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088|评论: 0

[随拍郫都]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依靠“传帮带” 郫都区德源街道建起7处文化工作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3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_副本.jpg
                                                                                         (原创文艺节目丰富多彩)

  如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作用,让文化惠民政策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成果?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郫都区德源街道积极探索“一站多点”嵌入式服务,建立了7处文化工作室,联动辖区内文化工作骨干担当“文化志愿者”,全方位调动了各类力量参与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有了“传帮带”志愿服务队伍壮大快

  最近一段时间,50多岁的东林村村民李小玉每天早早就到了德源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候舞蹈课的开始。“两年多了,只要有唱歌和舞蹈课程,我都会来。上午参加文艺表演,下午干农活。”据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负责人高萍介绍,中心由原来的文化站和青工文化驿站整合而来,拥有艺术培训空间、视听阅览室、心灵驿站、舞蹈排练室、扬琴学习间等20多个功能区,服务面积约1700平方米,每天都有专业老师进行课程培训。
  德源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副主任罗曦表示,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德源街道在大项目员工社区、创新创业区、居民社区、大学校区建立了7处文化工作室。文化活动中心孵化培育了500多名志愿者、10多支文化服务团队,又让文化志愿者们迅速成长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布谷鸟合唱团是居民苏学军和爱人张莉创立的。2014年,苏学军从青海搬到德源街道,爱好摄影的他喜欢上了文化服务中心的文化氛围。夫妻俩经常为社区表演节目,居民自然而然被吸引进来。现在,合唱团已扩大到120余人。
  “唱歌、跳舞、诗画等都组建有团队,大家一带二,二帮三,队伍就自然壮大了。”几年时间,变化如此之快,让高萍备受鼓舞,感到“德源越来越有精气神儿了”。
  此外,德源街道借助学校文化艺术类专业老师,成立学校文化工作室,围绕“校地合作”开展教学教研、特色学科打造,结合校园文化和基层文化元素等创作更多能走进社区、走进农村、有生活气息的文化节目,让更多校园原创节目走出学校,走到老百姓的身边。

  文化“加油站”为创客提供一条龙服

  德源街道辖区内,聚集了2万多名企业青工、青年创客和大学生。针对大学生创业群团及创客团队思维活跃、交流踊跃的特点,德源街道充分发挥辖区文化优势,打造了创客的文化“加油站”。突破传统文化组织生活方式,开展青春创客知行e课堂、青春导航创业沙龙、青春之旅联谊、双创故事汇等多项活动,并以贴心服务为内容,引入“七彩光社工服务站”,为广大创客们提供心理健康、法律援助、交友、助老、助残、小孩托管等生活、工作“一条龙”服务。
  (新闻来源:成都晚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