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此乃即兴之文,不喜勿喷,并且在写的过程也有人说本人也不要老空想,后来想想也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嘛,所以,此中有不少语句生涩之处就在所难免了。总之,这是一篇工科学生看待相关问题之作,所以冥冥之中总有“创新”,“创造”,“研发”的思想和思维在做最高指导,或者说从发展技术出发在对制度提要求,同时因为常年漂泊在外,又夹杂少许对人的情感,姑且称为人文思想吧,总之,文中大概两者交融,自成一体,大家就凑合着看吧,争议之处欢迎讨论。
首先申明,本人并非什么专家学者,只是一个在外漂泊多年的四川人,也许正是在外学习,工作多年,才会对家乡有更深的感情和认识。四川,除了交通不便之外,很多优势是其他省份,甚至其他国家都难以企及的,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的确是我们四川人应该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就简单说明下成都相对北京的优势所在,从中也可一窥四川的长处。
1、房价低 个人觉得,房价是一个城市发展,特别是年轻人发展的基石,房价比较低,所以人们才不会成为房奴,才会有时间去享受生活,才会有资金去消费其他的商品,北京房价这么高,人的生活品质,人的创造能力,人的生产能力都要打一个很大的折扣。目前,北京的房价均价已经飙升至5万,并且还有继续上涨的势头,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只有去买60-90平米的刚需房,其实说60,90平米都太大了,60-90平米是不是刚需房,可能是你一辈子的最大住房面积,不少年轻人的买房面积只有40-50平米,试问,这样的居住面积,有几个年轻人会来呢,他们的又为什么要来呢,所以目前就两个城市房价的性价比来看,成都的房价对北京是优势,当然,前提是,成都的房价不能一直涨下去,个人觉得,就心理感受而言,成都的均价不能超过一万五,超过一万五,成都的消费水平就要下降,对人才的吸引就要减弱。同时,大家一定不要按照同城(上海,杭州)的对比,认为成都的房价低了,我们应该从如何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不是从“别人怎么样,我们就要怎么样”的角度来看待房价,房价是人,特别是年轻人发展的基础,房价太高,人们的消费能力,生活品质,创造能力,生产能力都要打折扣,这都会影响一个城市长远的发展,也会影响一个城市外在的形象,控制一个城市的房价,就是在赢得城市的未来,一个城市不可能只靠盖房子就能发展起来。就本人了解,现在就是因为房价太高,北京的本地人是绞尽脑汁在想如何留住人才,但是也想不出任何的办法,宣扬“只租房不买房”的观念么,显然是不现实的,谁不想有个舒服的房子呢,雄安新区么,那里又能存下多少的人,总的来说,北京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已经走向崩溃!!!看看现在有几个年轻人愿意来北京!!!成都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啊!!!
2、自然环境好 以在前的帖子中已经说过北京开发得较早,但是也开发的最乱。北京在N年前其实是有比较良好的自然环境的,那时候北京的周边都是大片的湿地,大概也是一片优哉游哉的景象,但是由于多年,特别是近些年没有规划的房地产开发,北京已经开发成了一座大水泥,除了几条人工河贯穿其中以外,没有任何绿地。在这种地方工作生活,其实就是受罪,第一,你就没有什么游乐的地方,你要想游乐,只有驱车跑到很远的地方,并且,即便是那些有绿色植物的地方,由于气候的原因,看起来也是干干的,没有特别舒服的感觉,第二,由于城市几乎没有什么绿化,你平时看到的都是钢筋水泥,钢筋水泥就会给人传达一种焦虑的情绪,所以,在北京,你在工作之余,或者是周末,都没有很好的条件去放松下来。这样的工作生活环境,我相信多数年轻人是不会喜欢的。
3、生活节奏慢 我们放眼世界,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慢节奏,甚至有人调侃,来到伦敦,台北,仿佛来到了老龄社会,这样的慢,其实是社会效率高的一种体现,因为只有在慢节奏中,人们才可以不断去试错,人们才可以有时间去充分处理好每一个问题,想好每一件事,所以慢节奏的地方,往往才可以不毛躁,才可以产生新的东西,新的知识,这样的慢,的确是社会效率高的一种体现。而北京这种地方,似乎就走向了社会发展规律的反面,房价高,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头脑似乎一刻不得闲,根本就没有条件去想好每一件事,很多东西因为太忙都会走向应付和对付,这样的地方,创造力是很低下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北京的多数企业,都不是自己成长起来的,都是国家直接或者间接投资的,北京自己没有产生什么伟大的企业呢,好像是没有的,能产生什么样的远见么,好像也没听说,所以北京这样的高房价,快节奏,是非常不利于思考的,也是非常不利于创新的。 成都就是相反的,生活节奏慢,优哉游哉,虽然这样的慢,多多少少是因为成都人的懒散造成的,但是这样的慢,的确是一种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的确是创新,创造,思考必不可少的条件。
4、成都能更好的迎接经济模式的转变 再说得深一点,北京这地方能赢,那就是赢在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时代,经济一切由国家调控,税收完全由中央政府掌握,加上某些个人因素,国家当然会把最好的资源留在北京,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北京似乎就和经济发展的规律相抵触,它既不是重要的陆上贸易中心,又不是重要的港口,其繁荣非自己形成,多数是拜政治力所赐的,但这样可以长久吗,我觉得不会,这样在经济发展中强行占资源,已经在损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其实,就历史上来说,要不是因为当年明成主朱棣基于防御游牧民族和控制军队的需要而迁都北京,北京才不会成为首都,才不会这么重要,其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性城市,非经济发展的必然。当然,更深入的说明是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的课题,我们不会去深究。 但是,这和成都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在市场经济时代,高房价,高节奏,差环境,就是悬在北京头上的三座大山,这不仅不利于吸引人才,而且即便是吸引到人才,也无法释放其潜力,而人才是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人才,经济发展就是免谈,总之,无论怎么来讲,成都在这方面的优势远远大于北京。 而北京的劣势就是成都的优势,相对低的房价,相对慢的节奏,相对好的自然环境,这一切都似乎在契合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成都,只要好好把握自己的优势,不要把自己的优势变成劣势,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未来。 最后,补充一点,无论本人在不在北京,都希望北京衰落下去,因为它的衰落昭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时代的兴起。国家的发展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幸福,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虚荣,成都的气质和文化似乎更契合这种人文内涵,而北京总是向人们传达出一丝帝国气息,所以,北京的衰落似乎无可避免,成都,你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