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54|评论: 1

[散文随笔] 品味杯中的乡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9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品味杯中的乡愁
1.jpg
茶以雅为先,洪州之古老,上下五千年,宋代是中国茶文化鼎盛時期,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侣,下至商贾绅士、黎民百姓,無不以饮茶为時尚,饮茶之法以点茶为主。其形式是将团饼经炙茶后将茶碾磨成粉末状,经筛罗分筛后将茶粉投入茶盏中用沸水冲点并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現大量白色茶沬为止,合着南柯老师一曲"阳关三叠"让人生出無限思古情怀,只覚岁月静好。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一杯清茶一本闲书,那是怎样的闲适和令人羡慕的逸致呢,这可谓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文人要求有清、幽、寒、静、雅、淡之品茗环境,诗僧皎然品茶伴以花香琴韵,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茗爱传茶饮,诗看卷素裁。风流高此会,晓景屡徘徊。唐代崔道融有诗云: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心中抛去俗念来品茶,方可达到“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的境界。

2.jpg

             听茶听茶的传说,听神秘和渊远,听的是茶的文化,看茶看的是茶的礼节和礼貌,是对茶和茶文化的耳濡目染,而喝茶是用茶来交友待客,用茶来消渴用茶养心养性,茶从文化符号过渡到了实际生活中,茶就是实实在在的颜色和气味,茶就是平常自然而又浓淡相宜的生活和心情,喜爱独自静坐慢慢地喝茶,喜爱在茶馆的寂静中细斟慢酌,喜爱一个人,新茶浅尝喜爱独自陈茶浓酌,有一杯茶就有一分静,在一个人的静静中品浓品淡喝茶,再因茶而品生活品世道人生,喝茶是份享受,在心情烦燥时,在身心疲乏之时泡一杯茶,慢慢地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身体和枝叶,开出美丽的花,看着黄色的花瓣染透整杯整杯的水,身在养心之地山水洪雅,身临青衣江畔的茶园,仿佛是在与茶花随风起舞,仿佛听到了茶花安静的诉说,一雅茶在手,在茶香中听风听雨,看书看画写茶文,或浓或淡一杯茶,或长或短一段静,中国的茶文化渊深博大,从诗经里的茶歌茶谣到陆羽的茶经、温庭筠的采茶录,甚至还有宋帝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从茶花茶叶到茶具茶艺,从茶经茶道到茶论茶歌,纷繁驳杂,可见茶文化在中国之深之远之悠久。

3.jpg

            中国的茶种类很多,主要的还是红茶、绿茶、花茶。绿茶有毫茶、毛峰,有炒青的毛尖、烘青的龙井等。红茶是由绿茶发酵后制成的,名品有四川沱茶、广东铁观音,有滇红、祁门红茶和普洱茶等。花茶则主要是茉莉花茶和菊花茶。 好茶有香、有形、有色,而再有典故就是名茶,茶之五味浓淡涩苦香中,香为主,清香,淡香,浓香各有风味。红绿花茶各有风味,绿茶清香润喉,提神醒脑,芳冽沁人。据说最好的还是当年新茶,苏东坡有词: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绿茶中的碧螺春是清淡美人,清香袭人,而乌龙稳重沉着有厚劲,醇香回味如老酒,黄山毛峰,冲泡后香如白兰,味醇回甘;恩施玉露,香气清鲜;白毫银针,清香甜爽。龙井隐逸高远,虎跑龙井只有耳闻,尚无目睹口享之福,红茶通常比绿茶更浓,味也比绿茶要苦要重。其浓茶色如墨褐,其味绵长浑厚,另有一种朴绌糙涩。而砖茶据说要用铁锅煮,喝起来温吞厚道,就与如多年老朋友相对,花茶是带有花香的,或是茉莉花淡香,或是菊花的清香,其味清爽淡雅,如小家碧玉,还可消暑解毒清心。

4.jpg

            好茶有好形,干茶叶的形状和在水中形状都要好。碧螺春白毫显露,卷曲成螺,色泽银绿,翠碧诱人;黄山的毛峰,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恩施玉露,芽叶细嫩匀齐,色泽鲜绿;白毫银针则如细长银针,银针挺立,上下交错。而雨前茶更有一旗一枪,三上三下,似烟轻岚。用透明的玻璃杯盛茶,可以观茶叶上上下下,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以白花瓷碗盛茶,可见茶叶浮泛曼舞。茶色另是一品:好茶方有好色泽。绿茶的颜色清得散淡,有的黄亮清澈,有的银绿翠碧,有的色绿如玉。红茶就稳就重,酽得妖艳醇厚。功夫茶喝的是功夫,喝的是茶具,喝的是心情,是功夫而不是茶了。第一次喝红茶是在一个旅途上的小客店,长途奔波后小憩,一罐驱寒消乏的浓浓热红茶,虽是匆匆忙忙中,但那茶的颜色仿佛是年过三十的女人,艳得沉着深厚。而花茶花色,如花一样通透,如花一样轻盈,如花蕊一样美丽。有茉莉花清香,有菊花浓醇,如春风拂面,如秋风扫叶,饮酒可以成仙,品茶可以成道。古诗词中茶咏是一大题,陆游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有“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老杜有“柴荆具茶茗,迳路通林丘”;杜小山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朱敦儒有“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李清照有“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有“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有“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辛弃疾有“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5.jpg

