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
寒假,我们回到了海南的家。冬天的南方,比起雾霾深锁冰天雪地的北方,实在惬意很多。而跟亲人的团聚,更是比椰风海浪更醉人的享受。在海南的每一天,每一个时刻,妈妈都睁大着眼睛,恨不得把每一瞬间都牢牢抓住,无限延长,永远镌刻在心里。
可惜,儿子,你看到的,大概比妈妈少很多。
你看不到,或者不太愿意去看,因为,你总在看手机。
我们相约去逛街。临高的街,肯定比北京的街不一样。可是,你不去。你太忙,你要看手机。
在街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奇景”。我们看到海南的猪很多是散放的。清瘦一些的猪快快乐乐地在人行道上散步,让我忍俊不禁想起王小波笔下的那头“特立独行的猪”。肥大的也自由地躺在街边晒太阳,睡懒觉,根本不搭理我们的围观。这些猪大都是黑毛猪。姨婆说黑毛猪比白毛猪好吃。在我们老家,黑毛猪简直看不到了哩。邂逅了几回自由猪之后,我恍然大悟:都说海南的猪肉好吃,特别糯特别香,原来如此!猪若活得欢腾,其肉,自然也鲜美哟!
儿子,这么可爱的猪,可惜,你没有看到,因为,你总在看手机。
我们还在临高的街上邂逅了牛群。牛们都低眉颔首,很低调柔顺的样子。走在最前边的,显然是群牛之首。它带领着一大群牛,穿街过巷,知道走斑马线,知道回避车流,好像还懂得红绿灯。大中小各式牛十几只,构成了一个阵容不小的牛群。牛群和车流相安无事,简直是奇观嘛!我,姨婆姨公,还在夜幕中长久地目送过一只大母牛——她没有跟着牛群拐进小巷子里,而是一直一个人独行在大马路的中线上。各种车呼啸着在它旁边穿行不止,看得我们心惊肉跳。但它就那么低着头淡定地走,似乎毫不紧张。我们担心她是脱了群迷了路。于是一直目送它消失在视线里。那真是温暖的画面啊。
可惜了,儿子,你没有看到这么有趣美好的场面,你太忙了,你总在看手机。
我们在临高角的海边看渔人乘着一艘窄窄的木头筏子出海打渔。一会儿,一条像巨大海龟一般的鱼就落网了。这条鱼无鳞,有着宽宽的裙边,摆在沙滩上,像一支硕大的鱼风筝。所有人都跑过来看这珍奇物件,我们像过节一样跑来跑去跳着笑着指指点点似乎鱼是我们打上来的。
可惜了,儿子,你没有看到,你总在看手机。
兴隆热带植物园里有许多匪夷所思的树和花,长得奇形怪状,我们便也看得目瞪口呆;天涯海角的落日简直美呆了,随手一拍,便是明信片上的那种绝世名画的效果;我们在大东海吃榴莲,第一嘴我就又被呛住了,然后是姨公像烈士殉难一样把剩下的榴莲全吃下去了,他壮士断腕的表情,让我们肚子都笑爆了。在小区的池塘里,爸爸和姨公还钓到了5斤重的大鱼,拥在怀里抱回家,像抱着一个大娃娃。为此我们都乐疯了。爸爸去骑行,因为要伺候瘫痪的奶奶,所以这次只骑到海口和琼中,路上遇到了东北长春来的骑行者,于是引为知己,豪饮三大白。而在三亚的高108米的南海大观音像面前,我们都被震撼了。我们低眉颔首,发自内心的虔诚让我们内心拥有了美妙的安宁和顺……
可惜了,儿子,你都没有看到,你太忙了,你总在看手机。
亲爱的孩子,不知道你看到没有,我们回家,姨公姨婆是怎么“伺候”我们的。家里纤尘不染,每一个角落,甚至床底下都经得起检验。我们的鞋子又一次得到最高礼遇,连鞋底都刷得干干净净。特别是你的球鞋,一进门,就被姨婆里里外外洗了个遍,还用了漂白剂,让鞋面恢复了本色。最后,又用暖鞋器暖好,穿好鞋带,送到你跟前,好像你还是当年那个牙牙学语的小男孩儿。每天我们起床,姨婆都把精心兑好比例的蜂糖水送到我们手上,而已经打好的新鲜核桃豆浆,让屋子里暖洋洋甜蜜蜜的。整个寒假,我们过的都是“公子王孙”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且,心安理得啊……
亲爱的孩子,我知道,很多细节你都没有看到。因为,你总在看手机。
亲爱的孩子,在这个允许懒散的假期里,你还看到妈妈的生活状态了吗?妈妈有一个寒假计划:好好陪伴老人,好好休息,好好读书,好好写作,好好锻炼身体……
妈妈几乎完美地完成了这个计划。
妈妈陪伴姨公姨婆去了儋州、兴隆、三亚、临高角,陪伴他们去电影院看了三场电影,逛了无数次超市菜市场大街,几乎天天去跟爷爷奶奶请安……
妈妈坚持跑步。我们住18楼。妈妈几乎天天都是走的楼梯,而没有乘坐电梯。
妈妈一个寒假,重点读了5本书。特别是潘知常的《头顶的星空》,反反复复读了三遍。
妈妈完成了平日太忙而无法完成的工作。进行了五个教学实录的整理,为朋友写了两篇序言,5篇博文。最自豪的是,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年全年“青春语文”的专栏稿初稿写到了第七期,而《创新作文》和《快乐作文》的专栏稿,也写到了第六期。妈妈还整理出了《听王君评课》的新书初稿……妈妈看了7部电影,追了两部超长电视连续剧……这些事情的意义在于,一开学,妈妈就会比较从容,因为,妈妈已经走到了时间的前面去了。
可惜,亲爱的孩子,这些,你也许都没有看着。因为,你总比妈妈还忙,你总在玩手机。
孩子,放下手机,看看这个世界:那些风景,那些爱,那些坚持和奋斗。
手机里的世界当然是很丰富多彩的。但现在很多人,一不小心,便都成了手机的奴隶。不是他们在用手机,而是手机在用他们。
他们被手机消费,被手机绑架。手机里的虚拟世界,成为了他们的栖息世界。
古语说玩物丧志。妈妈想,把大把大把的时间透支进手机,而忽略了生活中的爱与美,是不是也是一种可惜的“玩物丧志”。
手机是个好东西。但如果被他纠缠,遭它控制,于是过犹不及,好东西便也变了质。
孩子,放下手机,多看看这个世界!
妈妈
2017/2/15
(注:看到全国特级教师,清华附中王君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转来分享也许对某些家长教育孩子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