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年节——春节
相传,“夕”是一种猛兽,常在腊月三十晚上出来害人。世间有邪恶,必当有正义。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赶走了猛兽“夕”。为纪念“年”的功德,农历腊月三十那天被人们叫做“除夕”,即除掉了猛兽“夕”,而农历一月初一则被称之为“过年”。 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当时的巴郡阆中人落下闳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确立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年之首,由此孕育了华夏春节文明。因此,阆中也被称之为“春节文化发源地”。追溯中国人过春节的历史,已然有2100多年。 春节是喜庆祥和的日子。相传,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所以每逢过年,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和习俗。 春节是亲朋团圆的日子。按照习俗,即使人们远在天涯海角,也会想方设法回到故乡团聚,利用不长不短的假期,祭奠祖先,拜望长者,约见友人。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事业有成,万事如意。 春节是万物复苏的日子。春节是一年轮回的起点,万物复苏,焕发生机。所以,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谚语。在春节,人们不仅要总结去年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为新的一年作好规划,意义十分重大。 春节是集聚能量的日子。一年以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经过春节的洗礼,都将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成功者在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获得更多鼓励。失败者得到亲朋安慰,内心的创伤迅速修复,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 春节是链接中外的日子。春节是一种具有生生不息强大正能量的文化,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地,都会采用自己的方式,沿袭传统的习俗,欢庆节日的到来。千百年来的文化,已超越了地域的局限,将中华儿女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2018年春节悄然而至,让我们按捺住心中的“小”激动,静静地等待这个盛大节日的袭来吧。(后知先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