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726|评论: 29

[生活资讯] 谒王维墓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4 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谒王维墓记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些经典诗歌,好些都选入了今天的中小学教材,凡是识字的中国人,多少都能背诵几首。可以说,我也是在这些诗歌的滋养下长大的。对这些诗歌的作者,大诗人王维,我从小就景仰心仪。       王维能诗能画,笃信佛学,继诗仙、诗圣之后,被誉为诗佛。苏轼评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官后期,从另一位大诗人宋之问手中购得辋川别业,在此生活了14年,过着半隐半官的田园生活,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辋川处处留下了他的踪迹。      
       王维的一首首诗,是沟通我和他心灵的桥梁,是穿越时空的呼唤。我似乎听见,一位长者不时在说,“快来吧,我在等你”。      
       寓居西安,多次想前往拜谒,未能如愿。上周末,终于如愿成行。车子出西安市长安收费站,向东南行驶约40公里,再从蓝田县城继续向南,沿着浐河,行18公里,到达辋川镇。      
       路边没有标牌,到底王维故居在何处,问了几个老乡,竟然都摇头不知。终于,有个明白人告诉我们,还在前面,约4公里处,那里有标志。行不多久,路边牌子上,赫然有“唐·王维山庄”几个大字,后面是富丽辉煌、雕梁画栋的“古建筑”群。看样子刚修建不久,明明是个度假村嘛。停车再打听,老乡说:还在前面,要钻过高速公路高架桥,再往山里走。      
       于是车子开进山谷,拐弯过河,钻过高架桥,一路爬坡,边走边看,还是没有一点影子。突然车子被拦住了,柏油路已经到了尽头,前面好些人在平整黄土路面,横七竖八,摆着各种作业车辆,正在修路。老远跑来,得到这样的结果,很是失望。正准备掉头回家,一位民工得知我们要找王维墓后,笑了,说你们早就走过了。往回走,就在路边一家公司的铁门里。      
       又掉头往回走,一直没有找到“大铁门”。再问路边老乡,原来沿沟边直走,不要过桥,那家公司的铁门随时开着,所以看不见。只好掉头,往回走约400多米,有座敞开的大门,里面很多厂房,遥望前面不远处,果然就是传说中的“王维树”了。啊啊,费尽周折,总算找到了。  
       眼前,两山夹着一条沟壑,山高七八百米,悬崖壁立,怪石嶙峋。这是否就是“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飞云山?。干枯的山涧,滴水全无,长满杂草,零星可见一些小树。难道这条干沟就是“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的川水?近处,杂树丛中有几间厂房,早已破败不堪。一棵数人牵手才能合抱的银杏树孤零零的,将无数枝桠伸向空中。树下有石栏围护。护栏边的石碑告诉路人,这就是“王维手植银杏”了。再往前50米,有一块蓝田县政府新立的石碑,上面有“王维墓”字样。寻到墓后,只有高墙,连一个土堆,连一块砖头瓦块也没有。墙后是荒芜的山石,一条小路弯弯曲曲通向山顶。      
       临来前,看过一些史料,略知辋川的景点。王维晚年笃好佛学,将私宅捐为佛寺,初名“清源寺”,后更为“鹿苑寺”。鹿苑寺边应该有个“文杏馆”,文杏馆附近是王维和她母亲的坟茔,还应该有一座小塔。乾隆四十一年(1776),督邮程兆声和陕西巡抚毕沅来此时,还庙宇巍峨,墓地依旧。而眼前,除了荒废的厂房、无言的枯树、落寞的寒鸦,只有冷冷清清的三块石碑。山沟里,本应该是波光粼粼,鸟鸣鱼跃的景象,否则,王维在何处垂钓?本应该有几丛修竹新篁,要不,他怎么在“竹里馆”弹琴长啸啊。没有了,全都没有了。      
       一位50岁模样的人坐在银杏树下,,正悠哉游哉地吸烟。问了问。他用浓浓的陕西普通话很费劲地回答,我也很费劲地听着:这些厂房,是向阳公司(军工厂)的,厂子已经搬走。王维墓原来占地13亩,墓前的两方石碑,文革中被毁。后来修建工厂,墓地被彻底压在向阳公司的厂房下面。前几年,修建高速公路时,又将王母墓和石塔捣毁。
       辋川原有二十景,王维和好友裴迪经常徜徉其间,触景生情,借景写诗。辋川二十景,处处都留下他们的唱和诗,后收在《辋川集》中。王维曾经在清源寺墙壁上画了“辋川二十景”,唐人摹本现藏于日本。      
       一路行来,四处是乱石干沟,野岭荒山。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王维笔下的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清泉石上流”,“莲动下渔舟”的景象。今人有好事者,拿着《辋川二十景》画,按图索骥,也只找到了3-4处景点而已。就连已经确认的这3-4处景点,如“鹿苑寺”、“文杏馆”等,早已踪迹全无,只有这棵苍老的银杏,枝桠在料峭的寒风中瑟缩摇曳。是我来的不是时候?还是王摩诘在诗中过分渲染?做了手脚?至此,王维恬静悠闲的雅兴,在我心中荡然殆尽。
       历史建筑,人文古迹,或损毁于兵燹,或湮灭于时间,如同洪水推沙,狂飙卷席,早已见多不怪了,本来就是无可奈何的事。而今天,站在王摩诘“手植银杏”前,我想:这位诗人、画家、佛学家,一心向善,终生礼佛的人,可能从来没有想到,死后千年,会压在军工厂的水泥地下;他更不会想到:千年间,老母的坟头,风风雨雨都得以保存,却毁于高速公路的修建!
       我无语,我悲哀,默默地站在诗佛“坟”前。.
       归来,凑成一阙。附后:
鹧鸪天·《拜谒王维墓》
千里寻踪冒春寒,灞桥驱车到辋川。荒涧红萼已尽落,竹馆绿绮不再弹。
怅望久,思蹁跹。痴心无处对先贤。尘世功利如洪水,满目萧疏泪不干。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鹿苑寺”、“文杏馆”等,早已踪迹全无,只有这棵苍老的银杏,枝桠在料峭的寒风中瑟缩摇曳。
055816f9xaheq91xsbb29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055845v782x85988rzq2xr.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055923wdz5sksd1ydszd11.jpg
.
王维墓而今被压在兵工厂14号车间的水泥地板下
061342bdsrgv4irr55strv.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055950sc788ylijtrd1jyz.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50岁模样的人坐在王维树下,,正悠哉游哉地吸烟。
(有点“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味道)
060014fbfekkfla2b2adw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沟里,本应该是波光粼粼,鸟鸣鱼跃的景象,否则,王维在何处垂钓?
060205vrqqu9urkk2gm00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间,王维老母的坟头,风风雨雨都得以保存,却毁于高速公路的修建!
3.jpg


