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端午呢?端是开端,寅卯辰巳午,第五个月正好是午,农历五月初五,所以端五,即端午。阴阳的说法是端午这一天阳气最盛,所以西充又称端阳,新婚夫妇这天要给岳父母拜节,称为送端阳,另外西充五月十五还过大端阳,初五这个是小端阳。
正因为五月五日这一天阳气至极,暑气上升,蝎、蛇、壁虎、蜈蚣、蟾蜍五毒齐出,各种毒气瘴气亦随暑热蒸腾发散,因此要采取各种方法以防毒邪之害。攻毒用品是朱砂、菖蒲、雄黄等,雄黄酒防蛇在《白蛇传》里已经科普了,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所以端午是一个镇邪祛魅、排毒养颜的节日。迷信的说法五月五日出生的熊孩子「男害父,女害母」。
段子手编屈原说我不跳河你们过个屁的端午节。这里就得扯一下屈原了。与之相关的几个传闻是:一是祭祀五月五被吴王赐死并丢在钱塘江的伍子胥。二是曹娥的爸比五月五溺死,孝女曹娥哭了七天后投江而死。三就是屈原五月五投汨罗水,楚人哀之,包粽子投水以祭之,屈原托梦说你们投的粽子被蛟龙吃完了我吃不到,人们后来发明了五彩线粽子,蛟龙所惮。闻一多先生《端午考》里说:端午是古代百越地区,也就是长江中下游以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春秋之前,就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祭祀的习俗。就是说在屈原跳江之前就有端午节了啦,那为什么是屈原呢?因为屈原是文人,以忠见斥,悲愤时就写写诗歌,悲愤到极点就自杀,性情柔弱,还爱以香草自比,深受江湖庙堂欢迎,所以就逐渐垄断了端午节代言,说划龙舟是为了打捞,捞不起来就丢粽子免被鱼吃,文人了不起啊,但这套解释没有照顾到菖蒲、香包、药酒等。
但是你看这些事件里都有涉及到水,屈伍曹全葬身鱼腹,这一天的河水,实在是不吉利得很啦。这里面难免隐含古人对江河的恐惧,所以要划龙舟、抢鸭子、丢粽子来消除恐惧。或因为夏季汛期来临,南北的大河都有涨水的风险,洪水肆虐的阴影笼罩沿河而居的人们,对河的恐惧便很难不与死亡联系在一起。所以屈伍曹就不单是倒霉的落水者,还有祭品的意思,提醒各位夏季注意水患安全。
群里有善意(盲目)的人们板着脸提醒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哦小伙子巴拉巴拉,过节都不让人快乐了。古人在这天洗洗澡治治病,喝点雄黄酒,划划龙舟,抢抢鸭,斗草赛诗,不热闹么。你看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七夕牛郎织女分离,五一劳工抗争,过年是年兽的侵害……有些人就是对悲剧记忆深刻。其实节日的意义是继承改变的,特别端午、重阳这种由月令时间发展成节日,由祭而纪,到现在礼退俗进,就今天来说庆祝的意味已经大于祭祀了。传承这种文化,绵延不绝,不是一件很值得庆贺的事情吗?逝者安息,也断不希望生者终日愁眉苦脸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