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3月底,4月初,春意正浓,万物复苏,我们也迎来了今年的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传统,清明节对当代人来说是个意义重大的节日。清明节有个重要的传统——祭祀。祭祀是一种文化,提醒健在的人,记住远去的人。人们平时不见得会记得住身边的和逝去的人们,只有像清明这样的节日里才会去缅怀,去想起。如果细细去思考清明祭祀的意义,我们可以发现,其实祭祀并不只是缅怀故人,更为重要的是提醒后人要记住前人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习俗、美德和精神。前人用历史证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为重,什么为轻。这些用时间镌刻的种种印记,才最值得我们去怀念和铭记。 当今的时代是个浮躁的年代,经济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爆炸。各种文化交融排斥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其他文化的“入侵”,使得国人逐渐忘记本国文化传统,人们的价值观也变得多种多样,甚至出现“扭曲”的价值观念。种种迹象表明,国人不能忘“根”、不能忘“本”,清明节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警示作用,缅怀前人的同时,能够想起我们有自己的根,有自己的文化和精神。 清明节快到了,我们都该放下心中的浮躁,到故人墓地前。缅怀故人的同时,寻找心中的那一片净土。回顾过去,反省自身,念“根”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