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18|评论: 6

[原创] 我的外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卷云舒 2017.1.13
突然间想起一个人。一个无他就没我的人!一个半生蹉跎、命运多舛的人!一个悬壶济世、终生致力于慈善的人!他就是我的外公,名安余,字树章。
我跟外公相处得不多,感情上没有和奶奶亲,所以想起他的时候自然也没有想起奶奶的时候多,我的笔尖也从未书写过他。此番想起,完全是因为《明朝那些事儿》。
首先我得承认,我念书的时候历史学得很差(至于其它功课差不差你们猜),所以当《明朝那些事儿》里提到刘伯温时,我对他几乎是一无所知,只是脑子里闪过一句话: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同时闪过的,还有我的外公!因为这句话正是从他老人家那里获知的。
彼时,外公刚过知天命之年。在庇护我从蹒跚学步到豆蔻年华的乡下老屋里,从三十里外赶来探亲的外公正和人聊天。他们聊的都是我不甚明白的。比如这个“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当外公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尚年幼,还是懵懵懂懂的小学生,只是记住了这句话,却没想过要去了解话中的这两个人。但在外公的闲谈中,我还是被动的了解了其中的一个。
这个人就是诸葛亮。从记事起,我就知道诸葛亮其人。他的神机妙算,他的未卜先知,他的误娶丑妻,还有他的知天文识地理。另外还有一些神话传说。比如儿子处处跟他唱反调“叫他往东他偏往西”,最终导致诸葛亮死后无法投胎转世等等。
还记得外公讲三国时说:“卧龙未卜先知;公瑾当即便知;孟德过后方知”。
但刘伯温的话题量就少多了,少到我的脑海里残存的记忆就只有“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这句概括语。但今天就是这句概括语,打开了我的记忆之门,勾起了我对外公过往的回忆。

外公是富农出身,我不甚了解“富农”是个什么概念,估计就是吃得饱饭读得起书这样的家庭吧。
所以,外公是有文化的。说他饱读诗书、满身才学可能有点夸张,但外公的确别于常人。他相貌儒雅、谈吐高雅、知识渊博、字可成帖!而且,他的领导才能也是出众的。

临危受命治理六队
话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大名鼎鼎的“伙食团”时代,华夏大地貌似一夜之间变成了乌托邦,农民们一起种地一起收获,然后一口锅里吃喝,不分贫富,不分贵贱,真是“不是一家,胜似一家”!在那个时代自家是不用动炊的,想动也没有材料可动,粮食都归集体了,由伙食团统一安排三餐。
所以,一到开饭时间,村民们就集结到各自生产队的伙食团门口领食。大多数农民兄弟还是很自觉自律,只端了自己的那一份口粮来吃。
但有这么一个队,队员里有一群人,他们饿死鬼投胎似的,不管那么多,不讲什么礼义廉耻孝悌忠,只求自家肚儿圆。到了饭点,伙食团一开饭,他们便蜂拥而上一抢而空,吃完自己那份后还帮着把别人的也风卷残云了,老弱病残挤不进的就只能当减肥。
然而那个时代哪有什么肥胖的人呢?个个瘦得似猴子,都在生存线上挣扎。所以这些被抢了食的当然不服,闹得那是不可开交!吵得那是汹涌澎湃!但随你怎么闹,“饿死鬼投胎”的才不管你那么多,依然我行我素照抢不误。
这个出了名的刁民队就是生产六队,队长换了一茬又一茬,想尽了各种办法硬是管不下来。俗话说饥寒起盗心,眼看着就要生出无穷事端来。
这个时候,万般无奈的区党委书记当机立断:
“把树章调到六队去!”
树章就是俺的外公。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我外公当然不曾有这种感觉。他老人家在武装部工作得好好的,就因为能力强,临时去客串这劳什子队长,说白了也就是组织上安排,否则,谁愿意去?反正换我是不愿意的。但我的外公就像是一颗螺丝钉,革命需要哪里就往哪里钉。
只是,这别人啃不动的硬骨头,树章同志能啃动吗?
事实证明,俺外公不愧是俺的外公。就像王守仁(别号王阳明,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还有别的各种家)轻而易举平定两广之乱一样,树章同志来到刁民队任队长的第一天,就把这个困扰几任队长、祸及众多村民的难题给解决了。
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外公就命人在伙食团木板门上挖了个一尺见方的洞。开饭之前,外公下令伙食团把门关了,闩上。仅余一洞,然后点名,点到谁的名字,谁就到窗前领饭盒。自此以后,那些老爱趁乱帮别人吃饭的“热心肠”再也没有可乘之机了。刁民队后来就成了最讲秩序的良民队。
这办法看来忒也简单了,您这会儿也想到了吧?哈哈!不过是像曹操一样“过后方知”罢了。

