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19|评论: 0

[楼市观察] 类住宅的崛起和落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4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兴起一时的类住宅如今衰败到这地步也是让人猝不及防呢!如今它的存在总让人觉得有点尴尬,而那些入了此坑的人则正在捶胸顿足了吧!下面就来说说类住宅的一些事情吧!
起底类住宅的“背景”
近年来,类住宅的开发基本就是针对被限购人群和投资客的,然而随着类住宅政策的一再收紧,对于被限购人群和投资客而言,类住宅产品的置业风险达到历史高点。说通俗一点,现在再买类住宅,你必将成为接盘侠!yuqiancyh
常见类型:酒店式公寓、公寓式办公、SOHO、LOFT、长租公寓
惯用手法:商办用地建造、赋予居住属性,功能介于酒店、办公与住宅之间,以不限购不限贷、低总价高回报和挑高附赠空间为主要卖点。
针对人群:被限购人群、投资客、过渡型购房者、创业者
类住宅缘何能够快速扩张?
之前的政策优势:自各城市实施房地产限购政策以来,“类住宅”产品就处于控制外的空白地带。
价格优势:同区域内商办属性产品(含类住宅)价格是住宅属性产品价格的60%-80%,对购房者来说购入门槛低,又不受套数限购和户籍限制影响。
产品优势:土地属性带来先天成本优势,加上“类住宅”产品通常打造成小面积、高层高、精装修的多功能双层户型,并附加部分额外服务功能,使其能够适应各类人群的需要。
以上三方面原因,导致近年来楼市资金大量流入类住宅市场日趋明显,北京甚至一度成交量达到住宅的一倍,对市场越来越显著的影响,也让各城市政府不得不采取行动。而今,“政策优势”成为风险劣势,价格和产品优势随着产品被禁也已不复存在。
为何严厉打击类住宅?
类住宅被打击不是没有原因的,在住宅调控如火如荼之际,ZF多年没有严打“类住宅”这样的擦边球实在已经是奇迹了,俗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暗度陈仓:利用国家鼓励商业用地改租赁住房政策,享受政策红利,以“机构化租赁”之名,行“类住宅开发销售”之实。通过20-30年的超长期租赁实际变相达到出售类住宅使用权的目的,最终租赁总价基本与出售无异。
危害:架空土地政策,模糊土地属性、扰乱市场价格。
阳奉阴违:上海要求带独立卫生间的办公单元每间不小于150平米,层高不大于4.5米。类住宅则采取先通过验收,再隔成30-100平米小单间销售,擅自改变房屋结构以此获利。
危害:擅改结构危及建筑使用安全。
避重就轻:以不限购不限贷,低总价小户型等利处诱导购房者,回避产权年限短、交易成本高、水电煤费用贵、楼间距采光不符合住宅标准等不利的因素。
危害:损害购房者利益,埋下社会矛盾隐患。
文章来源:凤凰房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