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毒菌大多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❶ 色泽鲜艳度高; ❷ 伞形等菇(菌)表面呈鱼鳞状; ❸ 菇柄上有环状突起物; ❹ 菇柄底部有不规则突起物; ❺ 野生菇(菌)采下或受损,其受损部流出乳汁。
野生菌中毒有哪些表现? ❶ 胃肠炎型。潜伏期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治愈后一般良好。
❷ 神经精神型。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❸ 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❹ 肝肾损害型。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潜伏期6小时到数天,病程较长。 野生菌中毒后如何紧急自救? ❶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❷ 及时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❸ 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反复呕吐发生脱水导致休克;
❹ 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❺ 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