倒背羊肉养活妻儿
话说在那个乱象丛生的疯狂年代,人们忙着搞阶级斗争批林斗孔,忙着砸锅毁犁大炼钢铁,生产生活简直一团糟,物资极度缺乏。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是当时老百姓的常态。
但我的外公树章同志还是比一般家庭的当家人要有办法一点。时不时的能让家人改善一下生活。
话说有回,外公买了一些羊肉准备弄回家,但当时私买私卖都是违法的行为,一经查获不但要被戴上“投机倒把”(那个年代的口号就是这么的奇怪)的帽子游街,而且羊肉还要被没收。
所以,怎么把羊肉弄回家这是个问题。
当然,凡是到我外公面前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
说起来也很简单。外公把羊肉用绳子栓在背篓里固定好,然后再把背篓朝下倒着背在背上,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堂而皇之的、大摇大摆的在众目睽睽之下背进了村,背回了家。沿途遇村民无数,但谁也没怀疑一个倒背的背篓里能有东西(背篓口朝下,即使一片鹅毛也是要掉下来的嘛,这是常识)。
只是次日,由于洗漱不彻底,母亲说有村民嗅到他们身上有一股羊肉的味道,但肉已下肚,证据全无,就算谁想举报也为时已晚也。

悬壶济世 修桥补路
外公虽极具管理才能,但因受“富农”所累,再加上淡泊名利,所以从武装部调任到六队后,只当了十几年的队长,再无上升。
后来,他老人家干脆弃政从医,做起了杏林中人。外公的收费极其低廉,有时甚至还免费。在缺医少药的乡村里,受益的乡民不计其数。
外公不但治病救人悬壶济世,还经常为修桥补路出钱出力。
外公的家门前有条小河,小河虽小,但毕竟是河,谁也没法一跃就到对岸,再一跃又回来了。所以,为了到对岸走亲访友种地耕田,村民们便搬来一些大石头,按虚线形式置于河中水较浅的地方,名曰“跳蹬子”。因其不规则,再加上小孩腿短雨天路滑等原因,有些人一不小心就跳虚了,丧生于河中。给村民带来了惨痛的伤亡事件。
我的外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老人家带头捐钱捐物捐劳力,把一个个“跳蹬子”修成了小桥,让村民们放心过河安全过河。外公不但修自家村里的桥,别的村别的乡的桥他也一样热心修补。数十年间,经外公带头捐资修成的小桥不知道有多少座。
他老人家不求名不图利不宣传不作秀,几十年的治病救人,几十年的公益事业,真可谓仁心仁术、功德无量!
时光在不知不觉间匆匆流逝,2013年7月28日,外公病逝,享年79岁。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tsien228 发表于 2017-11-13 15:50
把羊肉用绳子栓在背篓里固定好,然后再把背篓朝下倒着背在背上 ……

你真幽默!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方 发表于 2017-11-13 16:51
这文章里的细节描写很生动,例如“开窗发饭”“倒背羊肉”“跳蹬子便桥”,没有去过乡下写不出。
有 ...

那年那月的事,俺妈妈都才几岁十来岁,我更是……哈哈!所以不是很了解。
谢点评!祝万事如意!

发表于 2018-1-16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看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