上人生舞台的时候,兜里的入场费就不够,一辈子就只能守着无法实现的梦想,看着别人过着她憧憬的生活。徐佳的下一代还有可能活成袁晗寒,而马百娟的下一代是近亲结合的后代,可能过得还不如马百娟。
整个纪录片里,只有袁晗寒在为自己活着,但她的起跑线太靠近终点了或者说她爸妈直接把她生在了终点,所以她的生活里努力的成分几乎为零,取而代之的只有无聊。
我并不羡慕,因为羡慕无用。
但作为一个还算有上进心的普通人来说,我是真挺想咒骂这世界的,这个残酷直白到说一不二的世界,为什么!有的人想读本书都难,有的人却可以拿着钱去浪费去做一些很白痴的事情!!
或许吧,我只能极其心酸地说上一句,没关系啊,生活本就艰辛,我们会失去爱人,会穷困潦倒,会心碎,还会遭遇身体上的病痛,有时也会饿肚子。但往好处看,这些都是最美好的经历呀。
呵呵,我在说什么屁话。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纪录片《出·路》@一条)
为每个还算努力活着的我们点个zan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7-2 17:4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文中第一个女主人公,我仿佛感同身受,一眼就已经看到未来,一片漆黑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7-2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生我材必有用
36行,行行出状元

发表于 2018-7-2 20:2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7-3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7-3 14:2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是残酷的!我们唯一能改变是我们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8-7-3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愬枆 发表于 2018-7-2 17:43
看到文中第一个女主人公,我仿佛感同身受,一眼就已经看到未来,一片漆黑

总感觉!这是一部心酸的纪录片

 楼主| 发表于 2018-7-3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诱惑 发表于 2018-7-2 18:28
天生我材必有用
36行,行行出状元

是啊!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路途

 楼主| 发表于 2018-7-3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命与运。。。 。。。

 楼主| 发表于 2018-7-3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动的矮子 发表于 2018-7-3 14:26
世界是残酷的!我们唯一能改变是我们自己!

看到朋友的这个评论,我想到一首老歌。。。 。。。
《一样的月光》【台湾电影《搭错车》插曲】 苏芮


电影《搭错车》插曲 一样的月光 苏芮






一样的月光
作词:吴念真罗大佑
作曲:李寿全
演唱:苏芮
什么时候儿时玩伴都离我远去
什么时候身旁的人已不再熟悉
人潮的拥挤 
拉开了我们的距离
沉寂的大地 
在静静的夜晚默默地哭泣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一样的月光 
一样地照着新店溪
一样的冬天 
一样地下着冰冷的雨
一样的尘埃 
一样地在风中堆积
一样的笑容 
一样的泪水
一样的日子 
一样的我和你
一样的笑容 
一样的泪水
一样的日子 
一样的我和你
什么时候蛙鸣蝉声都成了记忆
什么时候家乡变得如此地拥挤
高楼大厦 
到处耸立
七彩霓虹 
把夜空染得如此地俗气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一样的月光 
一样地照着新店溪
一样的冬天 
一样地下着冰冷的雨
一样的尘埃 
一样地在风中堆积
一样的笑容 
一样的泪水
一样的日子 
一样的我和你
一样的笑容 
一样的泪水
一样的日子 
一样的我和你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