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开打了,国内照例的是热闹非凡。白岩松说:中国除了足球队没去俄罗斯外,其他人都去了。浏览涉及世界杯的文章,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不管内容如何,评论席总是充满对中国足球的讽刺挖苦、调侃嘲笑!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便在群体性的焦虑意识:中国足球为什么不行?论人口,世界第一;论经济,世界第二;论军事,世界第二;就是论体育指数的奥运金牌,我们也稳居前列啊,它如体操、乒乓、跳水,我们还是“梦之队”,独独足球不行,不是不行,是很不行,泰国、越南甚至中国香港都比国家队强,为什么?为什么?实在难以索解、难以索解!
中国足球,不但让人心态扭曲,甚至让人常识崩盘、逻辑错乱!你说球员参加高水平比赛少,所以开展职业化改革,每年的高水平比赛次数上去了;你说球员收入少身份低,地产商打入后,球员身份暴涨腰包也鼓了;你说青训水平差,我们也从娃娃抓起,送小球员出国留洋了;你说是腐败导致的,我们连足协主席都抓了,反腐不可谓不力;你说国产教练不靠谱,现在请的里皮,那可是大腕啊……总之,该想的办法都想了,然而,结果还是那两个字:不行!
那么中国足球真的是一个超越常识、超越逻辑、超越普遍规律的存在吗?其实仔细思考发现,中国足球并未超越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是我们先入为主了,是我们认为中国足球本来应该行!
可见“中国足球为什么不行”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我们首先要论证的其实是,中国足球凭什么会行?
足球要行,我总结需要满足几个客观条件:一是强悍的体魄,二是尚武的精神,三是休闲的生活,四是宗教的虔诚,而这四点,正是中国人缺少的。
西方人曾经污蔑我们是“东亚病夫”,这自然是偏见,但我们的体质并不以强悍著称,也是毋庸讳言的。汉民族数千年历史,除了汉、唐少数时间较为雄起外,与周边少数民族比战斗能力,多数时间都处于下风。冷兵器时代主要拼身体,负多胜少可以直观说明我们体质不行。
尚武精神我们一直缺乏。中国传统的三教,儒家“郁郁乎文哉”,道家不问世务,释家青菜萝卜一天两餐,那来的尚武精神?宋朝认为武将有“原罪”,只准规规矩矩,不能乱说乱动;明朝是文官带兵,袁崇焕就是文官;清朝二品巡抚(省长)节制一品的提督(省军区司令)。当代中国人崇拜的也是高考状元、或者有钱人家的大少爷,足球队员都是猥琐狼狈的贬义符号,例如“郜飞机”、“郑智化”等。尚武精神须得强悍体魄作支撑,可能因为体质差,就扬长避短,干脆偃武崇文了——北京有个崇文门,却没有尚武门!金庸大侠创造了武侠世界,本人却手无缚鸡之力!
休闲的生活我们太缺乏了。大家或为梦想,或为生活在日夜奔波,那有时间做健身性质的游戏娱乐呢?“盖忧劳所以致疾而久郁何以伤身”。身体差,自然不会有尚武精神。德国人一周工作28小时,非洲男人终身以娱乐为主要任务,所以他们都有很好身体素质,支持他们在球场上满场飞奔。非洲都是女人承担养家糊口的重担,男人无所事事;欧洲男人只管上班挣钱,家务是女人的事。中国的男女都在背负谋生的重担,当然男人担子更重一些。用动物来类比,欧洲、非洲男人是雄狮,主要任务是战斗;中国男人是老黄牛,主要任务是拉车赚口粮。老黄牛怎么斗得过雄狮呢?
足球实际上是准宗教。全民参与、狂热、偶像崇拜、超出世俗利益算计,都是宗教的属性,这些足球都有。中国人是不信宗教的,有病时信龙王,病好了,就什么都不信了。用宗教武装头脑的人,可以轻易战胜世俗武装组织,太平军就打得清王朝丢盔卸甲,若非洋大人支持,清朝早就玩完了。
身体素质差、尚武精神欠缺、整天背负着生存负担、缺少宗教式的狂热精神,与强悍、勇武、轻装、狂热的人比赛,其胜负之数早已注定——不幸中的不幸还有,我们还有上千年的缠足史,母强则子壮,缠足的母亲,生下的儿子固然足部功能正常,但灵性肯定差一大节,而真正的“高脚”,那是可以用脚拉小提琴的。
世界杯,看看就好!没有必要再黑中国足球了,国为中国足球,他凭什么能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