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名山县蒙阳镇周坪村小学,上世纪80年代曾经每学期达四、五百学生同时就读。今年秋季入学以来,仅有10名学生就读。其中9名二年级学生为一个班;另外一个班是学前班,班上仅一名不满6岁的小朋友就读。 他叫胡昆,独自一人坐在一间板房教室里,略显孤独和羞涩,有时跟着老师念a…o…e…有时扳着手指头跟着老师算最简单的算术题……学校最后留下来的邓景明和胡祥均两位现代“私塾先生”,坚持按正常教程轮流为胡昆小朋友进行语文和数学的启蒙教学。 这所村小以前是当地较出名的“牛王庙”,解放前就是“私塾”。两位“老先生”都是建国初出生的,从教都快40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今年是建国60周年,能单独为一名学生行课,他们说是重温“私塾”。 虽然现在板房(教室)条件差,两位“老先生”还是像从前带大班那样,尽力做好胡昆小朋友的启蒙教学。同时,每天中午还要单独为胡昆小朋友加热从家里带到学校的午饭,督促他午睡,下雨天还要护送他回家… 总之,为了小胡昆的茁壮成长,两位“老先生”都一丝不得马虎,可谓现代“私塾先生”! 往县城方向6公里处的中心小学校长说:最近几年,农村小学生源越来越少,周坪村小学今年秋季招收新生时,仅胡昆小朋友一人报名。考虑到其双亲都在农村,孩子太小,到中心校就读又太远,孩子当前正是受启蒙的最佳年龄,其父亲也希望就近就读。中心校也征求过两位老师的意见,他们也乐意接收胡昆小朋友为学前班新生,为他开“单灶伙食”,让他享受“私塾”教育。 “下一学期,如果其父母还不愿意,或不方便送孩子到6公里以外的中心小学就读,两位“老先生”还得继续对胡昆小朋友进行‘私塾’教学。”中心小学校长还这样说。
先生正在认真地授课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烦求得很,又是一个要金币的!
楼主是把帖子拿来卖钱唢?
舍不得金币,
看不到好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