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428|评论: 12

[群众呼声] 再谈一种美味

[复制链接]

当家长们为了给自己孩子祈福,穿上寓意旗开得胜的旗袍,坐上985、211路公交,把各种菩萨拜了个遍时……只有这位盯着烈日的大姐,在贵阳六中的考场外发放高考复读材料。
  一时间,她被家长和媒体评为“2017年高考最不受欢迎的人”,原因很简单,晦气!
  但我们觉得微博上的朋友对这位大姐过于严厉了,请让我们认清这样一个现实:风里雨里!不离不弃!工地等你!
  对了,高考,加油加油!努力努力!Take it easy!
  众人皆醉我独醒,唯有这位大姐才是最可爱的人。看了浙江语文高考的那篇阅读理解,我也试着解答这道题,简单点说,也就是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知不可测的一种茫然吧,仅此而已,不管对不对,但会这样回答

这道普通的一道题为什么会炒的这么热,是需要思考的,先说说学生,一大堆十七八的学生,一头雾水,没有多少生活阅历,衣食无忧,唯一追求的就是分数的高低,想了各种手段,学了太多技巧,只为了在考试中能抢得先机,但是却失去了最重要的自己的思想,所以一脸茫然,我想弱弱的说一句,读了一篇文章,看到一句话,我们的已经是成人的学生们难道不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吗?难道它不被设为考题,我们读到它时就不需要思考,不需要理解吗?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可悲之处,我们培养了一大堆习惯翻书找答案,找作者,怒地批判出题老师,却很少有坦然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交给社会验证并敢于坚持自己对的观点的人,出题老师能有什么错呢,每篇文章都应该去理解,当然这文章也可以,当一些学生习惯了八股文套路的所谓理解,离开了那个标准就一脸茫然和失落甚至愤怒,那不是老师的错,那是教育的悲哀,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未来应该是有思想和个性的,是独立和勇敢的,而不是没有自己的标准,时时刻刻要寻求依赖的状态,作为学生,应该勇敢坦然地写上自己的理解,把自己的理解和最后的标准理解交给社会评判

很多人拿作者也考不了高分说事,我想说,这很普通,很正常。曹雪芹写红楼梦,他在某一部分对于此书的理解未必比后来红学家更深刻,一幅照片的当事人未必比拍摄照片的人更能理解照片的含义,作品的美和深刻往往都是后人发现和挖掘的,只要这种挖掘得到了更多人认可就会被承认。

出题者是老师,是个成人,成人世界和学生社会的阅历和对生活认知还是有差距的,也许我们要适当考虑这种差距,我们的考题要适当接受思维活跃,让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当然前提是我们的学生得有自己独立的,独特的见解。 再看看天才作家张爱玲怎样描述她童年岁月的,仿佛就是昨天,一别已经快一个多世纪,才女的写作手法微妙而细腻,亲切又贴近生活,好一个大才女让人念念不忘。

面团团的,我自己都不认识了。但是不是我又是谁呢?把亲戚间的小女孩都想遍了,全都不像。倒是这张藤几很眼熟,还有这件衣服──不过我记得的那件衣服是淡蓝色薄绸,印着一蓬蓬白雾。T字形白绸领,穿著有点傻头傻脑的,我并不怎么喜欢,只感到亲切。随又记起那天我非常高兴,看见我母亲替这张照片着色。一张小书桌迎亮搁在装着玻璃

窗的狭窄的小洋台上,北国的阴天下午,仍旧相当幽暗。我站在旁边看着,杂乱的桌面上有黑铁水彩画颜料盒,细瘦的黑铁管毛笔,一杯水。她把我的嘴唇画成薄薄的红唇,衣服也改填最鲜艳的蓝绿色。那是她的蓝绿色时期。

