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日报》7月20日报道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稳定、超预期增长有助于欧美市场回暖。中国继续发挥着全球经济发展引擎的作用,为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强劲动力。详实有说服力的经济数据也给此前唱衰中国经济的悲观论调一记重击。 中国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后,引发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多家通讯社和知名财经媒体发表评论评价中国经济发展。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稳定、超预期增长有助于欧美市场回暖。中国继续发挥着全球经济发展引擎的作用,为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强劲动力。详实有说服力的经济数据也给此前唱衰中国经济的悲观论调一记重击。 澳大利亚最大的财经媒体《金融评论报》发表文章说,“一带一路”建设将发挥越来越突出的影响力。中国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兴建高速铁路和公路,铺设新的电信网络,长期目标就是把中国经济同亚洲、中东、欧洲甚至是东非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长远看,“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中国和周边地区带来长期的增长动力。 匈牙利私人银行家网站发表评论称,中国经济数据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近年来,许多人都在质疑中国,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已慢慢结束,但中国2017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却再一次证明,中国经济仍然好于预期,其6.9%的增长率更是让人羡慕,成为今年世界经济体中表现最好的国家。从目前中国的发展趋势看,其他国家若想赶超中国,需要很长时间并经历重大的变革才能达到。 匈牙利NAPI经济网站称,中国上半年经济数据令人惊喜,二季度增长的步伐更是好于预期,6月份的工业生产和零售销售也比预测要好,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强劲动力。 波兰通讯社发表评论称,中国不仅保持了GDP增长,而且增长具有后劲。中国的经济数据显示,自上而下的去杠杆化措施运行良好且达到了目标效果,保障了整个经济良性发展。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产生的需求对其他经济体的健康非常重要,这对于波兰或者中东欧地区更是有着显著的影响。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中国良好的经济发展数据,弱化了欧洲今年金融市场的动荡性,使波兰货币兹罗提对美元或欧元汇率处于稳定区间。 捷克新闻通讯社以《中国GDP增长好于预期》为题报道了中国上半年经济数据情况,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趋稳,投资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5月份和6月份中国的出口数据增长,更是显现出经济增长活力,消费支出和企业的加速增长有效抵消了房地产和其他行业放缓带来的负面影响。 柬埔寨《华商日报》总编辑刘晓光在评论中国上半年经济数据时说,中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充分说明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打脸”了此前唱衰中国经济的一些西方媒体和所谓的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