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完美闭幕,中国以1金6银2铜位列第16位。如果说冬奥最美项目,估计花样滑冰是不二之选。不过,让人纳闷的是,这些花滑运动员转圈圈时,咋就不会晕?例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日本选手羽生结弦,可以在冰上转几十圈后仍稳定的做其余动作。
●头晕从何而来?
内耳是人体的运动传感器和大多数头晕的起源。
运动和神经科学家告诉我们,内耳的三个半规管中充满了液体。每个半规管分别平行于运动的不同轴线:上下,左右,前后。
如果放一杯水在桌上,让桌子旋转后停下,杯中水产生了动力,要过一段时间才会静止。同理,当人转圈圈时,内耳的液体吸收了足够的动力,我们停下后液体会长时间保持晃动,并向大脑发送神经信号,说我们的身体仍在运动中。大脑试图校正神经信号与现实的误差,于是让眼睛颤动,促使身体倾斜一边,于是我们开始东倒西歪。
●战胜头晕的秘诀:练练练
花滑运动员的内耳与你我无异,之所以不会头晕,靠的是控制和习惯。美国女单花滑运动员长洲,练习旋转是将自己绑在一台设备上,她的教练将设备升至半空开始高速旋转。即便如此,训练并不能彻底解决转晕,还得参考一些小技巧。
教练告诉花滑运动员,旋转时要把视线锁定在一个标记上。也就是这样操作--转圈时,眼睛盯住一点,身子先转,当达到角度极限时,迅速把头转过,变成头比身子领先一个角度。这种转法可以给大脑一个错觉,比较不容易晕。
无论如何,花滑运动员给我们带来美的同时,还让我们看到了人对极限挑战的毅力和勇气。虽然头晕不能百分百客服,但运动员们靠一复一日的苦练,仍能高质量完成所有旋转动作,为他们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