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937|评论: 21

“南河渔唱”建亭有感建言

[复制链接]

              “南河渔唱”建亭有感建言

                            文\牯牛

       从城里出发过老南桥南岸,右边向十方堂方向入口原有一水辗,政府水利部门现改建为休闲亭,沿岸新修仿木栈道,直达邛窑遗址公园,贯穿邛崃南岸文脉。亭子基本成型,感觉效果还不错,亭子全部收购老旧木材传统工艺而作,檐顶重叠错落、巍峨飞逸、古朴大气,建成后,卷洞飞雪,临轩听鱼,汀洲芦花飞絮,碧水白鹭翔集,远瞻回澜宝塔苍穹,近观发科文笔绕祥云,不亦妙哉。邛崃八景之一的“南河渔唱”,添此一景,实为点睛之笔。亭子今后取名“渔唱亭”、“听渔阁”、或匾书“雪浪观鱼”,诸君大可脑洞大开,献言建策。
        
       亭子临近建筑尚有五十年建造的苏式风格的原医院、供销社、学校值得保留。十方村里田野、林盘,景色美不胜收,川西民居院落也极有代表性。沿河上走几百米,有卓王孙家族炼铁遗留堆积而成的铁渣,人称“铁牛”,牛头和牛颈露于地面,维妙维肖,旁边还有一青一黄两个河卵石,人们视为铁牛的“牛卵子”。清《邛州直隶州志》载:“铁牛在州南三里南河岸侧,陷入土中,惟馀牛脊在外”,而民间已经把这尊“铁牛”神化了。在小地名金牛坎之地,这是过去的金牛庵,对面山上是过去有竹月寺,此地有金牛对竹月之说。铁牛、金牛庵、竹月寺民间传说故事很多,凡丁先生有文章讲述,大石老师也有介绍,牯牛我也写过一些,在此就不表了。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内代表邛崃文化元素的东西已经不多了,而在十方堂邛窑遗址及整个十方村,因文物保护之福,自然景观及文化资源尚未遭遇大的破坏,希望政府倍加珍惜,在充分尊重自然原貌及人文生态、民风民俗的前提条件下,系统规划、整体考量、保护性建设,务必保护历史文化脉络遗存,务必保留一方农耕文明的桃源之地,不要又大规模迁走原著民,无限开发房产楼盘,让这一方文化鲜活持续下去,如此,乃临邛之瑞、万民之福。
   
        牯牛乃草根一枚,文化不多屁话多,但于生我养我之故乡,爱之深、恋之切,不吐不快也,如幸遇深入民情之良官,若能采纳一二,也足慰此篇掏肝之作也。
IMG_4103.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16:1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仿木栈道直达邛窑遗址公园,贯穿邛崃南岸文脉

IMG_408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16:2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亭子重叠错落、巍峨飞逸、古朴大气
IMG_408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16: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卷洞飞雪,临轩听鱼,汀洲芦花飞絮,碧水白鹭翔集
IMG_4105.JPG

发表于 2017-1-5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赞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16:4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方村里田野、林盘,景色美不胜收
IMG_409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16:5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16:5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化了的石龙、石狮见证了岁月苍桑
IMG_4106.JPG

发表于 2017-1-5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乾隆十七年立的修路碑和通往孔明、平落的茶马古道遗迹。
001Hvggbgy6EgPKiZDG80&690.jpg
001Hvggbgy6Edh4QMzW34&690 (1).jpg
001Hvggbgy6EgPFrriq3a&6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17:1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17:1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17:1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17:2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17:2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