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门关故事讲述人之二
故事全文
一 临邛夹门关台子坝,一位僧人打扮的中年男子,双膝跪在地上,左手臂被砍掉了,还滴滴答答地流着鲜血。他面前的筛子里,装着被砍下的左手,筛子里有不少钱币,钱币在叮叮当当地跳动着。
见者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蜀州、温州、眉州、邛州、雅州、嘉定州……四方八岸的人都跑来看稀奇。人们接踵而至,本来就很热闹的夹门关,更是车水马龙,挤得水泄不通。感动的钱币,一文、两文、三文……地往他面前的筛子里飞,钱币很快就要将筛子里带血的左手淹没了……
人们哜哜嘈嘈,交头接耳,打听他姓甚名谁,哪里人,在哪个寺庙出家,何苦舍身化缘,化那么多缘何用……?人多路广,终将其来龙去脉搞得一清二楚。
二
此系邛州南路夹门关文台里文八甲任坝人。祖上是屠户,父母年轻时也以杀猪维生。祖父英年早逝后,祖母持家有方,家境还算殷实。父母结婚多年,且已过而立,还无一男半女。经人指点,与佛结缘。弃杀猪营生祖传,广求香花及诸供具,大兴供养,为父设供修福,布施香严寺。吃斋,拜佛,唸经,颂咒,不懈怠。到处施舍钱财,说好话,做好事,修桥补路,结阴功,瞻礼佛僧。又多年后,父母才“结”了他这个“秋瓜”。父母叫他啥名,人们不感兴趣,都唤他“秋子”。
他出生前的晚上,父母同时做了个一模一样的梦:梦见年轻故去的祖父,向父母倾诉阴间之苦,说成天许多冤亲债主围着讨债,祖父受尽了苦不堪言的折磨。阎王见祖父经历了应受之苦难,承蒙孝顺之子为之修福,准许脱离地狱,给予30年的人生,以观后效……父母惊喜之时又添惊喜,“秋子”呱呱坠地。
父母联系“秋子”出生的前前后后,看着“秋子”的模样,越看越想越觉得“秋子”是父亲投生的。想起“秋子”只有30年的人生,感恩之余又生祈祷,就给“秋子”起名为“永寿”,过继给香严寺的主持僧人园和。
园和姓释,在香严寺大会寺释姓排行中:“智惠洪戒广,了道德政果。胜教如常湍,觉海福园通。天锡崇景运,真定悟慈祥。源清达普济,依钵永传明。”园和排列在第19代,“永寿”过继给园和大师后,自然不再姓任而姓释,不再叫“永寿”名了。园和大师年事已高,又见他慧根不错,就在心里把他内定为衣钵的传承人。他属“通”字辈,下一辈是“天”字辈,就赐他一个“天”字。园和大师圆寂后,他继承了衣钵,人们都尊称他为“通天大师”。
三
这一日,天庭之上,缭绕的云雾,渐渐地退去了朦胧。数十根百丈巨柱上,所刻的金色盘龙图案蠢蠢欲动起来,仿佛随时都会冲出来仰天长啸一般。柱子尽头,若隐若现金光流转的宫殿中,王母娘娘在散发着金光云雾中呼唤、寻找着她的女儿:天寿、天阳、天荣、天昌、天显、天庆、天羽,就是人们说的七仙女:红衣仙女、素衣仙女、青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黄衣仙女、绿衣仙女。虽说女流,七姊妹却很是顽皮。王母虽威严,却常对女儿们的顽皮与嬉戏,不忍责罚,这便有了母女时常捉迷藏的嬉戏。当王母娘娘正急切地呼唤寻找女儿时,女儿们冷不丁地跑出来抱住了王母。这一顽皮嬉戏不打紧,却把王母娘娘头上的发簪弄掉,落到夹门关化着河流。 有人说,难怪夹门关镇上的河流成“Y”字型。“Y”字上左边的河,人们叫她“青江”; “Y”字上右边的河,人们叫她“金龙河”; “Y”字下边河流后的河,人们叫她“白沫江”。有人说,整个夹门关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然她咋会这么靓丽、迷人的旖旎风光?咋会有那么多美好的传说与故事?
