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与参加“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干部座谈时强调,干群关系是“鱼水关系”,而不是“油水关系”,党员干部要主动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薄熙来书记所说的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或“油水关系”,道出了当前社会现实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两种干群关系。
众所周知,“鱼水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相互依存,互为需要的一种共生体。而干群“鱼水关系”也正说明了干部与百姓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这样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正是凭着这样的“鱼水关系”,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军民之间的“鱼水关系”,保证了的中国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在和平建设年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干群“鱼水关系”,确保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
但不可否认是,随着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和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政府的服务职能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当前,有这样一些干部,他们在新的社会思潮和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面前方向迷失、思想动摇,手中的权力也逐渐失去了“本原”面目,这一些干部成天浑浑噩噩,贪图享乐,追逐名利,做事“蜻蜓点水”,遇名你争我抢,遇到矛盾推诿扯皮,“绕着走”、“打哈哈”,整天忙于吃喝玩乐、应酬、考察中。手握有权力,但却不知为百姓服务的,而是公权私用、腐朽坠落。下基层“做样子摆架子”,“坐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最后吃顿饭,啥事也没办”,在机关则充当“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角色,决策独断专行,干出了许多有违科学发展、群众不满意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来。正是这样的一些害群之马的干部,让干群之间原本亲密无间的“鱼水关系”演变成了“油水关系”。
这些干部“油化”的结果就是让手中的权力发生了“变异”,在这些干部眼里,他们认为手中的权力不是人民给的,而是上级领导给的,因此认为他们手中的权力只“对上级负责”,要唯上级“马首是瞻”,“宁愿背叛百姓,不愿得罪了上级领导”的意识在一些官员心里“根深蒂固”。而这样把权力异化的行为,严重背离了社会公共权力的性质,导致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是一种行政职权的“乱伦”和失范,如此“乱伦”和权力异化严重危害了公众利益。
权力“迷失和异化”是社会进程中的副产物,是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害的行为,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而要迎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就必须要干群一心,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外想,任何一方的错失,都将会使建设事业前功尽弃。因此,如何加强干部教育,健全法律制度,预防和制止权力“迷失和异化”,让权力回归本原面目,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和迫切。
新华网<时政论坛>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705183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