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180|评论: 1

[川剧活动] 李笑非——川剧老兵的祝贺

[复制链接]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6-14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剧老兵的祝贺
《川剧与观众》报发行满三百期,可喜可贺!首先向前几届仙逝的老师和同志们致敬!再向健在的和本届老师和同志们问好!你们辛苦了!在此良时,我这个川剧老兵,编了几句顺口溜聊表心意,请指正。
我爱《川剧与观众》报,一期不落都读到。(注1)
报纸虽小道理大,小中见大是真宝! (注2)
传达政策来得快,轻重缓急很明了。
各个栏目选得好,每位编辑都勤劳。
编者读者互受教,演员观众共提高。
艰难挫折挡不住,高歌奋进劲更高。 (注3)
两个“内外”抓得好,不愁文稿有妙招。(注4)
“美学本性”走正道,独特规律掌得牢!(注5)
川剧根深很古老,已成体系立高标。 (注6)(注7)
传承注意不忘本,不忘出新要抓牢! (注8)
他山之石能攻玉,百家之长要顾到。(注9)
要有自信办好报,越办越好创新高!(注10)
注1:《川剧与观众》报创办以来,即成为联系川剧工作者和广大川剧爱好者的重要纽带。大家在这一平台上,共享知识,交流心得,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特别是很多原本不擅写作的川剧工作者、爱好者,受该报的吸引、鼓舞,拿起笔来,为它撰稿,在这一过程中,既锻炼了写作能力,又深化了对川剧的认识。
注2:我以为《川剧与观众》报,是小报中的佼佼者,甚至可以与川剧折子戏比美,它们小中见大,篇幅短小,而内涵颇大,意义深远;二者都是川剧的金字招牌。
注3: 《川剧与观众》报创办以来,经历了很多艰难、挫折,它都未放弃坚守,二十余年如一日,一直不遗余力地为川剧艺术、为广大川剧工作者摇旗呐喊,擂鼓助威,非常令人感动、敬佩!
注4: 既指报纸内部同志与各地的川剧工作者,也指川剧人与广大观众。组织稿件妙招很多:对内培养接班人;引领培养对象上门求教。同时对外信电约稿,口头相邀,专题研讨,发挥余热,协商借调;等等,不仅稿件多,有的作者还出了专著,为川剧、为戏曲、为世界百花园中的中华民族文化之一的“多能戏剧”(国际上无戏曲这个词)作了贡献!概括起来就是:热爱川剧,尊重知识,发挥余热,培养人才。
注5:美学家李泽厚在《略论艺术种类》一文中说“各剧种受着该主导因素本身的或表现或再现的特性的制约支配,使各自形成自己的美学本性和独特规律,应该按照它们的这些规律来发展变化。”
注6:著名戏剧家老舍认为:川剧根很深,已经成了一个体系,这是不容易的。绝不能听这个说改点,那个说改点。这就要我们必须抓住川剧的“美学本性”,深入研究和掌握川剧的艺术体系。何为“美学本性”?何为“体系”呢?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真与美”、“、理与情”、“虚与实”、“神与形”、“教与乐”、“雅与俗”、“悲与喜”、“生活与程式”等等,矛盾对立统一等等。
注7:以上文字引自:四川大学教授邓运佳所著《川剧艺术概论》。
注8:川剧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老前辈留给我们的丰厚艺术遗产,是最宝贵的家底,一定要倍加珍惜、呵护。《川剧与观众》报在挖掘川剧历史,介绍优秀传统,总结经验,改正戏文错讹,宣传业余作者和业余演出活动等等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注9:继承自身优秀传统的同时,我们也要广泛了解学习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艺术,吸取营养,为我所用。开眼看世界,了解别人的特点、长处,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身,理解传统。
注10:相信我们的事业是光荣的,不仅传承宏扬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为人民服务,而且还为世界百花园贡献了独一无二世界的优秀多能戏剧——中国戏曲。川剧是多能戏剧的缩影呀!
相信我们当今戏曲的有关政策是正确的,川剧的困难能逐渐改变的;相信我们川剧人是热爱川剧和热爱广大观众的,是喜欢《川剧与观众》报的;相信我们办报人会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川剧与观众》报会越办越好!我想:我与还健在的几位90多岁的川剧老兵和所有川剧工作者一样:是有这样自信的!!!
   川剧老兵李笑非2017年2月13日于北京。
川剧老兵李笑非2017年2月13日完初稿于北京。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7-6-15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