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16|评论: 0

[四川手机报] 艺术家李华生因病去世:生前如隐士般生活 作品却早已扬名国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6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月26日清晨6点33分,四川著名艺术家李华生因病在都江堰去世,享年74岁。
360截图16640327302048.jpg

这位出生于1944年的艺术家是四川宜宾人,他的书法创作和水墨山水迥异于传统,而更偏向于当代,在多年艺术生涯中,他追求心手双畅,其线格画、抽象山水、摄影以及以水墨为基础的装置作品都享誉国内外。作为四川本土颇为低调的一位艺术家,李华生生前很少在国内办展,更几乎不接受任何媒体访问,因此他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

1f178a82b9014a90b1b3ce0ca9773912b21beef6.jpg
李华生成名于传统水墨。上世纪80年代,他的水墨风景名噪画坛。然而,正当李华生的写意山水深受热捧之时,他却放弃了传统的水墨图式。1987年李华生赴美国参展,其间他在美术馆看到了一些当代艺术杰作。此行不仅让李华生大开眼界,也使其深受刺激。当他接触到国际当代艺术之后,便拒绝再用传统方式作画,并开始隐士般的生活,居于喜马拉雅山。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为了寻求艺术上的了悟,李华生选择了一种极端而单调的方式——手绘线格。这种方式近乎禅修,这些用柔软的毛笔一根根绘就的线条,记录了他持续而细微的身心变化。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看,每一幅线格都是一段往昔岁月的印记。回国之后,他隐居成都,从商业艺术圈中销声匿迹。

360截图16720408598889.jpg

这位如同隐士的艺术家当年在美国时不会英文,没人知道他是著名山水画家,所以他没有社会、文化和历史给予的任何压力,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李华生回国之后,无法再用以往的传统方式作画。他过着隐士般的生活,不论寒暑,都定期前往喜马拉雅山。中国山水画家很少将喜马拉雅山作为绘画对象,李华生却被此山的宁静深远所吸引。旅途中,李华生常留宿在西藏的寺庙,清晨,僧人们有节奏的诵经声使他醍醐灌顶。他意识到描绘喜马拉雅山的方式不必局限于描绘山的外形,也可以记录处于群山中的人的意识状态。
360截图16300508615990.jpg
1998年,这一深刻的见解引导李华生开创了一种新的、前所未有的实践方式:在有规律的冥想状态中,他手绘出水平和垂直的线条,交错组成为线格。用毛笔写出的一根根线条,仿佛是艺术家在时间中所留下的“电图”,捕捉并记录了身体、知觉、感受、情绪和思想的瞬间状态。每一根线条都在心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中完成,这只有几十年执毛笔训练的水墨画家才能做到。线条上任何微小的波动都是“气”的凝聚和消散,体现出艺术家身体和精神的活力。李华生坚持这种实践已长达十年之久。
360截图16511001392320.jpg

对李华生而言,他那极具克制力的线格和恣纵的山水、书法常互相映照。李华生没有停止对后者的探索,而使其更加抽象、极简而别具面貌。展厅主空间中展示了李华生的抽象山水,包括其著名的“一笔画”和或可称为“墨雾山水”的作品。“墨雾山水”系列从未展出过的,它是作者试图完全摆脱用笔,呈现墨和纸物质属性的尝试。从“一笔画”和“墨雾山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有意与无意、形象与想象之间微妙关联的悉心探求。
360截图16460601108105117.jpg

李华生在进行抽象画探索前,已经被广泛地认为是同辈山水画家中的佼佼者。
8601a18b87d6277fc780ba8928381f30e824fcf5.jpg

8435e5dde71190efbb691a6ece1b9d16fcfa60f5.jpg

曾参加过重要展览,如中国美术馆"十人中国画展"(1981);美国八大博物馆"现代中国画巡回展"(1983-1985);香港艺术馆、新加坡艺术馆、伦敦大英博物馆、德国东亚艺术博物馆"传统和创新:二十世纪中国画巡回展"。

37d3d539b6003af3a52854d1352ac65c1138b6f5.jpg

在此期间,李华生还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华盛顿大学(1987)以及新加坡国家博物馆(1992)举办过个展。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