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2017年10期封面
环球视点
2 “毒鸡蛋”事件凸显农药滥用危害
郑仙珏
生态警示
6 非法采砂正掏空中国江河
张原,申佳静
特别关注
10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
金朗,曹飞韶
绿色经济
14 环境治理及技术进步对我国低碳经济效率的影响
——基于超效率SBM-VRS模型的研究
谢波,宋煜杰
22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我国三次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动态竞争关系实证研究
仇韪,李金叶
29 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碳排放的实证关系研究
——以上海郊区农业为例
张振宇
34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碳汇投资意愿的实证研究
陈钦,陈治淇,李铮媚,等
38 构建循环经济学学科体系初探
彭绪庶
43 中国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发展研究
彭博,方虹,李静,等
48 海陆一体化格局下我国海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王敏
53 基于杰文斯悖论的我国节能减排问题分析
王颖婕,廖茂林
58 我国能源技术进步与能源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研究
刘志雄,王义魏
62 页岩气开发对地区经济影响评估方法与思路
马忠玉,温志超,李继峰,等
69 煤炭企业低碳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郭晓玲,李凯
76 从生态视角展开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秦捷,周博文
80 财政分权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关系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杨志安,李梦涵
85 区域物流生态系统耗散结构演化机理及过程调控分析
吴亚超,周凌云,范钦满,等
89 基于主成分排序图的林业产业转型倾向研究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
吕洁华,张滨,王惠
96 中国绿色食品认证省域发展差异及综合评价
张长鲁,张健
100 中国土地资源标准体系的思考与重构
倪维秋
106 宁夏人口与经济分布的地域差异及其格局演变研究
鲁彦,文琦,夏四友,等
111 中国县域就业的空间分异及就业弹性研究
刘春光
116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规划型“空城”现象解析
段禄峰,魏明,车志晖
122 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产城融合生态化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史宝娟,邓英杰
126 基于社会技术转型理论的海绵城市构建研究
杨青娟
131 基于休闲产业的城市资源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粟郁,侯飞
136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进展
刘治彦
139 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经济系统健康水平测评
——基于信息熵的视角
徐秀美,平措卓玛,胡淑卉
145 西北五省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测度及评价研究
杨立勋,石一博
149 武陵山区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资本提升协同研究
史玉丁,李建军
155 生态文明视角下内蒙古区域旅游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证
杨智勇
159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质旅游管理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万津津,沙润,刘泽华
生态环境
163 “共区”原则的历史作用、演变趋势与我国的应对策略
陈洪波
168 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门槛效应分析
李德立,王夕文
174 政策驱动与大气环境污染:基于区域面板数据的分析
周璇,郭丕斌,黎斌林,等
179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制造业废气排放周期分析及趋势预测
孙薇,于翔
185 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选择及其主要风险研究
刘霞飞,曲建升,刘莉娜,等
190 基于熵权法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区域分异性评价
——以陕西省主要工业污染物为例
董小林,王欢,刘丰旋,等
195 西部生态脆弱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优化探析
刘加林,朱强,李晚芳
199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北京历史水系问题改善研究
吴军,刘玮芳
205 共享发展理念下城市人居环境发展质量评价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
邓玲,王芳
生态文明
210 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研究
李从欣,李国柱
214 “均衡发展”视角下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
陆伟锋,刘彦宏,涂国平,等
22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
杨仪青
226 政府主导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共性问题与主体定位
伍琳瑜,刘静娴
绿色设计
231 生态建设理念在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中的实践探讨
——以横琴南部滨海新城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为例
林丽华,黄华梅,王平,等(编辑QQ285393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