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
曝晒“谣言”是防控谣言的重要手段应提倡
谢歌说事
近日,广安一则称“四中学生打死人,五个学生参与打人,其中一个是太平镇镇长儿子......”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中迅速传播。 经广安公安核实,近期我市各中学未发生此类案件,全市校园教学、生活秩序正常,此信息纯属造谣。相关帖文:网警辟谣:网传广安四中学生打死人事件,纯属谣言!请勿 ... https://www.mala.cn/thread-15234925-1-1.html
@广安网警未央及时发布事件信息,用正确的信息抵制谣言,在第一时间积极回应网民关切,披露真相,曝晒了“谣言”及其传播者的险恶用心。广安区公安机关公布的这个结果,是一种倡导政府阳光行政的有效探索,他们用实实在在的举措粉碎了谣言,提高了政府公信力。值得点赞。
近段时间以来,我们关注到,一些爆料和发声也可能在主观上是善意的,但一步一步被剥出来后的事实本身,却缺少了态度和对客观事实的尊重。网民在这所有的信息纠结之间却难以辨别真伪,同时也考量着我们每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众所周知,谣言最大的危害在于把谎言包装成了“事实”而进行无限制的传播,伤害的却是我们的网络环境。如今,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效果更强、范围更广、影响更大,这其中有自由、活力、积极的同时,也无法避免负面信息和情绪的侵袭。因此,我们认为,编造传播谣言者触犯了法律,就应当受到法律惩处。广安区公安机关的这个帖文也再次警醒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上网,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该帖的公开的意义在于,显示出了公安机关政务的公开透明,既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公开处罚信息,又实现了公众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是建设廉洁、高效、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它的直接作用是避免了社会的流言与噪声。由此可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网络管理为平台,整合政府职能资源,形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履行职能解决问题、及时发布政务信息,及时回应网民关切、回复网民问题,仍然是治理谣言的重要手段。
此外,广安区公安机关“曝晒”谣言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网络与现实一样,有自由也有秩序。同时也提醒广大网民守法自律,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虚拟与现实密不可分,直接关系现实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我们还从这个事件中得到启示:治理谣言要取得长效,就要依法管理和追究造谣者的责任。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彻底铲除网络谣言滋生的土壤,不仅有赖于法律的约束力和震慑力,更有赖于社会透明度的增强和广大网民素养的提升。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造谣不能没有成本。所以,我们应当培养起对网络的鉴别能力,理性看待和冷静分析,在对事件事实的传播途径中进行网络谣言的辨别和抵制。
我们还认为,网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在尊重事实、有理有据的基础上,引导大众认清现实,不为虚假舆论所迷惑。作为网络社会的主体,每个网民都必须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承担起维护网络社会和谐、健康、文明发展的责任。
―――――
民生透视、热点分析、拥抱自由、独立思想。谢歌说事,以最卑微之追寻,换社会点滴之改变,以发瘪言的形式演绎麻辣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