发表于 2017-3-14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d是破坏文物的罪归祸首!!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3-14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破坏环境,破坏文物,好多古文物遗迹面貌全非,难寻踪迹!难得残荷雨 老师锲而不舍,赞一个!

2017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3-14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残荷雨老师 好拍摄 好报道!

2019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3-14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残荷雨老师图文并茂介绍的场景,让人看的不知道说点什么,是惊、是悲、是......,一棵银杏树还是真的能抚慰追思凭吊辋川之行的人们,有机会要去看一看。
发表于 2017-3-14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大诗人、绮丽辋川景落得了如此下场,令人寒心。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3-14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经济建设没有矛盾。繁荣和发展文物事业,保护和利用珍贵的文物资源,应该是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也是建设特色鲜明、高文化城市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这些文物的损坏固然与十年浩劫有关系,但也不完全是。我有一个感觉,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对它的重视越不够。比如像这个蓝田县辋川镇。看了残荷雨老师这篇帖子,真的让人扼腕叹息。

发表于 2017-3-14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是文革,一个是乱建,真个是"尘世功利如洪水,满目箫疏泪不干",令人动容,先生初为拜谒,后来变成悼念,很有意义的一番记叙,读后怆然。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3-15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完全不是我想象的意境中的地方,真是相见不如思念。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3-15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语,无语。只能双手合什了。

发表于 2017-3-16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残荷雨老师 好拍摄 好报道!谢谢分享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9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3-16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残荷雨老师好纪实!谢谢分享!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