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260|评论: 10

推荐:今日光明日报文章题:四川广安:脱贫不脱钩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1-7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推荐:今日光明日报文章题:四川广安:脱贫不脱钩


                                 广安 谢歌说事

         本坛据光明网01-07 03:15
        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报道全文:
         “一对30来岁的夫妇,在外打工挣到钱买了车,日子过得让人羡慕。可妻子突然被查出尿毒症,把车卖了也不够治病,两口子在家抱头痛哭……”前不久,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扶贫干部在走访时发现一个家庭面临因病返贫的风险,立即帮助争取帮扶政策,为他们办理低保,提高治病报销比例,给予资金救助,避免了这个家庭返贫。
         这得益于广安“脱贫不脱钩”的扶贫举措。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广安深入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对已脱贫的贫困户和困难群众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预警,发现返贫风险及时采取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户不返贫。
         “十看五帮三机制”,动态监测防返贫
         几年前,广安市前锋区新生村年近七旬的老人伍良金的房子被大雨冲塌,无力重建,长期借住在侄子家里。2015年,他养了几只山羊,脱了贫,每个月还能领取低保和养老保险,他觉得日子已经很好过了。他没想到,还能再住上自己的新房子。
        2017年7月起,前锋区创新实施“十看五帮三机制”,建立起动态监测机制、分级预警机制、问题督办机制“三机制”,定期摸排查看所有贫困户和困难群众的收入、医疗、入学等“十看”内容,帮助他们持续稳定增收、改善住房条件、落实脱贫政策、提升生活质量、塑造新风正气。在摸排中,帮扶干部发现伍良金收入不稳定、无自有住房的问题,立即帮助争取政策扶持。2017年12月中旬,伍良金住进了专门为他修建的新房,发展庭院经济也有了更好的基础。
        伍良金新房门口贴着的脱贫攻坚“十看五帮三机制”动态监测公示牌显示,伍良金的收入、医疗、住房等“十看”内容连续4个月全部达标,实现了稳定脱贫。
         “2014年至2016年,前锋区共脱贫4711户、15384人,通过动态监测,2017年识别出59户返贫风险户。”前锋区扶贫移民局局长杨东南说。从监测情况看,收入最容易出现不稳定状况,为此,前锋区专门设立了300万元的专项帮扶资金,确保识别一户、帮扶一户,将返贫风险消灭在萌芽之前;对脱贫攻坚信访和扶贫热线反映问题突出、返贫风险户达3户以上的村发出预警,派驻专门工作组查找分析并整改问题,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实见效。

         扶贫先扶志,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前不久卖了7只羊,挣了四五千元。现在还有9只没出栏,等市场价格合适了再卖。”近日,广安市广安区养殖大户黄纯明算起了一年的收入,冬天羊肉价格见涨,老黄笑得合不拢嘴。他还养着3头下崽母猪、两头肥猪,收入也非常可观。
         黄纯明2015年开始养猪、养羊时,因缺技术而遇到了不少挫折。“好好的猪长到七八十斤就突然死掉了。”黄纯明动了要放弃的念头。帮扶干部了解到情况后,马上请来农技专家给他的猪和羊体检、治疗,向他传授养殖技术,鼓励他继续坚持下去。
         “我们认为,扶贫帮扶中,传授技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广安区农技专家曾治明说。
        “我们乡党委书记、扶贫干部和驻村农技员经常帮助我、鼓励我,我一定要闯出点名堂,才对得起党和政府的关心!”黄纯明坚定了信心,系统深入地学习生猪、山羊的养殖、防疫等技术,并逐渐积累经验,终于成了养殖示范户。
         黄纯明脱贫了,他的信心越来越足。他说:“人要有志气,不能别人帮你一把就形成依赖,最重要的还是自力更生。我现在是越忙越充实,觉得日子很有奔头。”

         扶上马送一程,产业扶贫促增收

        没有产业,收入不稳定,就容易返贫。广安市在“回头看”“回头帮”工作中总结经验认为,扶上马还需送一程,贫困户脱贫后要持续增收才能确保不返贫,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广安市各地一致的选择。
          广安市广安区白马村地理位置偏僻,发展基础较差,农户主要收入来源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及外出务工,于2014年被认定为贫困村。因本地土壤气候比较适宜柠檬生长,广安区帮助该村积极引进企业种植柠檬,注册广安农丰农业有限公司,成立百佳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为贫困群众脱贫搭建了平台。
         除了土地流转及入股分红收入外,到合作社参与柠檬养护采摘等也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全村有100多人常年在柠檬基地务工,每人每天可挣四五十元。2016年,通过资金入股方式,白马村74个贫困户实现分红13万元,人均增收600余元;参与务工的村民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我们的柠檬种植时间还不长,还没到盛果期。2017年产量60多万斤,产值将近200万元,过几年产量预计将达到400万斤,产值超过一千万元。”合作社负责人胡祥金说。
         如今,白马村已成功注册品牌商标,完善了仓储物流配套,修建了柠檬气调库和加工厂,以便柠檬的保鲜和储藏、深加工。白马村的柠檬产业逐步壮大起来,越来越多的群众也从中受益。

                 来源: 《光明日报》

        微评(谢歌说事):早在2015年,广安市委市政府就发出了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坚持把消除城乡贫困作为一项全局性任务来部署推进,统筹实施扶贫攻坚行动。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立下军令状,全市建立的“一县一档、一乡一簿、一村(社区)一册、一户一卡”数据库,对城镇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两个全覆盖”。这其间,我们听到了一个声音,同时还听懂了一个故事,那就是,我大广安无论是农村扶贫还是城镇扶贫,都带着了“感情”在做。正因为如此,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准扶贫,城乡统筹”理念指引下,我市做到了把农村精准扶贫与城镇精准扶贫同步推进。如此做法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网民真心点赞。

    -----------------------
     拥抱自由、独立思想、热点时评、“谢歌说事”,以卑微的“闲言碎语”换社会点滴之改变,以发瘪言的形式演绎麻辣生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1-7 13:1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2-4 04:1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2-7 19:5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脱贫了!!!脱贫在广安来说"马粪便皮面光"!!!…如我之事件,被害得不可言,80年代万元户…,如今遭受如此煎熬求生地步…,给予广安对联《上为.官能立法执法行违法且逍遥法外,下为.民虽知法维权却无法受煎熬求生,纵为,广安特色》已默认为金。

发表于 2018-2-7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原来养几只山羊就可以脱贫了

发表于 2018-2-8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安麻辣,时时唱颂歌!

发表于 2018-2-8 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安麻辣有一歌,时时唱颂歌,今晚改成“广安麻辣,时时唱颂歌”!
高,不是一班的高,是清华北大或更高层的高!

发表于 2018-2-8 08:4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医疗制度很不健全,重大疾病应该全部报销,不要搞什么医保卡什么的!某些人还不是用医保卡变相的提钱出来,或者是医保卡买米买油什么的,真正要享有的人没有得到享有。还是应该全民医保,哪个一天吃饭没有事情去吃药嘛!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