确实,诗人陆游在他的《雨中山行,至松风亭,忽澄霁》中,把夹门关一座座被雨水洗涤后的青黛色的山峰,比喻成梳盘在年轻美女头顶或脑后的环型发结;把山腰游动着或厚、或薄、袅袅绕绕烟雾……夹门关,赞叹成李成和李思训画家笔下的画。
难怪,夹门关有那么多多,与让天神、上仙、佛祖、菩萨、帝王、高僧、道人……有关的传说故事:《观音崖的叫花子坟》、《二龙山的老虎殿》、《二龙村的白牛坪》、《千子坎大门鱼》、《夫妻树和夫妻桥》、《王店村的棋盘山》、《王店村的挖断山》、《武林高手韩铁夫》、《熊氏女将“八姑娘”》、《栓马村的龙洞沟》、《香严寺的刨花门》、《香严寺的消灾宝地》、《武林学士“熊飞刀”和李道子》、《神仙李树恒》……
四 古时,夹门关就是古蜀国的边关,川南古蜀道通往康藏的门户;是汉代打通南丝路,开发西南夷,出入川西南的要隘;还是著名的茶马古道和举世闻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水陆驿站,多个朝代的军事重地,传说曾经建过严道县、设过巡检司。你大胆地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有好热闹就会有好热闹。
那时,“Y”型的夹门关,江上没有桥,“Y”字河流分三乡:“Y”字上面是夹门洞乡,“Y”字左面是大南乡,“Y”字右面是长川乡。你赶你的场,我赶我的场。由于环境地理限制发展,夹门关水码头逐渐下移,政治文化中心也随之下移,便形成“夹门关生来两边赶”的场镇格局。尽管两座场,只隔一条不足百米的白沫江,仍然都十分热闹。直到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修起庆元桥后,“夹门关生来两边赶”的格局才成为历史。
庆元桥,长不过100米。11墩12孔,桥墩和桥梁用1.5尺见方的条石砌成,每孔桥长4米。一人走在上面,张开双手,别人就不能通过。桥面距水约一人一手高,水流湍急。庆元桥上,白天黑夜都有驮着铁器、瓷器、茶叶、蜀布、筇竹杖……马队行走,叮叮当当的驼钤声不断。赶场天,时有行人落水、或淹死的悲剧发生。
香严寺的“通天大师”,耳濡目染着这一幕幕的悲剧,急在心里。早、中、晚课的时间延长延长再延长。庆元桥上行人落水、或淹死的悲剧,仍然频频地发生在他的面前,或传到他的耳朵里。
“通天大师”发愿,再在白沫江上修一座连接夹门关两岸的大桥,方便两岸行人的来往,不让或尽量减少行人落水、或淹死的悲剧发生……
“通天大师”到过多少地方,走了多少路,向多少人化过缘,他已经记不清了;他遭到过多少人的白眼,接纳了多少人的嗤之以鼻,包容了多少人的误解、谩骂、甚至是恶毒的嘲笑与攻击,他更记不清了。无论“通天大师”怎样忍辱负重,怎样游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还是没有凑够能在白沫江上修一座桥的钱。
五 夹门关白沫江的水面上,升腾着白白的水雾。这水雾起先是淡淡的、薄薄的、轻纱般地升腾着、缥缈着,周围那翠绿中点缀着黛色、白色、黄色、红色……的山岚,朦胧了起来,显得更加虚幻而神秘了。
东方的朝霞,越来越热烈地拥抱着江面上水雾,水雾变成了霓裳,覆盖着夹门关的一切切,煞是光鲜、华丽、摄人心魄。不一会儿,太阳出来了,水面上隐隐约约地发出嘶嘶的声音,有水丝在水面上跳动着,像一个个小人儿穿着霓裳在跳舞。
忽而,水雾变得或浓,或淡,或聚,或散,变幻莫测地游动起来。江岸上,间间歇歇地传来天籁之音:是鸡鸣,是狗叫,是人声,是鸟语?三两只雪白的鹭鸶,在江岸上优哉游哉地跨动着修长的腿脚,像似在寻找着什么东西,有人把这景致叫着“白鹤弹琴”。
忽而,白鹭扑扇着翅膀急促飞起来,像似有人惊扰了它们的闲情逸致。继而,张着翅膀在水面不高处滑翔着,大概已经确定刚才只是虚惊一场了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