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娃要吃肉,老汉莫得钱......”对于我们这些农村长大的八零后,最犹新的记忆恐怕要数过年了。过年有好吃的,好耍的,穿新衣服,还可以走亲戚串门儿......毫不夸张的说,从9月份刚开学,孩子们就开始计算过年的时间。
在乡下,杀年猪是过年前的头等大事儿。年猪的重量一般在两百斤上下,如果哪家的年猪太小,会被笑话议论,倘若哪家的年猪养到了三、四百斤,这家人会被大家称赞许久。杀年猪前,我总会提早打听,建议将杀年猪的时间定在周末,但大多都未能如愿,因为村里只有一个姓赵的杀猪匠,当时我就想:父亲是个杀猪匠那该多好!
杀年猪的重头戏是“放血”环节。把年猪搬弄上杀猪台,几人全力将其按住,只见杀猪匠把猪嘴向后用力一扳,杀猪刀就精准地刺进肥猪的颈项,直达心脏。这时,肥猪拼命地晃动,拼命地嘶叫,吓得小孩子们一溜烟跑老远。猪的血一股股喷出,叫声渐渐微弱......等咽了气,孩子们又围了回来,兴致勃勃地观看烫猪和解剖。待一块块猪肉分割好,每天吃肉的好日子就拉开序幕。
春节放假时间充足,孩子们尽情玩耍。女孩子跳皮筋、踢毽子,男孩子推铁环,放擦炮。记得我有一个手指粗的钢筋做的铁环,它可是我爱不释手的宝贝。我们推铁环或在高低不平的土马路上,或在极窄的田坎上,从山上到沟脚到处都是铁环滚过的痕迹。
男孩子比较调皮,一颗小小的鞭炮都会玩出多种花样,比如“深水炸鱼”、“牛粪开花”、“炸山洞”等。玩“深水炸鱼”,找一处小河沟,把擦炮底部捏上一坨泥,点燃后稍候几秒丢进水里,擦炮沉下去如果冒出一连串小泡就证明投放成功,一声闷响之后就可能有小鱼浮上水面。玩“牛粪开花”,找到一坨牛粪,放进一颗擦炮点着,几个娃等待几秒一起开跑,一声轰响后牛粪上就炸开一朵花,若是某个运气差的家伙身上粘上几点牛粪,其他娃就开始哈哈大笑......
按农村习俗,春节前,各家各户都会来一次大扫除—“打扬尘”。大扫除一般会挑一个晴朗的日子,首先用一把长杆“扫把”清理墙面,然后再擦洗地面上的物品。平时难得碰及的坛坛罐罐等也要擦干净,特别是白炽灯擦净后变亮不少。孩子们更喜欢屋外院坝的打扫,我和姐姐还会把屋前那条小路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把鸡赶得老远,过路人总会夸赞一番。
春节中最期待的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因为这个晚上特别温馨、特别欢腾。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包饺子,一边等春晚;一边吃饺子,一边看春晚。香瓜子、干胡豆、炒花生等平时难得吃到的零食在嘴里轮番享受。待到新年钟声敲响,整个山村都响起鞭炮声,大家在这欢腾的鞭炮声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将至儿时过年的趣事儿,不由增添了对新时代春节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