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雅集》序
文/清河
戊戌初夏,诸子会于绥山,端午雅集也。吾辈起于市井,或贾或教,或农或工,虽无显耀腾达,却有诗书风流。今效右军之兰亭,权作竹林之啸傲,信美事也。
先圣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然何谓穷达,并无界限,全在于心,人己相观,识见殊途。况万象加身,人海浮沉,能无惑乎?
凡物明心见性者,莫若诗书。然手不释一卷,眼不观百事,则谬矣。学识富而事功轻,赵括马谡之谓;名节高而性情迂,幼玄念台之流。苏子云:“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缪失其本心也哉”?故曰:文人兴邦亦可误国,诗书修身亦可碍生。经世务实,退守笔墨,进谋稻粱,乐于诗书而不病于诗书,可谓知明行端矣。
诸子出脱喧嚣,懒见繁华,行追先贤,点画处见初心,安静时品真味,实为可贵。然皆寒士,碌碌于红尘,汲汲于市井,忧耽于此,故告之,是为序。 (作者:清河,原名:何青云。营山县宕渠文化研究会会长,营山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营山县城市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