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诗改的甚嚣尘上(取原意),如雷炸耳。原本守旧藏拙已变得死水般的心,也泛起了层层的微澜。于是忽发奇想,斗胆将端庄完美的格律诗来一点摇曳,使其生风。或者,时髦的说,注些活力。这也并非荒诞。根据杜甫的《登高》几乎全用对仗,以及他的《月夜》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的蜂腰体。再有,如王勃的《杜少甫之任蜀州》和李白《送友人》的偷春格诸诗中对仗的位置并非都只在二、三联。蜂腰体单用在三联。偷春格一处在三联,一处在一联。《登高》则随处可用。为此,蠢想把对仗放在二、四联,名曰落红格。单二联对仗,名曰鱼肚格。一、四联对仗名曰竹簧格。单一联用对仗,名曰风顶冠格。单四联用对仗,名曰貂尾格。一、二联用对仗,名曰华盖格。三、四联用对仗,名曰绣履格。这样措置的好处在于打破平铺直叙的形式,因而使结构错落有致,让读者捉捉迷藏。以增加玩索的兴味。正如记叙文中有顺序、倒序、插叙、补叙一样,使文章跌宕多姿,不致平板,从头一二说根源,你说上句我便知道下句。另外,只用一联对仗的还可以给初学者减轻写律诗的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的确,一味的西装革履,正襟危坐,道貌岸然,总会使人难受,敬而远之。不妨穿穿休闲服,下台走走还显得轻松自在,活泼潇洒。反正一句话,我已横下了心,言出必行,看看能不能兴风作浪,同时也穿戴好了盔甲,满心欢喜地成为众矢之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