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87|评论: 2

[转载主题] 食药总局提醒:带这几个字的保健食品别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0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食药总局提醒:带这几个字的保健食品别买发布时间:2018-03-19 10:47:55 |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 作者: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日前发布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科普视频和宣传海报,提示消费者选购时要看销售场所资质,要查外包装和说明书,要辨广告和宣传内容。提示消费者特别注意,食品保健食品广告和宣传凡声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一律不要购买。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80317/20/9239619026973424340.jpg

1.“药到病除”不可信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如“根治”、“药到病除”等用语,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2.“健康讲座”为促销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80317/44/14004647566691112316.jpg

3.“免费活动”为洗脑

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声称根治百病。有些活动时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4.“权威证明”属虚构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

5. “专家义诊”是骗局

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不少老年人受免费吸引从而进行体检或咨询。体检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处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80317/71/18194162655634617467.jpg

如果一旦遇到商家甜言蜜语的推销,老人尽可以说“自己做不了主”“回家商量”“问问子女”等理由推脱。若发现经营者有违规违法行为或者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就应及时拨打“12315”“12331”“110”等投诉举报电话。

责任编辑:陈思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3-21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县原老工业局处就隐藏一处“会销”,专骗老人钱财。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3-21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上多呢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