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65|评论: 41

[即时新闻] 12.13国家公祭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3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13日是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早上7时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升国旗和下半旗仪式。2014年2月27日,中国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新闻网 12月13日)
1481591004259.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1 小米椒 +10 收起 理由
古安汉今南充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在亚太地区发动了为害最大、伤痛最深战争的国家,日本因为“受过核爆”,竟堂而皇之地揽过人道主义的旗帜,由施暴者转身成为诉苦者,将赤裸裸的血色吞噬美饰为强盗的靖国义举。亚太国家与民众应发之控诉,并没有得到日方相等程度的尊重,在国际人权的舆论场中,甚至有许多不实之诘,无视昭昭历史,泯却人之本善。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
u=108606369,586902374&fm=21&gp=0.jpg
u=418607003,398697795&fm=21&gp=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
u=665292783,1721557327&fm=21&gp=0.jpg
u=768381296,2337071213&fm=21&gp=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铭记苦难,当熔铸为举国之责。当我们回眸国家记忆中的黑暗屠杀,仅有“集体受难”的粗略印象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任何以同胞受难为果的苦难,都可能牵系国家命运。苦难蕴藏着羸弱,而国殇之耻、亡胞之痛,曾让你我愤恨和羞愧,正是他们的一次次受难构成了集体记忆的每一细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
1481600345711.png
u=474936402,3264363519&fm=21&gp=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
u=783347440,1612560620&fm=21&gp=0.jpg
u=873384029,2934371838&fm=21&gp=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写国殇,不能止步于举证。东京裁判甫出,建国伊始,中国的历史学人,已经积累了大量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材料。南京国殇如何记忆?诚然,这需要对历史素材与社会记忆的细致梳理、精当描绘。但是,这些“死亡的书写”往往是围绕着一条单一的脉络:对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或已经明了的往事,进行再主张、再确证。大屠杀的基本事实已经在上世纪90年代澄清了,后面累积的工作,大都只是在佐证这些既成的史实。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
u=1116589190,1864529827&fm=21&gp=0.jpg
u=1220745080,3629324787&fm=21&gp=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大屠杀的历史研究,不能简单停留在概念、感性层面上,还要深入到诸多具体的、个案的、历史的层面之中。历史举证、民族铭念、国家诉语,不是为了解释历史而阐发历史。解释历史是和未来相关的,如果不向着未来,对其解释遂如“沉海之栗,失之潮流”。多年来,如南京大学等南京本地高校师生,利用假期展开田野调查,寻访幸存老人,抢救性地记录他们的口述历史,为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提供了更多、更精确的依据,其心可鉴,其精神令人感佩。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
u=1492632588,686277662&fm=21&gp=0.jpg
u=1646265884,4135110874&fm=21&gp=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
u=2116631458,85565622&fm=21&gp=0.jpg
u=1826234921,15503217&fm=21&gp=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大屠杀的法理回应,采用国家公祭日这一通行的形式,尽管不能消灭战争,但能唤醒更多的人抵制战争。肃穆的仪式涤新个人魂魄和国家气度,今人在庄严仪式中,能够感受自己与前人、国族与共同跳动的脉搏。因此,今天我们给逝去的苦难同胞以“国家祭奠”,实质所期盼的,是发自心灵深处对生命、对历史的真切呼唤,绝不是国际政治和外交斗争的权宜之计,不是舍本逐末,不是因国际关系的冷暖而挟私报复 是在将来之日,人类可以给岁月以和平。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
u=2312225467,1108375304&fm=21&gp=0.jpg
u=2657684057,1231998634&fm=21&gp=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
u=3655945602,2513002486&fm=11&gp=0.jpg
u=3455521924,3154847580&fm=21&gp=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一切苦难史都是当代史,都是复兴的序幕。对国家明忠、对国人尽义的最好方式,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与苦难奋斗精神,矢志于复兴伟业。对当下国族与人民的自由和幸福负责,缔造新的历史辉煌。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
u=3612781848,1699228383&fm=21&gp=0.jpg
u=3295644672,3285153065&fm=21&gp=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今天的国人不仅有义务去推动和平与进步,也有义务去相信、冀望和平与进步,这并不是同遥遥无际的未来有关的冥冥空想,它直接影响着我们此时此地的行动和选择。
  --- 韩冰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
u=2622673244,3627284047&fm=21&gp=0.jpg
u=3895104331,837151095&fm=21&gp=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
u=3941296090,3697547360&fm=21&gp=0.jpg
u=4114875081,1962526128&fm=21&gp=0.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