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22|评论: 0

[转帖] 贾也:孩子上学,父母渡劫——教育太变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0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拼完学区房拼民办名额

    学校招生季又到,幼升小的父母要开始“渡劫”了,又要有人通宵排队了;又有孩子赶五六场参加学校考试了……抢名额的场面,火爆堪比抢房!
    这不,这几天,一份网传的“杭州某民办小学招生评分附加指标”,默默在我的朋友圈里传开了,作为带娃的我,瞬间石化,下巴落地,有些话就不吐不快了!

    一、父母不易
5ad8b3a235577.jpg

    一份网传的“杭州某民办小学招生评分附加指标”,让带娃的我瞬间石化,下巴落地:

    说孩子是老人和阿姨带大的减分,这需要全职妈妈的节奏啊!

    说孩子身高偏低、体型不匀称、带眼镜的减分,这明显在选美啊!

    说父母均在阿里或医院等工作减分,这是“赤果果”的职业歧视啊!

    难不成这民办学校的校长与阿里和医院有血海深仇?为了孩子能顺利进入这所学校,父母们岂不是还要换工作了?

    再看看加分项,强调父母是否公司高管、有无海外留学背景、有无公务员身份等等……

    懂了,懂了,大家差不多都可以懂了。这是“赤果果”地面向非富即贵的人敞开大门的!

    原来学校招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母!

    我也曾听说过,杭州有两所知名小学:一所要求要求报名时带上父母毕业证和房产证;另一所则把家庭年收入是否有100万作为招生的一条硬杠杠。

    听听我的小心脏都有些超负荷运作了!

    说来说去,真金白银才是王道,比的正是父母的房产和存款。

    现在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平衡,这得真的要感谢国家教育政策好!这才使得一些优质的民办小学成为抢手货,可谓奇货可居。

    为了孩子能读到好的小学,父母们已经背水一战了。一些民办学校尚是概念阶段,父母们已失心疯了,无不持币猛冲,不惜一切代价。就像去年杭州云谷学校,还在纸上,已经报名者异常踊跃,光学费就要15-18万,但父母就嫌进不去的苦,徒徒羡慕嫉妒恨的份。

    对于一些父母而言,如果你没抢到好的教育资源,那么只能说明自己人生的失败——作为社会的卢瑟拖累了子女!

    过去抢夺优质的教育资源拉高了中国的房价,让房价脱离了地球吸引力。而现如今抢夺优质教育资源又拉高了民办学校的学费,学费一路高歌猛进,冲到了十几万乃至几十万。

    那么,为什么现在兴起抢优质的民办小学的风潮,原因非常简单,这背后也有一笔账可算的。这笔账算起来,满纸辛酸泪!

    一所好的学区房,以杭州为例,老破小50方的费用也在350-450万,越小越贵,而且你买下来也不代表你可以稳定读书,还要拼落户时间、居住时间、是否跟父母同住。成本巨大,而且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况且公办生源还不如民办学校 (买房看地段,读书看生源)!

    那么,在买学区房还是力拼民办这个选择,应该是每个咬咬牙拼民办父母会收益更大的。

    正因为如此,好的民办小学,就像杭州某民办小学录取率是26:1,铁定是要抢得打破头的。

    正因为 “僧多粥少”,一些民办学校自然可以任性地玩些奇葩玩法。但再奇葩,孩子毕竟是孩子,还相当于白纸一张,很多都是父母强加的灌输的。

    折腾来折腾去,其实就是折腾孩子的父母,拼来拼去,就是拼爹拼娘罢了!这份“杭州某民办小学招生评分附加指标”正是揭示了拼爹拼娘的现实!

    二、孩子不易

5ad8b3b6c8158.jpg
    说真的看完自己城市这些招生指标的事,作为有娃的我,真的自惭形秽,深刻反省,很是焦虑!

    对于那些人中龙凤的“牛娃”们,也只有献上一个字:服!而且是大写的“服”字!