我第一本书出版,自己设计的封面就是整个一色的孔雀蓝,没有图案,只印上黑字,不留半点空白,浓稠得使人窒息。以后才听见我姑姑说我母亲从前也喜欢这颜色,衣服全是或深或浅的蓝绿色。我记得墙上一直挂着的她的一幅油画习作静物,也是以湖绿色为主。遗传就是这样神秘飘忽──我就是这些不相干的地方像她,她的长处一点都没有,气死人。
生活如此接近,尽管差距时间在一个多世纪,能耐得看的仍然是真实。
059984bf0e0a52e1cbbbc240f73e3f6fx956x1235x244.jpg
cb8578ac91e74d95810a6b9f12c6d8f1.jpg
20170610_143311.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10 15:06
我不信这是你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10 20:55
记得几十年前,德阳文庙还不是广场,就零星
土房与巷子,居民
楼组合成一座广场,听父亲说这地方之前也是广场,叫红旗广场,开斗争大会,公判大会还枪毙过犯人,记得一天父亲背着我去了红旗广场,到了广场已经是响午,广场站了很多人,高音喇叭与主席台讲话人的声音协调配合,方园好几里地也能听到广场开公判大会声音,父亲紧紧抱着我,母亲在一旁站着,脚甚至在发抖,母亲对父亲说道,不要让小孩看这些,晚上会做恶梦,我使劲睁双眼想看看究竟,人群开始拥动,鸡公车上站满好几个大:汉,高音喇叭声音更大,快撕碎人的心,我哭喊起来,不想再看到这些,大人的心总是与小孩有距离的,大人的激情更高,我的哭声更大,父亲背着我想冲出人群,可人就像围栏里的鸡鸭,怎么也冲破不了那隔断的密缝。

 楼主| 发表于 2017-6-11 08:1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小时候老屋座落在冷静的巷子深处,头门进去要绕过曲折的迥廊,再进很幽深阴暗的巷子才是堂屋,原来是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时常去街上散步,每天得用上五六分钟时间穿过巷子,巷子的静啊,能听见老鼠爬在泥墙上的脚步声。

走入街上许多沿街的店铺,看店伙吃饭,在灯下算帐,及店伙与顾客的攀谈应酬,亦好像是份一家人,连那货物的装潢,店伙拿货给顾客,亦像是家里拿出来的。中国人家,货店水果店包东西的牛皮纸原始又土里土气,甚微不喜欢这牛皮纸包东西,想是没有喜气。像是祭祖用的纸钱。
二爷家老式的箱子,里面贴的商标,红纸印的木版字,每次开箱子时看看,便觉有城市里岁月静好。有一种牌子的火柴盒子上,画有采桑的女子,人的衣裳眉目都是民国世界的,笔姿与着色像明清版本里的木刻。


小三一17.06.11日於成都

发表于 2017-6-11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猪原来是个大才子啊

 楼主| 发表于 2017-6-11 14:5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放飞无人机俯瞰德阳效外平坦的大地,一格格由各色条垄随机排列而成的农田。一格格农田拼缀起来,纹饰般的村落和流苏般的江河,便织成了川西坝子这块平整而广阔的布料。在湖广填四川迫于人口减少最终选择开放关禁之后,如果没有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扰,这可能会是这片土地唯一的地貌景观——即便这里最富庶繁荣的县城,比如孝泉白塔、广汉陈家大院,当然还有李调元笔下的三溪寺,都不过是布料上微不足道的点缀。

有一点不可否认:平原的农业(以及山地的林业)天生就应该是川西经济的主体。上千年来,这片土地的绝大部分,其主旋律都是“垦殖”。那么,那个存于川西坝子的湖广人及其他中国人集体想象中的那个工业化的,曾盛极一时现在却衰颓得无以复加的“西部国际开发城,土地已长满毛草,还有那群创造了这一切的“东北工人”,又在哪里呢?

 楼主| 发表于 2017-6-11 18:0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答案百思不得其解,我理解为:外面黑糊糊的夜空表示很晚吃晚饭,父亲责骂2个哥哥不爱帮着做家务,哥哥受气只吃了几口就跑去睡了,好多活还没干完父亲只能独自去烧猪食喂猪,发现鱼早就跳出了锅滚进了柴火堆死了,鱼发出诡异的光其实是父亲对生活的艰辛又无奈心情的体现!
而文章结尾仅仅诡异二字引来全国数十亿网友关注,难道是鲁迅笔下孔乙己灵魂复活?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11 23:01
高考学子们十几年寒窗年努力,准备好了来一场知识与能力们比拼,当他们从几百种可能是标准答案的预备答案里押中一款写在试卷上,最后发现为了得分,真实想法并不在其中,在力不存心,无能为力的时刻看到试题的字里行间闪烁着诡异的光。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12 11:14
真是讽刺,阅读理解居然还有标准答案。我伸一个手指头,请出题老师告诉我表达了什么情绪?标准答案是什么.啊?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12 11:21
耐人寻味的文字,至少来自于生活,而文字再加工需要作者超越一般人想像力,丰富的词语总是让读者心动。
而一种美味高考答案作文,尽管出现了争执,但至少已经
让成千上万读者默认,短短几鱼吃鱼场景,已冲破世俗,至少目前后无来者。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6-15 14:56
楼主能说说人类为什么要追求名、利。为什么不能象动物一样如猪、牛、羊那样生活着,快乐,不争金钱地位名利而活着呢?
1497508798551.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