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源头治理机制,打好“制度拳”。出台《威远县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建立了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的联席会议制度,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总召集人,坚持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及时化解欠薪“顽疾”。
二是建立宣传引导机制,打好“暖心拳”。开展了以“拒绝欠薪、理性维权”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活动,制作发放维权服务指南、欠薪违法案例等宣传品2万余份,收集整理编印工资支付保障常用资料文件选编书籍1000本。广泛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保障投诉举报渠道畅通,让农民工投诉“有门”,“ 暖心”有人,构筑立体多层的群众诉求渠道。
三是建立动态监管机制,打好“排查拳”。坚持由政府主导,人社局综合牵头,联合发改、经信、住建、交通、水务、工商、总工会等多个部门先后开展了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旅游企业劳动用工规范、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专项检查行动。2016年,共检查用人单位576户,涉及职工4.8万余人,排查出欠薪隐患175户,纠正违法违规行为106起,责令补发1.5万余名劳动者工资2.06亿元。
四是建立包案调处机制,打好“责任拳”。建立《威远县农民工工资拖欠县级领导包案调处突出问题制度》,对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重点案件,实行县政府分管领导包案,主管部门牵头处理、相关部门配合、所属镇或工业园区稳控责任的一体化的责任机制。2016年,对61个欠薪重点单位实行了包案调处,现已全面化解46个。 五是建立联动运行机制,打好“惩戒拳”。把问责追责作为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重要抓手,县人社、住建、信访、公安等多个部门联合协作,通过司法先行介入等形式,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案件,特别是恶意欠薪逃匿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2016年,移交涉嫌欠薪犯罪案件3起,严厉打击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