             在中国的茶之外,日本的茶艺馆,把茶文化提升到了顶点,器具精美,细乐雅具,又有美女献茶献艺,是纯是纯而又纯的茶文化表演,英国家庭里下午茶中的红茶和黄油面包,是社会地位身份的象征,喝的是淑女风范和绅士风度,还有另类的野茶,有现代生活快节奏中匆忙的袋茶,有不知是精华还是糟粕的茶末。喝茶有人是消暑解渴,有人是因为茶的香,有人是为了打发时间,也有人为了喝茶而喝茶。有的茶是喝的,有些茶是用来品的,同样的茶不同的人喝就是不同的茶。周作人说喝茶当在乡村,在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红楼人物妙玉则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苏东坡的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又是一种喝法。而以雪水煎茶,会临无声落雪,拥袅袅飞花,任心醉神融,更是极至之雅,还有久久向往中的龙井问茶,在景色怡人,群山覆翠的清幽处听典听故,再一杯一品,不知今日还有否,杯水如名淡雅兴自然浓,浓浓淡淡的茶常让人想往老守竹篱茅舍,袖手尘澜浮泛,任岁月湮逝,向往三山五岳散淡人物,三杯两盏香茗。茶的品法可用粗瓷花碗,可用透明玻璃杯还可用南泥小碗,再有一把小小的紫砂壶,那种美感,是一种朴素到骨子里的惊艳。

6.jpg

            酒长饮可以当歌,茶浅尝亦能小醉,数叶狮峰龙井,三两盏陈年普洱茶,一壶江南草长莺飞季节上市的新茶,浸透了塞外风雨中的浓浓淡淡,沉浮飘荡都让人酽醉,一杯一茶,一茶一花,美丽的花里一定都有着一个美丽的魂灵。茶中淡淡的苦涩,有南北风雨的浮尘,有四季风霜的味道,有风雨过后平平静静的淡,花瓣在水中轻轻飘动,我读得懂她的痛楚、寂寞和热烈,看得懂她的默默花开花落,看得懂她的从容而淡然的美丽。她也懂我静夜里的不眠,她也懂我的沉默,也懂我的浓淡相宜。喝下一杯浓茶,就让我想起岭南连绵的雨季,让无限的春光从心底流过,时间如流水过去,只有茶浓淡依旧,随便推开窗,窗外是和风温煦的静静秋日,蓝天白云下树叶沙沙作响,身边茶香袅袅。人生的从容舒怡就如这闲适的热茶,珍重才是幸福,人生的闲暇,才是喝茶品茶的时候,浮云人生炎凉世态,最宜于在人过中年的匆忙之后品尝,三餐的五谷,人生的五味,都在茶中化作浓淡,浓有浓香淡有淡香,浓茶淡水,细斟慢酌,品的是茶品的也是生活也是人生,浓涩人生清淡日子,流水岁月就在茶中。

7.jpg

            品尝生活滋味,哪能一味浅尝辄止,是牛饮还是一醉方休,君自可选择。细致与豪放,各有各的风范。有的清淡,有的浓酽,有的在若有若无之间,有的却厚重的化不开来,茶中有禅意,意就在于那种天地大道般高远而空灵的境界,茶的升降浮沉恰如世事,茶的由浓而淡恰似人情,茶的滋味各异犹如旅程,茶需静品禅需静心,生活就得平心静气,用感觉沏茶用静心悟禅,用淡泊名利之心来面对生活,在冲一杯明前的雨花茶,滚烫的开水下去,白白的瓷杯里,一片片翠绿翠绿的叶子就上下翩翩的舞,飘出的茶香一点也不亚于龙井,毕竟是明前茶嘛,是那种清新的嫩嫩叶子的味道,喝茶喝茶人家都是在喝,在品着茶的味道,而我更痴迷的却是冲茶时飘出的甜丝丝的味道,我是闻茶。花茶的味道比较明了,什么花就是什么花的味道,有了花的味道,多多少少,冲淡了茶香,如今的茶商,有些黑心得连花也省去了,直接用香精代替,浓烈的味道直冲过来,全然的失却了原先花茶尚且实在简单的味道。

8.jpg

            习惯了喝绿茶,所以也就对绿茶的味道情有独钟。绿茶中,又尤其喜爱雅茶,每天冲上一杯,慢慢的,就迷上洪雅绿茶,迷上了开水下去杯子里散发出的甜丝丝的茶香,捧着茶杯,眯了双眼,轻轻的吸着鼻子,那份陶醉,有时候自己想想都是一种替茶的感动。想想茶楼里的那些侍茶的女孩,如果多了我这份闻茶的爱好,那份工做起来是不是就平添了很多的快乐,约了几个好友,泡了一大茶缸,想想这么贵的洪雅绿茶,没用那种紫砂壶来泡,依稀的感觉是对它的怜惜。但是我们几个,一个一个,却品的一点也不逊色,一连泡了十次,茶味却一直未减,整整一天,是滞留在舌尖的甜丝丝麻丝丝的味道,那一次懂得了什么叫齿颊留香。最惬意的想象是退休了在家,捧一杯洪雅绿茶,袅袅的热气中,将那香气吸进五脏六腑,拿一本茶书在手,一口一口,品味杯中的乡愁雅茶味道。(王仕彬 /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品味杯中的乡愁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