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我市全域被纳入规划实施区。近日,市政府正式印发《巴中市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努力建成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安康、社会稳定和谐的巴中。
破解基础设施瓶颈制约
铁路 重点加快连接成都、重庆、西安的铁路快速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汉中-巴中-南充铁路、广元-巴中铁路扩能改造,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
公路 加快推进巴陕高速南江至川陕界、巴中至万源等在建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绵阳经苍溪至巴中高速公路,加快镇巴至广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规划研究平昌-宣汉-开州高速公路。实施通村通畅、农村公路改善提升和渡改桥等专项工程。
航空 建成巴中恩阳机场,开工建设通江通用机场,加快南江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水利 建成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加快建设黄石盘水库等项目,加快推进江家口水库、青峪口水库、高桥水库、官房沟水库等一批大中型水库前期工作。实施渠江等主要江河堤防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能源 加快通南巴气田勘探开发,有序开展页岩气资源调查工作。以城市新区和新建主干道为重点,合理规划和布局加油站、CNG、LNG加气站和电动汽车充电站(桩)。
信息 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到2020年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98%以上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实现乡镇及人口密集的行政村、旅游景区景点4G移动通信网络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全覆盖。
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发展特色农业 我市将培育壮大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构建一批科技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在中药材方面,加快道地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建设特色中药研发生产基地。
提升商贸物流 我市将开展“居民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建设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将农村市场流通体系纳入城镇化规划。在电子商务方面,加强信用服务、在线支付等支撑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商示范、电商扶贫”四大工程。
深挖文旅康养优势 我市将全面放开养老市场,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和运营养老设施,建设川东北医养结合融合发展示范片和秦巴生态森林康养服务业发展带。争取建设中国巴中干部学院,打造一批红色文化产业基地。积极创建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一批旅游扶贫示范村和特色旅游精品村。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提高减贫成效在贫困县考核指标中的比重 引导信贷资金、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开展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
建设公益设施较为完善的农村社区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实施特色农业产业扶贫行动。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投入力度,对全市18.2479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有计划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加快实行扶贫政策和低保政策衔接,为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群提供兜底性保障。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教育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一批城乡幼儿园,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争取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争取新办普通本科院校。
医疗 每个县重点办好1至2所县级医院(含中医院)、1所急救中心,每个乡镇办好1所卫生院,确保每个行政村都有1所卫生室;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乡村医生,争取落实免费定向培养医学类本专科学生政策。
社会保障 我市将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全面推进“两线合一”社保政策,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推动体制机制改革 积极开展“两扩两强”改革,扩大县级发展自主权,开展县域经济综合改革和特大镇功能设置试点。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优化巴州区、恩阳区、巴中经济开发区规模和结构,推动巴中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积极推动平昌县撤县设市,有序推动通江铁佛、南江长赤、巴州清江等特大镇开展功能设置试点。全面推进巴中革命老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争取在行政管理、基础设施投融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扶贫开发等领域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形成可复制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在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加快融入国家大网络,加强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合作,探索共建产业合作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点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推动产业分工协作。积极谋划发展巴中恩阳机场临空经济区,适时适势争取在巴中恩阳机场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搭建开放合作平台,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建设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开展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设。完善城际交通网络,加强城镇道路及其配套设施改造,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实现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积极推进南江县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和线路公交化。推动城镇供水、供电、供气、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周边乡村延伸。完善县域村庄布局,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实施重点生态工程 加快建设秦巴生物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推进南江县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县、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开展市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
推广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建筑,大力发展低碳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 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和煤炭清洁利用。加强通河、巴河及其支流等流域综合治理,强化重点湖库、良好水体水质监测保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修复,严格水环境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开展市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