    年纪轻轻履历就吓坏我了,豪华之程度简直要我直接给跪的。

    但想想这些牛娃也够不容易的:什么幼升小、什么暑期训练营、什么学而思、什么国学班、什么外语班……五六岁的孩子,就在学习“鸡兔同笼”的问题,甚至是“从1、4、8、13、19的数字中找规律”了,换在中国古代,他们个个都是神童的。

    而想想我们的童年,在五六岁还在地里玩泥巴呢,连1数到9还没数全,甚至连6和9都傻傻分不清。我们就只知道在童话般的世界里,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享受了玩耍的乐趣……而现在的孩子过早地加入了残酷的竞争中,是何等的功利——这样畸形的世界正是我们无比功利的大人强加给他们的。

    而这些孩子进入民办学校后,要求更高、节奏更快、竞争更激烈。

    也就是说,拼完父母后,直接进入拼自己阶段。

    如此看来,看来中国的希望全靠他们了,这样培养人才,将来的诺贝尔奖绝对是要给我们中国人给全承包了,拿起来就像搬诺贝尔瓷砖容易。

    问题是,这不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吗?

    父母们都知道目前这种教育观是很变态的,但身不由己啊,这就是社会现实——自己孩子不与社会保持步调一致的话,很有可能在起跑线就输了,一开始就彻底出局了。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甚至能让自己的孩子先跑起来,父母们真的拼了!他们满以为用金钱就可以换来教育公平时,无疑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更深层次的不公平。

    于是,有钱的人通过投资来换取教育资源——各地都有企业高管子女入学的优惠政策;有权的人,可以通过绵厚的人脉资源疏通关节,拿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家无不想将自己手头上资源利用到最大化,竭尽全力,确保自己的孩子能进入好的学校,而且进入好的学校,就好像稳住了自己的阶层一般,成为中产阶层了。

    至于这些民办学校究竟好在哪里?说来说去,是师资好;说来说去,是理念好。但归结起来,都是所谓的“个性化教育”——“走班制”、“社团化”、“小班化”。

    对于这种教育理念,我始终保留自己的意见,甚至认为这才是最大的拔苗助长。因为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就是“走班制”、“社团化”、“小班化”,不同的是大学是专业教育,而小学是基础启蒙教育。

    启蒙教育阶段怎么做到尊重孩子的个性,让每个孩子充分发展呢?这不是完全扯犊子了么!

    是啊,孩子们都跑到了前面去,好像直接跑进了大学,但试问——他们拥有了完整的人生吗?他们拥有了快乐的人生吗?难道完整和快乐的人生不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吗?

    显然,我们的教育与我们国家很多产业一样,早已“不疯魔不成活”,说白了,就是超级变态!

    三、教育变态


    大家都说:教育是人类最后的一个公平 ,或者说,教育是赋予给人类公平的机会!

    然面现如今,我们作为一个追求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早就脱离了教育的本质,严重违背“有教无类”的原则,反而一直在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表现得越来越嫌贫爱富了!

    变态就变态在这里,中国的教育已很肮脏、很堕落了!

    史无前例的变态!太变态了!这哪里有搞教育啊,完全在摧残教育!

    记得京东刘强东说过一段话,大致意思是,以前在他们那个年代,农村的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只要你努力奋斗,就能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上一所不错的大学!草根出身的他给他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还捐赠了一笔钱,用于学校贫困学生的奖学金什么的。

    现在问题,我们社会寒门再无贵子了,阶层越来越板结化,社会越来越撕裂,权钱媾合,官商勾结,不良风气根本没有得到真正改观过!

    我不禁撕撕这所谓的优质教育了。这是哪门子贵族化教育?这是哪门子的精英化教育?撕下裱着权钱的伪装,无非就是想给自己的孩子创造拿高学历的终南捷径罢了。

    这才是人们趋之若鹜的最大原因!

    他们认为这样能让自己的孩子早早地送到国外去留学,比如英国、美国,从此就不用面对国内“厮杀到白热化”的中高考了。

    这些贵族化教学的学生,在和体制内的中高考衔接方面,其实并没有多少的优势的。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具备智商方面的优势,甚至很多人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他们的文凭就是用钱堆出来的,但只要他们能留学归国,即使再烂的留学垃圾,也变成了镀金的“海归”,就能来接父母的班,甚至来接这个社会的班。

    想想我们做中国人也真心是累,不仅房子决定阶层,现金消费能力更是决定阶层。大家时刻担心出局,所以大家房子抢完,接着抢教育,抢完教育,接着铁饭碗……一直在抢啊抢,抢个不停,抢得头也打破了,深怕落后人一步,但最后又抢到点什么呢?

    有的时候,我们偶尔停下来,想想自己:哎,这样的人生也够可笑的!

    结语

    中国人就是被阶层这个伪命题束缚住了。天下父母心,特别是中国的父母。我们很多人稳住自己的阶层,不得不疯狂,拼完学区房,拼民办名额,拼……简直如同梦魇,是一场在人世间的自我奴役的梦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