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措施,缓解看病就医难题、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顺应民生期盼使患者更多受益;部署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农村孩子提供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五大利好
1、5月1日起,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使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较大幅度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
2、抓紧研究综合措施,采取政府集中采购、将进口创新药特别是急需的抗癌药及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等方式,并研究利用跨境电商渠道,多措并举消除流通环节各种不合理加价,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急需抗癌药的价格有明显降低。
3、加快创新药进口上市。将临床试验申请由批准制改为到期默认制,对进口化学药改为凭企业检验结果通关,不再逐批强制检验。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化学药设置最高6年的数据保护期,保护期内不批准同品种上市。对在中国与境外同步申请上市的创新药给予最长5年的专利保护期限补偿。
5、强化质量监管,加强进口药品境外生产现场检查,严打制假售假。
中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
《2017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中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7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癌症都是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肺癌是我国男性患有恶性肿瘤的最大种类,而在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中,最高发的患病种类是乳腺癌,其次是肺癌。癌症的发病及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40岁之后增长更快。
每年为中国肿瘤患者减负约18亿元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市场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的规模从723亿元增长至1024亿元。而来自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2017年上半年重点监测医院进口药品用药情况》报告指出,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类占进口药品大类比重为32.2%。可以粗略地估计,国内进口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类药品规模大致为330亿元。结合中国近430万新发肿瘤患者及5%~6%的关税等数据, 抗癌药零关税预计将减少中国肿瘤患者约18亿元的开销,大致可以给每个患者平均减少420元药费。
王东亮医师对记者表示,“一般国外进口肿瘤药几万甚至十几万元起步,而大部分是用在肿瘤治疗的末期,在此之前,患者已经有过很多治疗和花费,对大部分家庭而言是很困难的。作为医生,药物降价我们非常乐意看到,这样最终受益的是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