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有孩子的家庭,你最为关心的孩子问题会是什么?
很多人都会答孩子健康咯!嗯,对,这回答没错,而教育问题应该就是次之于健康的了。
不要说你不会强加压力给孩子,在你没有遇到这个实际情况的时候,父母会这么说。然而当你被周边父母“同化”的时候,你就不得不把教育问题摆在首位了。shzyqiyu88
而说到孩子教育问题那就一定要提的就是“学区房”了,谁让入校名额与这个挂钩呢!
而这也导致了购买学区房家长们的“劳心劳力”。
而近期,广州出台的一个政策激动了一大帮父母。
广州提出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
那么事实真有这么的美好吗?不用非要买房落户,租房同样能让孩子就近入学?在一线城市,满足特定条件的承租人子女均可享受就近入学,但基于优先级别的不同,承租人子女上优质学校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具体的往下看,为何理想与现实仍然大不同!
准入门槛仍高
“就近入学的准入门槛还是很高。”业内人士表示,所谓“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要求具有本市户籍、人才绿卡等约束性条件。首先具有本市户籍的大部分人都有自住住房,其次人才绿卡的数量非常有限,因此,边际效应基本可以忽略。
既是同权,那么住房的租、购差异真不会影响子女入学?
其实不然,其中的关键就在“优先”二字。业内人士认为,承租人子女可以就近入学,并非保证优质学区入学。在一线城市承租人子女都是可以入学的,只不过是限制条件和强度有所不同,且前提是学区有余量;不仅如此,基于优先级别的不同,承租人子女上优质学校的可能性并不大。
以北京为例,在非热点学区,外地户籍人士子女通过租房具备了五证后是可以就近入学的,但在西城、海淀等热点学区,一般只能保证“房户合一”的第一顺位入学。
不仅如此,广州要求承租人子女就近入学还需符合积分入学的条件。据相关媒体报道,这一举措几年前就在深圳、上海、天津、长沙等城市执行,非本地户籍子女都可在当地上学,但同样要积分排队。
所以在一段时间内购买学区房落户入学还是有明显优势的,租房与购房真正能享同权还是有先决条件的,门槛不可谓不高啊!
部分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