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语:滴水之恩,理当涌泉相报。这句话就是教导世人,在危难之中对曾给我们施予帮助人,应该要以德报恩,永世不忘,不要恩将仇报。但是我们的一个邻国,它遭遇百年一遇的地震,死伤无数,我们怀着仁义之心,给它送去了3亿捐款,没想到8年后它恢复过来,竟然发动侵华战争,屠杀我国民众,此邻国就是日本。
1923年9月1目,日本关东地区发生了8.1级的大地震,这次地震的威力不亚于两颗原子弹的爆炸威力,关东地区一瞬间被夷为平地,满目苍夷。总共有15万人死于这次地震,还有200万人无家可归,他们正处于饥寒交迫之中。
地震过后,更可怕的是要预防震后瘟疫暴发,若不采取紧急的预防措施,将有更多人为此死去,但是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人口较少的小国,很难在短时间动用大量的粮食、衣物、医疗药品等物资来震灾。日本受灾民众正处于危急的生死边缘。
当时,中国还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看着日本民众每天都处于挨饿挨冻的悲惨的境地,动了恻隐之心,发动社会各界,向日本这个邻居捐了3亿元善款,让它度过那场国家危机。
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救人一命,胜似七级浮屠。中国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北洋政府号召,发扬国际人道主义救助精神,纷纷慷慨解囊,各大、中、小学校师生都有捐款,地方军阀、政要、豪绅等都举行捐款活动,末代皇帝溥仪捐款30万美元,张作霖、梅兰芳也为日本灾民送来了爱心。
但是,中国作出这种无私捐助是多么不容易。首先,在清末,日本与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了北洋海军,造成中国惨重的经济人员捐失,并且在一战后,还强行侵占了山东利益,国人对于日本的强盗行为非常痛恨的。然而,中国民众对于日本灾民,并没有幸灾乐祸,而是采取舍弃前嫌,秉持救死扶伤的仁慈姿态。
况且,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北洋军阔混战状态,连年战争,民不聊生,中国百姓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自已百姓还需要救助,更何是邻国。中国还是怀着舍己为人的精神,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捐助了3亿多善款救助日本。
万万没想到的是,好心并没有好报,日本收到了善款,度过了国难,国家经济逐渐恢复,8年之后,1931年9月18曰,日本竟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北三省,屠杀了曾经捐款给它的中国人。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忘恩负义,日本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现实版的戏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