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吴坤伦 “作为第一书记,带领全村群众早日脱贫奔康,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群众不脱贫、不致富,我就不脱钩!”11月23日,在我县召开的2017年度脱贫摘帽工作推进总结会上,我局东城派出所副所长、雁坪坝村第一书记吴坤伦作交流发言时这样说。在当天的总结会上,吴坤伦被表彰为“2017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面对群众质疑 用实绩和行动来回应 2014年11月,吴坤伦受组织安排从县局下派到雁坪坝村任第一书记。雁坪坝村属于马回电站淹没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3分地。2014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201人,贫困发生率达10.6%。
还记得2014年底刚刚上任时,就发现很多群众怀疑观望不信任。“一个警察来搞扶贫,得不得行?”,“我们村是移民后扶村,人均3分地,你不带项目不带资金咋搞扶贫?”显然,村民对他这个警察来当第一书记还没有足够的信任。脱掉警服,就是村干部,“干部脚下多沾土,群众心中少点堵。”他和村“两委”班子一起,挨家挨户走访“全覆盖”,对每个贫困户家庭情况都知根知底,为今后的工作铺下了很好的路子。4社村民荣建刚患肝癌已经有十几年了,父母生前也是患癌症,一家人的生活主要靠妻子在红旗市场卖卤菜来维持,经济条件很差。作为村里重点帮扶的贫困户,吴坤伦对荣建刚一家很是关照。在县局开展的帮扶活动中,他积极向帮扶单位建议,先后帮助荣建刚家解决帮扶资金近万元。
没有好班子,永远摘不了穷帽子。他率先争取了支部一班人对工作的支持,以“到位不越位”为原则,针对班子成员权责不清、忙闲不均等问题,每季度列出脱贫攻坚责任清单、问题清单,亮职责、亮问题、亮整改,大家都紧起来了、动起来了。他还从规范组织生活入手,把“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真真实实落实了起来,邀请优秀青年列席“两委”会。3年来,全村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人,有2人已经被接收为预备党员。
在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中,他多次前往县扶贫移民局汇报情况,想方设法为村委争取来60万元资金,最终修建好了村文化活动中心,解决了村委的文化活动阵地。同时,他还动用自己的朋友关系为村委添置了办公桌椅,向县人大和县局请示汇报争取来资金6万元,采购了篮球架、乒乓台、健身器材,办起了阅览室、文化活动墙和“群众夜校”,极大地改善了全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面对发展瓶颈 身体力行扑下身子干
“现在我们吃水再也不用挑了,自来水管子家家都接到屋里。”6社村民李文顺感慨地说。6、7两个社的200多村民吃水用水难一直是个大问题,以前的村民都是挑水吃,用水很不方便。住在江边怎么能没有水吃?今年年初,吴坤伦与支部一班人会商,制定解决村民饮用水规划。之后,他主动联系水务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40余万元。今年4月份,蓄水池修建项目正式启动。8月,6社和7社200多户饮用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全村没有主导产业,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群众发展产业无技术、无资金,脱贫路子在哪儿?三年来,全村实施产业驱动,多渠道助农增收,坚持支部引导、龙头带动、群众主体、金融支持、专合组织“五方联动”,利用引进的乐乐生态园、花果山2家龙头企业,成立3家农村专业合社,49户贫困户带资金入股、在园区务工,年均增收近2万余元。另一方面,实施蔬菜种植、家禽养殖和庭院经济“三大增收计划”发展群众当家产业,每户贫困户发展了1-2个短期见效、当年增收的项目。如今,产业发展起来了,有许多常年外出打工的群众陆续回到村上发展生产。“真的没有想到,现在村上发展这么好,我再也不用出去打工挣钱了”。贫困户付科龙多次向吴坤伦说。
面对歪风邪气 铁腕整治树新风
64岁的龚某一个人生活,是个吃了饭连碗都不愿意洗的人,在全村是出了名的“懒汉”。为了改掉龚某的恶习,吴坤伦一是将他作为典型在大会小会上进行全村曝光,让龚某很没面子;另一方面,他又主动到龚某家帮助其收拾卫生,在他家吃饭唠嗑拉家常。一来二去,龚某慢慢地变勤快了。
这几年,雁坪坝村受到扶贫和移民政策支持,群众受了益,但是也逐渐滋长了“等靠要”的思想,部分院子“争斗吵”,很多家庭“脏乱差”,大家怨声载道。2015年夏天,派出所处理一起老广场打架警情,竟然有4人是雁坪坝村的。“这些不好的村风坚决要刹住,必须彻底根治。”在村委支部会上,吴坤伦这样说。在他的建议下,村委及时组织党员群众向陈规陋习“开刀”,多次召开村民会、坝坝会,在贫困户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10条脱贫公约,通过例会学习、脱贫宣誓等,引导大家自力更生,积极发展致富。还定期评选10名“好媳妇、好妯娌、好公婆、好邻里”、10户“模范守法户、五星文明户”,释放正能量,很快就解决了贫困户气不顺就闹、谈不拢就打、一有事就访等恶习。仅今年上半年,群众纠纷就下降了70%以上。
面对所得荣誉 忘我工作劲头更足
3年里,他和驻村组一起,奋力决战脱贫攻坚,昔日移民后扶村旧貌换新颜,2016年49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今年底雁坪坝村顺利通过村脱贫验收。“三年过去了,我是越干越有信心。”,对于自己三年第一书记任职的感受,他这样总结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的雁坪坝村,伴随着一条条扶贫路的延伸,带动了村域经济的发展,全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们都说:扶贫使我们村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而吴坤伦就是这“快车道”上的“领路人”。
如今的雁坪坝村,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家家吃上了干净水,户户住上了好房子,成为了蓬安休闲度假的示范村,游客越来越多。每每看到眼前的一幕幕,吴坤伦心中暖流在涌动,他带领全村继续奔脱贫奔康的劲头更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