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571|评论: 1

(5.12十年祭)白瑞雪笔下的绵竹罹难教师刘安兰

[复制链接]

         白瑞雪:若兰

  静静地坐在距灾区千里之外的北京,静静地怀念在十年前的大地震中遇难的人们。

  胖胖的刘安兰老师灿烂的笑脸,从记忆中一跃而出。她似乎就站在我的面前,像往常一样用一连串极其夸张的感叹词和极为生动的表情又喜又愁地说,哎呀,我们家李力娃天天忙得很,到现在连个女朋友都没交,你说咋个办哦……

  十年前的今天,54岁的刘安兰在龙门山脉深处的金花乡小学参加教育督导。督导员,是她从绵竹的另一个乡镇——兴隆乡学校校长岗位上退下来后,在市教育局担任的新职务。家人曾劝她,既然"退了",就好好休息。就像很多热爱工作如同热爱生命的人们一样,她说,奔忙惯了,哪里闲得住。

  那天早上,刘老师为丈夫收拾好衣服,就出门了。她主动要求去金花,那是绵竹最偏远的一个乡镇。

  刘安兰的同事杨华兵在获救后回忆说,地震发生前,他们正在教学楼三层翻阅文件。随着身后的大山发出阵阵轰鸣,教学楼剧烈摇晃起来,办公室大门已经无法打开。

  情急之中,刘安兰和杨华兵跑到窗口大喊:"地震了,地震了!大家快跑!"喊罢,每人抱着一堆文件钻到了写字台下面。此时,大楼轰然倒塌,巨大的水泥板重重砸了下来。

  金花学校教学楼的一部分陷入了地下,刘老师再也没能回来……

  作为刘老师儿子的同学,我从12岁起就认识她了。无论是开家长会还是我们去她家里玩,都很难见到刘老师的身影——她总是在乡里忙学校的事。

  茶余饭后搓搓麻将,是许多当地人的消遣活动,刘老师却不会。有一次看人玩麻将,她很得意地说:"这是十筒,我认识的。"这句话,成了同事们当中广为流传的笑话。

  担任兴隆学校校长时,刘安兰以要求严厉出名,兴隆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在绵竹各乡镇中名列前茅。

  教学她管,学校里修建新教学楼,她也是最忙的人。从征地、设计到建设,刘老师几乎都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每隔几个钟头就要到工地上看一看、摸一摸。汶川大地震中,在这座教学楼里上课的师生无一伤亡。

  兴隆学校坐落于绵竹,绵竹位于龙门山脉一翼。21个乡镇大大小小的学校里,有着上千名乡村教师。他们,是在山路上跋涉最多的人。刘安兰就是其中之一。

  1973年,从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毕业后,刘安兰回到家乡绵竹,在齐天乡做了一名小学教师。

  1984年夏天,一场川西北罕见的暴风雨突袭绵竹。刘安兰把惊惶失措的孩子们一个个转移到安全地带,在离开教室的一瞬间,她被狂风掀落的椽子砸倒,从此在左额上留下一个永久的疤痕。1985年夏天,刘老师的儿子在过河上学时被湍急的河水卷翻,幸而被岸边的居民救起。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刘老师还是坚持上完了最后一堂课,才从20多公里外的乡下赶到绵竹医院。陪了儿子一晚之后,第二天天还没亮,她又匆匆赶回学校。

  在儿子的童年记忆里,母亲很陌生。

  一年又一年,她不知道为多少学生写下了学期评语,却从来没有在自己儿子的学生册上签过字。她不知道走访了多少学生家庭,却从来没有时间和儿子聊聊学习。她不知道为多少因为贫困而要退学的孩子贴补学费,却对儿子省了又省。

  丈夫在市里工作,刘老师在乡下教书。这种常年两地分居的状况,并不是没有机会改变。

  1995年,刘老师的儿子即将参加高考,丈夫请她调回城里照顾儿子,教育局领导也欣然同意她回市区。但刘老师自己却不愿意--她舍不得她的学生。她说,只要我们全心全意地教书,乡里和城里的孩子就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2005年起不再担任校长职务后,刘老师还是常常住在学校宿舍。山区宁静的晚上,那个小小的房间里常常挤满了向她讨教的年轻老师。

  我的小学时代,也是在绵竹的一个乡镇度过的。我深深地懂得,一个好的启蒙老师对于乡村孩子而言何等重要。我深深地感谢我的小学老师--他们中的一位也在这次地震中遇难了。他们和刘安兰老师一样,投入地爱着对外面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的山乡孩子,并用爱为他们日后的立身与做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震后寻找刘安兰老师的那些日子里,她曾经教过的学生从武汉、从上海、从香港、从美国打来电话,很多人还拜托自己的亲戚朋友帮忙寻找。漫长的两个多月里,他们在各大网站上发出寻找线索,他们找遍了所有的医院、救助站、中转站甚至省外转送的医院。没有人愿意相信,风风火火、精力旺盛的刘老师就这样走了……

  从家搬进帐篷,从帐篷搬进板房,刘老师的丈夫始终带着妻子的遗物--几个沉沉的老式木箱。其中两大箱,是刘老师35年来使用过的备课本。

  在承担了学校的行政工作之后,刘安兰仍然兼任着几个年级的思想品德等课程。无论多忙,她总是要求自己:即便是完全相同的课文,每次开讲之前也要重新备课。

  另一个木箱里,珍藏着刘老师获得的100多本奖状和荣誉证书。

  绵竹的电视台和报纸,都曾对刘安兰老师献身乡村基础教育工作30余年的事迹进行过专题报道。刘老师对此有些不好意思,她说,我们这里的很多乡村教师,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但她偶尔会打开箱子,翻开那些从19岁起开始累积的证书,就像翻看自己的年轮。

  从19岁到54岁,刘老师把生命中最好的时光,留在了绵竹的乡村小学。20多年前,新办的富新乡村小一角,刘老师和同事们种下了28棵香樟树。今天,即使在经历了一场撕心裂肺的浩劫之后,这些树挺拔依旧,绿伞如盖。昔日的小树,今天的栋梁,就像刘老师35年来送出大山的一批批学生。香樟树所散发的味道,宛如刘老师留在世间永不消失的馨香。

  若风,若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2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1-6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